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硕 《网球》2011,(3):60-61
在李娜之前,从没有一个中国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中走得这么远。李娜在悉尼和墨尔本的成功让众多网球专家有理由对她期待更多。长期以来,李娜就是一名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女子运动员,她强壮的双腿、扎实的底线技术可以让她能在赛场上击出又平又低的回球,当她可以自如面对比赛的巨大压力时,她的前进空间确实引人遐想。中国的女子选手已经获得了奥运会和大满贯的双打冠军,李娜在澳网上的突破会让中国的其他网球选手在巡回赛中找到更多的自信。——《纽约时报》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等,分别对2011年悉尼公开赛决赛和2011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中李娜对阵克里斯特尔斯比赛中的技术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以此找出这两场比赛中李娜的技战术数据的变化对比赛胜负的影响,以及她的各项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差距,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以期为李娜今后的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2011年李娜参加的网球四大满贯中澳网和法网女单后四场、温网前两轮和美网第一轮的共计11场比赛的录像,对其每场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李娜在温网和美网失利的原因。结果显示:李娜的一发成功率和破发成功率还需要加强;主动进攻能力虽然变强,但非受迫性失误的增多,仍然是李娜急需解决的问题;拥有网球全面技术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心理调节也是李娜未来比赛必须改善的。只有解决以上这些问题,李娜才有机会获得下一个大满贯冠军。  相似文献   

4.
为支持少年网球选手实现梦想,提高技术,丰富经验,NIKE公司全额资助中国优秀网球选手王钰、李娜前往美国约翰·罗科姆网球学校(JOHN NEW-COMBE TENNIS ACADEMY)接受系统的网球训练。 王钰和李娜是在去年的NIKE国际青少年网球训练营上崭露头角而被NIKE选中的,这两位选手曾于1996年10月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NIKE国际网球训练营,其中王钰获得男单冠军,李娜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被认为是最具潜力、资质最佳的选手。  相似文献   

5.
2000年8月,中国网球运动管理中心收到国际网球联合会发来的函电,中国女网选手李娜获得了进军悉尼的最后一张外卡。至 此,9月进军悉尼的中国网球运动员有持外卡参赛的女子单打选手 易景茜、李娜,正选女双选手李婷、李娜,而我国著名女单名将李芳 因受膝伤困扰,排名跌落到123位,已经无缘奥运。中国网球的奥运 时钟正式开始了倒计时。 在时间上,中心从1998年就开始了奥运备战 “网球这个项目有其特殊性,它不是在 奥运会开赛前有一个预选赛,而是参照开 赛前一年的成绩,及 1999年9月到2000 年9月之前这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冲刺悉尼     
每一年,世界网球都从充满阳光的澳大 利亚迈出第一步。今年,那个完全与我们季 节相反的地方更吸引着我们的视线。不仅因 为有盛大的澳网公开赛,更因即将开幕的 2000年悉尼奥运会牵动我们的心。 中国网球选手的悉尼之梦并非遥不可 及。在女子项目中打人前八,缩短与世界强 手之间的差距,这就是中国网球面向悉尼的 计划。 关于机会 中国人并非没有机会。国家体育总局网 球管理中心负责人说,中国女选手与世界先 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存在的,但并不是大得 没有一搏的机会。以前,中国女将在女单、女 双两个项目上都打进过前16名,因此…  相似文献   

7.
悉尼奥运会上,有中国女子网球队三名队员上阵拼搏,其 中易景茜、李娜参加女子单打的比赛,李娜/李婷合作参加双打 比赛。尽管中国队员在悉尼单、双打比赛中只打了一场球,但她 们的表现还是得到了广大观众的称赞。中国队员也在高水平的 比赛中得到了锻炼。 差距没有想像的那么大 9月19日,17岁的小将李娜持外卡参加女单比赛。李娜是 参加本次比赛最年轻的中国选手,她右手持拍,打法积极,以进 攻为主。她的对手是西班牙名将桑切斯,桑切斯的世界排名在 前10位之内,并被列为本届赛会的第5号种子选手,实力强 劲。这是李娜在国际…  相似文献   

