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琳 《海外英语》2014,(5):140-141,152
产品说明书的准确汉英翻译是国外消费者了解中国产品,熟悉产品性能的重要媒介。但是,产品说明书汉英翻译现状不容乐观。该文试图结合《德州牌扒鸡》的产品说明书,对照刘法公教授提出的"自然"、"准确"、"易懂"的原则来分析译文,剖析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中医药也开始逐步走向世界。多年来,我国对中药产品说明书的翻译做了大量研究,在取得了一些成果的同时,说明书的翻译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陷,尚有许多改进的空间。中药产品说明书作为最能直观展示药品特征和功效的"名片",需要译者慎重以对。文章剖析了市场上现存中药产品说明书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17种陇药产品说明书的翻译为案例,探索出了一些中药产品说明书翻译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与此同时,文章着重将中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凸显出来,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将传统文化巧妙贯穿在药品品名、功效等方面,使中药产品说明书真正成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  相似文献   

3.
说明书翻译既是一种营销手段,也是跨文化交际。说明书译文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种产品是否具有海外竞争能力。从说明书的交际目的入手,介绍了功能目的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明确了说明书的翻译要求,选用两个典型的说明书翻译实例阐述了遵循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可以使说明书翻译实践更灵活、更准确。如果译者在说明书汉英翻译实践中注意使用一些翻译策略,并灵活采用增译、删译、简译、改译、意译和直译等翻译方法,说明书的译文质量可以得到很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中医药说明书英译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本文探讨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中医药说明书的英译策略,提出应规范中医药说明书的格式及功效语的翻译标准,提高翻译质量,促进中医药的弘扬和传播。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财富。在将中医药产品推广至海外时,相关说明书本地化意义重大。而中医药说明书的功效、主治成分,因其文言属性,更是翻译中的重点。文章从这一重点入手,引入针对文言内容的解构环节——即针对机器翻译的译前编辑处理。同时,根据已有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模式研究,提出了聚焦此类文本的"译前编辑+机器翻译+机辅工具+译后编辑"翻译新模式,并与已有翻译模式进行了翻译效率等对比,探讨了该翻译模式应用于中医药功效、主治类文本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96):19-20
相对于其他实用翻译研究,中国化妆品说明书汉译英研究明显滞后,现有译文语言错误比比皆是,不仅影响了产品和企业的形象,还阻碍了中国化妆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对66份国内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高中低端化妆品的中英文说明书进行错误分析,归纳主要存在的语言问题,提出"重汉英差异、看平行文本"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该文以牛黄清心丸的汉英说明书为例,对其中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规格这几个部分英译进行分析,指出中成药说明书英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期翻译工作者能以更严谨的态度来面对中成药说明书的英译,提高其翻译质量,为我国中成药走向世界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伦 《考试周刊》2014,(46):19-19
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在中医药对外推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对将近二十年有关中药说明书翻译的文献进行了收集、整理,为具体的翻译提供参照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赵旭 《华章》2012,(25)
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化不断推进,中药产品说明书的英译对打开国际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解目前中药说明书英译的现状,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和归纳文献材料,分析的出:中医翻译为中药说明书的翻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药品说明书是医生开药、患者服药的重要依据。药品说明书翻译恰当与否也影响着中国药品的推广。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原则,以"宫血宁胶囊"说明书的英译文为例,分析了英文药品说明书的特点,并阐述了药品说明书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映迪 《海外英语》2012,(4):147-148
以杨宪益所译《边城》为例,探讨文中模糊数量词的英译及其模糊美感磨蚀的问题。译者用"以精确译模糊","以模糊译模糊","省略模糊语"等方法欲使英译与原文达到尽可能的一致,但由于英汉语在模糊语言生成机制上的差异,造成了模糊语言美感难以避免的磨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商洛市政治、经济、旅游、文化、对外开放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商洛市公示语汉英翻译很有必要。然而,商洛市公示语存在英文翻译缺失,英文拼写错误现象普遍,机械死译、乱译,英文翻译不符合表达习惯或国际惯例等问题。商洛市公示语英译可采用借译、仿译、创译等策略,以提高其公示语英文质量、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13.
梁超 《海外英语》2012,(14):144-146
汉语的句法结构是所谓的竹式结构,而英语的句法结构是树式结构。汉语句子的核心是"话题+说明",而英语句子的核心是"主+谓"。在汉英句子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原文语句的性质与表现形式,灵活运用不同句式类型,以丰富译文表达。作者在该文中就汉英句子翻译中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做一些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称谓是社会关系的反映.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各有特色.汉语拟亲属称谓纷繁复杂,而英语中虽然也有拟亲属称谓,但并不多见,这就给汉英翻译带来了困难.本文作者以<狼图腾>中"孩子"和"阿爸"两个词的翻译为切入点,探讨拟亲属称谓语的翻译,提出在不同语境下根据人物不同的情感,对同一拟亲属称谓可以采用直译,意译,音译等多种方法来传达拟亲属称谓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典籍英译中的风格再现问题一直少有关注.本文拟以中国古词"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易安词"英译为研究个案,从措辞、修辞与音乐性三方面分析、说明其风格特点如何再现于译文的翻译方法与策略.从该个案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典籍的风格是可译的,并能成功地再现于译文中.这需要译者对原典籍文本风格的准确把握,并将之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方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已经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如何翻译出"非遗"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并且被西方受众所接受已经成为译界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西方修辞学中的受众中心论、认同说及修辞情境等相关理论,探讨了用西方修辞学理论指导"非遗"英译的理据及其对"非遗"翻译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赵蕊 《海外英语》2012,(4):170-171,178
冗赘英语是怎么产生的?中国学生的英语错误为什么都带有趋同性?它们跟学习者的汉字背景有没有关系?如果说德国哲学家茅特纳的"假如亚里斯多德说的是汉语或达可塔语,他的逻辑和范畴就会是另一个样子"的论断是正确的话,那么,汉字汉语背景对中国人英语认知的影响又有多大呢?作者谨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从汉英语言对比的角度探讨翻译仍是翻译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汉语意合和英语形合的特征具有深层民族心理和哲学思维方面的成因;由于汉语重意合,语法呈隐性,重以神驭形,而英语重形合,语法呈显性,重以形驭神,在汉英翻译中须对汉语的意合句句内和句间的隐含逻辑关系进行分析,进而转换成显性的形合句,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符合翻译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句子结构不同,其话题结构也存在很大差异。英语是注重主语的语言,其话题常常隐藏在句子的其他成分中;而汉语则是注重话题的语言,话题常常置于句首。因此在汉英翻译实践中需要对话题进行适当转换以符合其含义和表达习惯。本文作者试图用实例来分析汉英翻译中的话题转换,其目的就是帮助英语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等值翻译。  相似文献   

20.
标识语应用广泛,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标识语的英译并不令人满意。文章分析了汉语标识语的语用特征及语言特点,从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视角探讨汉语标识语的英译原则,即借用目的语语言模因、活用源语语言模因以及借用源语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