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翻译本身是个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翻译教学应当以过程化为导向。本文提出翻译工作坊结合翻译日志写作的整合过程化教法,这一教法从整体和细节上都反映了翻译过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尽管目前多元翻译理论范式共存,同时新的范式又不断产生,但仍未能对翻译决策过程作连贯解释。这是翻译教学乃至应用翻译研究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采用"边看边思"的范畴化方法描写翻译理论,可重构影响、制约和促成翻译决策过程的分层次翻译语境,从而实现从外部探究译者翻译决策过程的目的。解释性模式能明示翻译语境结构和功能的描写,具有一定的指导翻译教学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娜 《华章》2012,(16)
外国文化翻译从传统翻译理论发展到现代翻译理论,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外国文化翻译正步向多元化、大众化.外国文化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显现,适合我国国情,是文化翻译人性化的体现.外国文化翻译与其文化显现,是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及融入全球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符号学理论背景下的翻译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解码过程,解码又是一个意指的过程。翻译的最高标准即再现源语符号系统的全部信息,既包括形式也包括意义。雅克布逊的翻译三分法是翻译符号学的开端,为翻译符号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文从翻译符号学的角度对张培基英译散文进行分析。无论从涉及源语社会历史的语内翻译、关于两个符号系统之间符码转换的语际翻译还是有关传统文化的符际翻译来看,张培基先生的英译散文都堪称经典,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很多的文化因素影响,有必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的考虑,进而提升翻译水平。本文首先探讨了翻译过程的文化信息处理,进而从文化翻译与等效翻译两个角度分析了相应的翻译策略,最后给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出发,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的翻译单位,认为翻译单位呈动态性,是译者对源语所进行的切分,通常以是以词、词组、短语或句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倍受瞩目。通过三名译者对同一翻译文章所体现出的有声思维记录,比较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遇到相同的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解读相关概念基础上,分析了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教育的影响,而后指出在翻译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翻译生态环境的差异,从整体上提高翻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分析传统翻译标准的缺陷着手,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动态思维进行剖析,试论新的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0.
吴敏 《文教资料》2011,(4):41-44
导游词翻译是一种复杂的双语转换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多个主体的复杂的思维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导游词翻译的过程就是研究导游翻译思维的过程。导游词翻译活动除了涉及思维因素外,还受到翻译的主客体、语言、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发生某些意义走失和文化缺失的现象。有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对导游词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缺失进行补偿。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翻译理论之争不断,而传统的翻译教材过分侧重技巧的教学,忽视理论的介绍。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翻译教学、翻译作品的评价三个方面各自发挥着不同层次的作用,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翻译不是简单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过程,而是涉及作者、文本、译者、客观世界、认知世界等多层和谐互动的过程。以认知翻译观为基础,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关联原则、优选原则及经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地运用释义策略、转换策略及删减策略解决翻译所遇到的认知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翻译,从而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翻译的三大原则对翻译人员的翻译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的辅助,也是检验翻译效果的有效方法。就适用性来说,翻译三大原则适用于不同翻译文体当中,如新闻报道文体、描述叙述文体、科技文体和应用文体,并对翻译内容的词义色彩、词义转换和语序等细节起着规范的作用。因此,能否了解并依照翻译三大原则来翻译,决定了译文的过程是否流畅高效、译文的质量是否过关。本文通过阐述翻译三大原则的运用,剖析其对英译中翻译过程及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被概括为,翻译行为目的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认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是翻译的最高法则.这一理论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从目的论出发,研究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译者在讨论翻译时往往忽略翻译过程,本文借用翻译通道这个概念来阐述翻译时大脑思维的实质过程,即翻译就是隐喻。翻译过程在本质上是精神的而非躯体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焦点注意指向的是翻译的整体活动,不是指向思维过程的细节。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翻译市场人才需求驱动下,翻译教学获得了新思路,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翻译工作坊及传统翻译教学进行了论述,指出翻译工作坊较之传统翻译教学,在培养新时期翻译专业人才翻译能力方面优势明显。随着此种教学模式不断成熟,将在培养翻译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文章中,作者尝试以德国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指导电影字幕的翻译过程。以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了字幕翻译的翻译纲要,并采用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对原文和译文中的文本内因素和文本外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在电影字幕翻译过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最后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为其提供了合适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商务英语翻译不仅是将原文语言内容转换到译文语言内容的过程,而且是根据翻译的目的对商务英语语言进行文化信息和交际意义对等转换和主体风格再现的过程,即商务英语的商务特征再现的过程。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了解翻译的目的和任务,了解商务英语本身的商务特征及翻译技巧,根据不同的语体准确规范运用商务语言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该文将主要翻译目的论下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及技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Bell关于翻译过程的论述为理论框架,对译者在翻译独立句子时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文章采用了TAPs(有声思维法),反省法,回顾法和观察法,对四个不同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的译者在翻译过程各个阶段的所想所做以及所采取的策略进行了定性研究,得出了一些关于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的推论。文章的推论对于译者控制翻译过程,翻译课程教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声思维记录是西方学者的一种实证性翻译研究,是一种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模式,力图通过这种实证性探究,着重揭示译者大脑的思维认知过程及操作过程。本文采用有声思维的方法收集翻译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数据,通过对实验对象与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翻译单位等的关联进行分析,旨在探究译者翻译时的大脑思维过程及其对翻译策略与翻译单位的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