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复出不久的前奥运会金牌得主、美国选手卡普里亚蒂在香港千禧杯国际女子网球挑战赛上,连闯世界排名第22位的鲁宾、第5位的皮尔斯。最后在决战中苦战115分钟,以2:1击败世界头号球手辛吉斯,夺得新千年第一个女网冠军。 “新年第一个赛事能战胜世界第一高手的确令我高兴。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我会很快忘记这场胜利,”卡普里亚蒂说。 被美国网球杂志评为 1999年最佳复出奖的卡普里亚蒂表示,此次香港之行更给了她重返网坛,再次跻身世界十强的信心。 她说:“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不久的将来我会重返世界十强选手之列。可我不会…  相似文献   

2.
世界男子职业网球双打最高水平赛事──ATP双打锦标赛1997年11月19日至23日在美国哈特福德举行。美国的里奇/斯塔克在决赛中以6:3、6:4和7:6直落三盘战胜世界排名第五位的印度选手布巴蒂/佩斯,夺得冠军。这是里奇/斯塔克去年合作打进的第五项赛事的决赛,也是首次夺冠。不过本次比赛表现最抢眼的当数去年在北京夺得中国公开赛冠军的印度小伙布巴蒂/佩斯,他们最后虽获得亚军,但这已是亚洲人在职业网坛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成绩,为亚洲在职业网坛争得一席之地。此前,亚洲人在ATP单打世界锦标赛(世界排名前八位选手参加)和双打锦…  相似文献   

3.
顺风 《体育博览》2008,(1):62-62
一个是上世纪90年代网球场上的天王桑普拉斯.一个是现在网坛如日中天的王者费德勒。究竟谁是世界上最好的网球选手.两代世纪天王之战让喜欢网球的球迷大饱眼福。桑普拉斯加上费德勒.两位天王已经总共赢得了26个大满贯赛冠军头衔。2002年.桑普拉斯在美国网球公开赛中击败阿加西.勇夺个人第14项大满贯男单冠军后.宣布退出球坛。在他的网球生涯之中.一共赢得了64项男单冠军.创下赢得286周单打世界排名第一的纪录。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费德勒  相似文献   

4.
随着戴维斯杯的帷幕降下,93年网坛已基本上平静下来了。回过头看一看,这一年中最出风头的要属美国的桑普拉斯和德国的格拉芙了。桑普拉斯这位美国小伙子先是夺去了库里埃的霸主宝座,接着又摘走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和美国网球公开赛两项桂冠,令各路英豪为之惊叹。 去年4月11日,在东京举行的日本网球公开赛上,22岁的桑普拉斯勇夺桂冠,从而以173分的微弱优势超出了原世界排名第一的同胞选手库里埃,越居世界网坛排名第一,成为新一位网坛霸主。 桑普拉斯于1972年生于美国,身高1.82米,体重75公斤,身体素质很好。7岁时他便开始了网球正轨训练,教练是他的父亲。在父亲的调教下,他的基本功扎实,网球技艺相当高。1988年,他进入职业网坛,排名第100位,一个赛季以后,他跃居81位。  相似文献   

5.
戈朗·伊万尼塞维奇,克罗地亚著名网球明星,26岁,身高1.92米,左手执拍。他是职业网坛著名的“发球机器”,自1988年加入职业网坛以来,曾两次进入温布尔顿决赛,1992年获奥运会铜牌,最高世界排名曾达到第2位。近期,他状态回升,在1995年最后一起职业比赛——大  相似文献   

6.
为参加1991年万宝路网球锦标赛红组的比赛,世界网坛明星、美籍华人张德培于1991年10月14日到达北京。 10月15日,张德培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以2比0战胜了世界排名第31号的荷兰选手罗尔·哈韦斯,赢得了这场比  相似文献   

