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初中生》2010,(8):12-12
小丑到处有:舞台、宫廷、文学作品中……他们活跃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给人们带去欢乐,而人们不知他们的诸多辛酸。  相似文献   

2.
《教育》2009,(2)
几个充满激情又富有创意的大学毕业生,在总结目前快递行业经验的基础上,以自主创业的方式成立了沈阳小丑之家快递公司,把人们喜闻乐见的小丑形象引入快递服务中来,先后推出小丑送礼物、小丑跑腿、小丑道歉、小丑助  相似文献   

3.
正在剧院、影视里,你看到小丑就会害怕?如果有这种感觉,不用害羞,世上有许多人是这样的。"小丑恐惧症"是相当常见的,几乎每10个成年人就有一个患有这种病症。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对250名4~16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对小丑的感觉就是"可怕的、不可知的"。  相似文献   

4.
掌声     
骆驼皮士姆是马戏团的演员。这一天他又和剧团一起在街头演出。街头不时传来喝彩声和鼓掌声,人们为演员们惊险的节目叫好。皮士姆多么希望人们也能对他鼓掌啊,可是他的节目只是驮着小丑绕着一只彩圈蹓跶,小丑在他背上做着种种惹人发笑的动作,谁也没有注意小丑脚下的他——骆驼皮士姆。他很难过地走着走着,就在这时,发现一位阿姨在和警察叔叔讲话,皮士姆竖起耳朵想听听他们  相似文献   

5.
我看了《永远的西瓜小丑》这本书,在美妙温暖的文字中,我感动,流泪,开始着生命中最初的思考……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西瓜小丑因被诬蔑,错被审判,永远不许接近孩子们。就在这时,万年龟出现了,它通过法力打开了一条通往孤岛的秘密隧道。孩子们进去后被传送到孤岛,让他们能重新见到西瓜小丑。他们非常喜欢西瓜小丑的节目,为他举  相似文献   

6.
杂技表演     
数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丑在表演。戴红色三角形帽子的小丑有几个,戴黄色三角形帽子的小丑有几个,戴红色圆形帽子的小丑有几个,谁多谁少。戴红色三角形帽子、穿绿格上衣的小丑有几个,戴黄色三角形帽子、穿红色灯笼裤的小丑有几个,谁多谁少。  相似文献   

7.
哈乐根和小丑是意大利大众性戏剧——即兴假面喜剧常见出场人物中最著名的物。20世纪20年代,哈乐根和小丑在毕加索以及其他画家的作品中频繁出现。德兰可能在剧场工作中得到的启示,从而创作出这幅绘画。但到了德兰笔下,这种哀感觉变得更加阴郁。由于非常悲愁而表情发呆的小丑和哈乐根只能够软软地轻轻跳起,而两人摆出弹奏姿势的乐器却没有琴弦。火辣辣的阳光,荒凉的风景以及暗褐色的色调进一步加强了空旷感和绝望感,人们常常将这幅《哈乐根和小丑》与中世纪末期的“死亡舞蹈”相提并论也不难理解。德兰的画商保罗·纪尧姆得到这幅绘画后将其…  相似文献   

8.
有趣的马戏     
《家教世界》2012,(21):36
马戏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巡回表演,有大力士、杂技演员、小丑、乐手和许多其他表演者参加。俄罗斯和中国都有著名的国家马戏团,在世界各地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真正的马戏最早出现于18世纪晚期的英国,表演项目包括惊险的马术和小丑表演。后来,又加入其他表演,如杂耍、杂技、驯狮和野兽展示。很多马戏表演是在大帐篷里进行的。现在很多人不喜欢观看动物表演了,有些马戏团也就不再有动物了。  相似文献   

9.
小丑说到小丑,我们的脑海里立即会浮现出舞台上或戏剧影片中穿着怪异、言行滑稽可笑的一个角色或一个人。如写成记叙文,可以抓住这个角色或人的言行,尽显其丑态,从而达到逗人发笑、令人捧腹之效果。如写成议论文,我们可以从小丑的界定、小丑的特征、小丑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来展现我们对小丑的认识。当然,这需要我们明白这里的丑,并非肤浅层面上的丑,相反我们能从其种种丑态中感觉到某种美的东西,从而激发人们对美的追求。如果我们将小丑定位于自己所熟悉的一个小丑玩具,写成说明文,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注意写得情趣盎然。鸡年说鸡鸡年说鸡可…  相似文献   

10.
小丑之美     
<正>夸张的表情、多彩的服装,加上滑稽的表演,这就是小丑,在面具下生活的小丑。他们的妆容以及表演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光看那鼻子上的一块白,就具有风趣、诙谐、幽默、滑稽的元素,惹人发笑。他们的动作时而僵硬,时而灵活,他们很少说话,全靠动作和表情演绎故事,浅显而有意义。他们大多是配角,要么是仆人,要么是聪明捣蛋的人,要么是恶作剧的牺牲品。他们一出场,总给人带来笑声。这就是小丑,他放下自尊,只是为了博得大家的笑。我敬佩他们,因为他们拥有很多人没有的品质。浓厚的彩妆、快乐的面具,不仅遮挡了他们  相似文献   