8.
法国网球公开赛上李娜获得亚洲历史上首个大满贯冠军。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本届法网的全部单打比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体能保持良好、心理稳定自信、技战术优秀合理;技术统计中一发得分、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破发机会、破发次数、制胜分及总得分均优于对手,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是李娜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发球速度与欧美等运动员差距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李娜晋级过程中的两场逆转比赛进行技术统计和分析,从发球、接发球、底线抽球和中前场拦网等技术的运用以及两场逆转比赛中对阵不同对手所采用不同战术打法的分析,从运动训练学视角探讨李娜在第一盘失利的情况下反败为胜的因素,为中国网球选手的比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娜2006年法网比赛的技术统计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006年法国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三轮比赛场次的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与法网女单16强第三轮比赛技术统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发球攻击力不够,非受迫性失误过多,打法单调是阻止李娜成为一流选手的主要因素,要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必须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李娜晋级半决赛、创纪录地打进女单4强,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赛观察、数理统计、逻辑分析法等对李娜参加的全部6场女单网球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李娜在本次奥运会比赛上的优势主要为竞技实力上了新层次,技、战术水平达世界先进水平,体能水平也得以提高,并具备连续应战的能力;同时,她也有一些不足需要改进,如发球速度还需提高,慢热习惯急需改进,把握关键球的能力还需增强等.对李娜奥运比赛中的得失成败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中国女网单打运动员一些启示与借鉴,并有助于我国网球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解析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在2012、2013两届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中发球技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两届比赛来看,李娜的发球技术运用趋向攻击性,各项发球方面的技术统计都表明其发球技战术运用的进步,这是李娜能在2013年澳网再次取得亚军成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serra  NIKE 《网球》2011,(7):12-12
由于我们的人口基数过于庞大,李娜的胜利因此成为网球史上最重要的胜利之一。在如此重大的时刻,每一秒钟都诞生了1000句赞美,里面总有一句是有意思的,比如著名解说员卡里罗说的:“李娜是中国年轻人心中的摇滚巨星。”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10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我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郑洁和冠军小威以及世界一流选手海宁各六场比赛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李娜、郑洁在一发成功率、破发成功率指标上优于小威和海宁两位国外选手,在ACES球、双误、一发得分率、二发得分率、主动得分等指标上和国外两位选手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找出她们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制约中国女子网球技战术发展的桎梏,透视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发展,为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在以后的大满贯赛事中冲击金牌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依据,对当前女子网球运动员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埃弗特和纳芙娜蒂诺娃是两位世界最伟大网球选手,她们在自己的网球职业生涯中进行过80场经典的比赛。可以说她们在网球场下是朋友,网球场上却是冤家。这不,两人退役后的竞争还没有停止。她们相聚到桌子旁进行她们的第81场比赛──掰手腕。在网球场上获43胜的纳芙娜蒂诺娃还是占有优势,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言午  相似文献   

16.
《围棋天地》2006,(14):9-9
世界杯的这一个月,足球成为体坛的统冶者,但是,不愿意随波逐流的人们还是可以看看别的,比如正在英国一板一眼进行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中国的女选手李娜打进了八强,这个成绩是中国网球选手在大满贯赛事上单打的最好成绩。为此,路透社撰文称,中国球员李娜的崛起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17.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李娜和小威在2010年澳网单打比赛中的技、战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了世界优秀女子职业网球选手技战术及打法特点,探寻世界男女子职业网球选手的竞技能力特征,以期为我国女子网球的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李娜充分施展了她的接发球战术,以克制对手的攻势,对其取得胜利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对法国2011网球比赛和李娜的简介,分析李娜在法国2011年公开赛中球技表现,尤其对其发球、接发球战术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炼其精髓以给网球爱好者或者专业网球人以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探讨李娜与顶级网球选手的差距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临场技术统计,对李娜2004年复出以后八场重大比赛分别进行统计与分析,揭示我国优秀女子运动员李娜在比赛策略、战术和技术等方面与世界顶级网球选手的主要差距,希望她在今后的比赛中能够根据对手情况及时调整策略,减少非受迫性失误的次数,提高对机会球和关键球的得分能力,以最短的时间缩小与世界顶级选手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徐峰 《网球天地》2008,(9):36-37
从默默无闻,到开始有人喜欢——这句话,更像是形容李娜的本次奥运征程。连奥运种子选手都不是的李娜,在没有人看好的情况下,一路过关斩将,力挫两位世界 TOP10高手来到半决赛,洗刷了中国网球单打从未在奥运战场上赢一场的耻辱。尽管失去了争夺金牌的机会,但从首轮战胜3号种子库兹涅佐娃开始,李娜的每一步都在刷新中国女网的奥运单打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