7.
职业华章1.在1912年到1930年期间,参加192项比赛,共获得138项比赛的冠军,胜率达到了99.6%.2.共赢得16个美国公开的冠军,包括7个单打、5个双打和4个混合双打。Bill魔鬼超人TILDEN比尔·泰登 很难想像,一个网球运动员能够像比尔·泰登那样出色,而且富有传奇色彩。 1916年,在美国国内排名仅为第70位的泰登脱颖而出,登上了冠军的宝座。那时,他年仅23岁。在之后的4年时间里,泰登不但成为了一名世界冠军,而且成功地塑造了网坛神秘人物“大比尔”。“大比尔”忽而如“手持木槌的超人”…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网球协会主办,诺基亚(中国)有限公司赞助的’95北京女子网球公开赛,于9月22日至30日在北京国际网球中心举行。来自国际女子网坛排名在100位以内的18位优秀选手和排名在200位以内的好手参加了角逐。比赛设单打和双打两个项目。本次公开赛是国际女子职业网联的重要系列赛事之一,总奖金为10万7千5百美元。是目前中国举办奖金数额最高、国际排名分最高、参赛选手水平最高的一次重大比赛。经过激烈的争夺,美国选手威尔德夺得单打、双打两项冠军(其中双打和德国选手波尔维克搭裆)  相似文献   

9.
1998年是世界网坛自1990年以来格局变化最大的一年,“四大比赛”冠军分属8位球手,美国名将桑普拉斯两次被拉下头号种子宝座,瑞士小将辛吉斯失去了头号种子地位。世界网球进入了再无“寂寞高手”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网球天地》2013,(10):9-9
1980年,IMG同香港网球赞助人协会合作,将ATP(男子职业网球协会)系列巡回赛引进广州。参赛的正选名额32名,世界排名第二的康纳斯(美国)和第八的特尔切尔(美国)亦来加盟比赛。我国运动员当时无世界排名,占主办国之便,许梅林、谢昭、刘树华获得三张“外卡”参赛。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科雷切亚、莫亚、库塞拉、库尔腾、曼提拉这批ATP球手在国际网坛的共同点?他们是网坛新一代同时采用POLYESTER聚脂(经下简称POLY)网球线的球手。10年前,绝大多数ATP球手都采用天然羊肠线或仿羊肠线参加比赛,但今天很多球手已经采用了POLY的网球线,人、线之间显得非常和谐。10年前在世界排名前300里面只有5位球手采用,今天已经超过25位,而在前50里面就有11位,去年的美国公开赛前100名的球手内居然有31位使用POLY线。  相似文献   

12.
国际网坛一代名将、美国传奇黑人运动员阿什,4月8日在纽约记者会宣布感染爱滋病。这是继美国职业篮球超级明星“魔术师”约翰逊坦承染上爱滋病毒后,又一惊人的不幸事件。在洛杉矶大学获得企业管理学士学位后,1972年阿什成为第一位年薪超过10万美元的美国网球选手。他在1968至1975年位居男子网球世界排名第一,网坛生涯中约赚进160万美元。其间阿什曾10年为美国戴维斯杯代表队成员,并在18次比赛中,于单打打出创纪录的27胜5负的战绩,双打获一胜一负。阿什以一个来自维尼吉亚州的黑人高中生,成为第  相似文献   

13.
为一个地道的中国网球迷,我有幸亲眼目睹了一场中国网球顶尖选手和世界排名前100位以内选手的比赛,而更让我欣喜的是张宇并没有像大部分球迷想像的那样不堪一击,张宇的表现让我们广大的中国网球迷们又看到了中国网球特别是男子网球的希望。 世界排名在1000位以外的张宇在上海喜力网球公开赛的首轮比赛中遭遇的是美国选手、世界排名为80位的高登斯坦。两人比赛的最后比分是6:4、7:5,高登斯坦获胜,可见就这场比赛而言,两人的表现总体上来说起码是差不多的。从各个技术环节来说,张宇的发球和接发球表现突出,底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从1976年的两片网球场地发展到现在十五万片,参加网球运动的人数从几个到现在三千万以上。美国从1976年的两片网球场地发展到现在十五万片,参加网球运动的人数从几个到现在三千万以上。一个世纪以来,美国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网坛,无愧于“网球之国”之称。要说她是怎样走过来的,还得从二百年以前说起。  相似文献   