11.
小丑之美     
正6月4日晴夸张的表情、多彩的服装加上滑稽的表演,这就是小丑,在面具下生活的小丑。他们的妆容以及表演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光看那鼻子上的一块白粉,就具有风趣、诙谐、幽默、滑稽的元素,惹人发笑。他们的动作时而僵硬,时而灵活,他们很少说话,全靠动作和表情演绎故事,浅显而又意义。他们永远是配角,要么是一些仆人的角色,要么是一些聪明捣蛋的人,要么是一些恶作剧下的牺牲品。他们一出场,总给人带来笑声。这就是小丑,他放下自尊,把丑陋的一面展现给观众,只是为了博得大家的欢笑。我敬佩他们的饰演者,  相似文献   

12.
幽默小调     
《教育》2007,(21)
两种小丑在西方,无论大人小孩都对小丑戏充满热爱。这是因为他们大多心地纯净、心胸豁达。舞台荧屏上演得越丑,就越让他们感到滑稽开心。而国人,除了孩子,乐意看小丑戏的就不多了。内心的重污染,使显在脸上的丑态恰好反映了某些内心的真态。为了掩饰,演美人戏看美人戏,用面上的美来遮住心里的丑,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13.
他们是摄影师。 他们是会变魔术的人。 他们用照相机取代小丑和钢丝,用照片剑造惊喜与感动。  相似文献   

14.
小丑     
小丑有了一个梦想了,以前他没有过的,所以他想有一个。他希望那些专程来看他表演的人们,都能记得他的名字,那将会是多么让他自豪的事情呀。小丑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细细,这是他自己给自己改的。自从成为小丑的那一天,他觉得自己的所有都变细了,细得可以这样轻易地跳上钢丝。他常常恍惚起来,这是钢丝吗?这样宽广啊,他觉得那是好看的铁路,宽阔的磨得发光的铁轨的铁路。小丑开始上了瘾一样喜欢走钢丝,他小心翼翼地走,摇摇欲坠地做一个又一个华丽的动作。台下爆发出惊叫与欢呼,小丑觉得大家都陌生地喜欢着他。在绚丽的灯光下,他时常幻想人们大声呼喊起他的名字来,细细,细细…然后他开始笑了。  相似文献   

15.
《菜园小记》是著名散文家吴伯箫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以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大生产运动为背景,描写了延安军民的生产场景和他们的精神面貌。文章从内容到形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喜欢扮鬼脸,不是皱鼻子,就是挤眼睛,像个马戏团的小丑。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逐渐成熟,幼时的一些小丑动作会渐渐地被抛掉。但是,也有的孩子虽然年龄在不断地增加,这些小丑式的行为却并没有改掉,相反地变成了他们人格行为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小丑般行为”。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艾米的生日,她已经12岁了。艾米特别喜欢小丑,以至于希望在过生日或者任何一个能收到礼物的节日里,人们送给她的礼物都是小丑。她的房间里贴满了各种各样的小丑,快乐的、悲伤的和暴躁的。突然,门外传来敲门声,声音很大!艾米双手打着颤儿,慢慢地打开门。门外站着的是吉莉安和她的妈妈。吉莉安送给艾米一份生日礼物,而她的妈妈则和艾米的妈妈一起到里屋说话去了。吉莉安和艾米则一边玩电脑一边等着其他客人的到来。门外又传来一阵敲门声,妈妈打开门,瑞斯特、戴安娜、库阿和弗莱特四个孩子分别带着礼物闯了进来。他们把自己的礼物送给艾…  相似文献   

18.
《中学科技》2011,(1):38-39
音乐有着不同寻常的魔力,悠扬的乐声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当乐声响起,人们的身体也会情不自禁地舞动起来。本期我们就一起来制作一个闻歌起舞的小丑吧!只要音乐响起,可爱的小丑就会如跳舞般全身摇摆。  相似文献   

19.
世间曾有一个小丑。他长时间都过着很快乐的生活,渐渐地有些流言传到了他的耳朵里,说他到处被公认为是个极其愚蠢的、非常鄙俗的家伙。小丑窘住了,开始忧郁地想:怎样才能制止那些讨厌的流言呢?一个突然的想法,终于使他愚蠢的脑袋瓜开了窍……于是,他一点也不拖延,把他的想法付诸实行。他在街上碰见了一个熟人——接着,那熟人夸奖起一位著名的色彩画家……“得了吧!”小丑提高声音说道,“这位色彩画家早已经不行啦……您还不知道这个吗?我真没想到您会这样……您是个落后的人啦。”熟人感到吃惊,并立刻同意了小丑的说法。“今天我读完了一本…  相似文献   

20.
小丑的故事     
蔡军 《早期教育》2010,(1):26-28,29
故事的主题 小丑原是古时欧洲宫廷的重要角色.他们得负责令君王一笑忘却千斤国事和提醒君王不忘使命.重拾职责。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殿前的威尔萨默斯和亨利八世的女儿伊丽莎白一世身边的塔尔顿,都是欧洲家喻户晓的小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