15.
信息四则     
《新体育》1995,(10)
诺基亚女子网球公开赛在京举行 由中国网球协会主办,诺基亚(中国)有限公司赞助的诺基亚女子网球公开赛9月下旬在京举行。世界排名第24位的印尼选手巴苏姬、排名第128位的中国选手李芳等参加了角逐。比赛为世界女子职业网球巡回赛中的一站,总奖金为十万七千五百美金。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男子职业网球新星叶夫根尼·卡费尔尼科夫1974年2月18日出生索契,身高1.90米,体重78公斤,右手握球拍。1992年步入职业网坛,两年之中从世界排名第104位跃居1994年的第11位,年收入946,000美元。1995年更上一层楼,排名升至世界第6位,年收入  相似文献   

17.
近二年来,美国网球界跃进得最快的,可以数17岁的美籍华裔好手张德培。他是34年来赢得法国公开赛冠军的第一位美国选手,也是至今为止法国公开赛最年轻的男单冠军,更是第一位黄皮肤的世界网球大赛冠军。由于他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的胜利,使他在世界网坛的排名由第13名上升到第6名。家庭的培养张德培的父母都是华人,他1972年2月22日出生在美国,身高1.73米,体重61公斤,是位“东方体型”的运动员。父亲张洪笙在中国大陆出生,1948年移居台湾,然后在1966年来到美国新泽西州一所大学进修化学,他在一次社交聚会中邂逅了同是化学专业的董良因,她是于1957年由台湾移居美国的,张洪笙在1974年迷上了网球,其后他把这玩意教导给  相似文献   

18.
假如世界女子网坛为奖励1992年的最佳球员而设立“奥斯卡奖”的话,那么这项金奖毫无疑问会成为南斯拉夫小将塞莱斯的囊中之物。12月5日,年仅19岁的塞莱斯在纽约直落两盘轻取美国老将纳芙拉蒂诺娃,一举夺得弗吉尼亚网球锦标赛冠军(即本年度世界女子网球总决赛冠军),从而为即将过去的1992年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1992年,塞莱斯先后参加了31项大赛,共30次打进决赛,仅在利普顿网球邀请赛上失手而未能打进决赛。这一年中,她在所参加的75场比赛中只输了5场,并夺得了26个冠军。这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法国和美国公开赛以及总决赛的冠军,如果不是由于压力太大而在温布尔登网球赛女单决赛上输给格拉芙的话,那么大满贯的殊荣肯定会落到这位金发姑娘的头上。1992年,世界女子网坛堪称“塞莱斯年”。  相似文献   

19.
11月中旬的美国纽约气候宜人, 20世纪末的WTA年终总决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球巾帼好手,她们如一支支美丽的鲜花,将纽约的麦迪逊花园广场点缀得绚丽多姿。 自1972年春天的首届WTA年终总决赛举办至今,该项赛事已经经历了28个春秋,这期间,世界女子网坛的格局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在以往比赛中,一名选手可以连续称霸网坛数年,形成了网球史上的埃弗特时代、纳芙娜蒂诺娃时代、格拉夫时代、塞莱斯时代,她们在WTA年终总决赛中长时间占据冠军宝座,多则8年、少则3年。 随着近年来世界女子网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崛起的新一代年轻的美国网球运动员正厉兵秣马,准备在九十年代主宰世界网坛,他们满怀信心地要恢复美国在网球界中的荣誉和地位。美国堪称世界头号网球大国,全国现共有23万个网球场,迷恋这一项目的人数以百万,其网球俱乐部和职业网球运动员的人数均居世界首位,但在三、四年前,美国网球状况十分不妙。男选手未能打入大满贯比赛的任何一场半决赛,青少年选手在国际大赛中也无大建树,国家队继1982年在戴维斯杯比赛失利后又屡遭败绩,甚至输给实力有限的巴拉圭队,1986年世界前十名优秀男子网球选手只有年已34岁的吉米·康纳斯一人,而且他仅排第八。美国丧失了世界网坛的领先地位,其声誉降到了自1973年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