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大学生公寓与学生思想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本属于学校负责安排的大学生宿舍已开始被由社会力量建造的大学生公寓所代替。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公寓的特点分析入手,剖析了学生入住公寓后思想行为产生的新变化,提出了相应的工作对策,旨在唤起学校、社会对公寓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公寓学生在经济利益、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等方面,矛盾冲突频频发生;原因主要可归结为公寓物业管理市场化运作对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强化以及公寓特殊环境对大学生深层次矛盾的激化两个方面;必须理顺公寓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公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营造公寓文化氛围,化解公寓学生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3.
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高等院校发展的客观实际,从大学生公寓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阐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转变观念、服务性、建设先进的大学生公寓文化阵地和加强素质教育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公寓管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顾新春  杨世娟 《文教资料》2011,(32):186-187
如何进行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构筑健全人格的基础,也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学生公寓管理的实际状况,从公寓环境、管理等角度分析研究了高校公寓环境对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要从公寓基础设施建设、人文环境建设、公寓制度建设和引导学生团体行为等方面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结合高等教育改革以来的高校实际状况,针对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应做到更新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推进公寓文化建设;加强公寓上网的规范和引导;完善和创新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这个崭新课题为学生管理以及育人目标的实现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公寓管理现状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工作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浅谈学生公寓内辅导员思想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对高校稳定和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学生在公寓内的行为表现特点、政治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和工作开展等方面,对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公寓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重要阵地,良好的公寓文化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发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释了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内涵,分析了公寓文化在大学生多元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管理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的作用,提出了开展公寓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我国高校进一步开展公寓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公寓管理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高校和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住宿学生的行为现状,然后从本校已有经验和已采取的措施,及深化学生公寓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探讨引导高校大学生在公寓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文化.研究和探索大学生公寓文化,对推动学生工作的进步,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公寓文化的功能、公寓文化的创建及其创新的重要性,并以大学生校园"邻居节"的实践性活动为例,对加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效性、高效性、保障性、长效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明 《运城学院学报》2011,29(2):106-108
在高校体育健身跑教学中,应注重讲授理论知识和运用暗示法等心理方法,调整学生心理状态,选择适宜的运动负荷,采用多样灵活的组织形式,以提高健身跑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推进高考公平,缩小各省的高考录取率差异,我国近年来一直在推进“协作计划”和 “跨省生源调出计划”。但今年“跨省生源调出计划”公布后,却在江苏、湖北等地引发风波。本文分析 了这一风波的成因,并指出改革高考录取制度是扩大高考公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周鹏生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2):33-37,69,F0003
通过对119名大学生的访谈调查,探讨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类型及期望。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呈现多元化,内部动机占主要地位,还存在单纯外部力量的推动、由外而内的动机和由内而外的动机等方面。大学生对设置和自行创办高校社团的期待有所差异。大学生期待设置的社团层次化、社团内涵丰富化,并期待社团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而对于自行创办社团,期待的是兴趣至上、快乐至上和需要至上原则,有的则崇尚无纪律的自由,因此需要调研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动因,准确把握大学生对社团及其活动的期待,引导大学生既要满足需求,也要追求真善美。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战国时期养士制度的产物,稷下学宫在我国历史上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办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办学职恒、办学方针、人才政策、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等对当代大学仍有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情商的高低对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起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致使现在大部分大学生的情商水平偏低。大学语文课堂进行情商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对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管理自己情绪的情商水平、自我激励的情商水平、承受挫折情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进行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ULAQ)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独立学院男大学生与女大学生在教学模式与学习能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立学院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环境因素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独立学院农村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在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立学院独生子女大学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独立学院大学生各年级的学习适应呈对钩状("√")的趋势,左边的低端顶点代表大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中间的低端点代表大二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右边的高端顶点代表大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从学习策略的视角,对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的分析,认为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意识淡薄,策略使用频率低且单一。为了改变现实状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教和学的统一,为此提出:教师应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基础上,熟悉掌握各种各样的学习策略,以便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考试与社会——以台湾地区大学联考为例(1954—2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试内容与形式往往反映了当时政治社会的发展情形。1954年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制度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当局有关主管部门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得以有效控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公平选拔人才制度的需求。在政治民主化与经济自由化的潮流推动之下,肩负为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大学联考制度向自主化与多元化发展,以响应1987年台湾政治解严之后的社会需求。本文拟从考试的社会文化、社会正义及社会需求三个方面,以台湾地区的大学联考制度为例,说明这一制度如何以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方式影响台湾社会。  相似文献   

19.
高考与统一高考之辩——兼与孙东东教授商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7年来,中国的高考制度没有进行革命性的改革,其根本原因 是诸多论者没有区分高考与统一高考。考试作为一种检测手段,几乎没有 人认为在教育或高等教育中要取消考试。很多人对现行高考的批评或批 判,实际上是对高考统一性的批评或批判。以"存在四大误区"为由所指责 的对象,应是统一高考制度而不是高考制度;高考不是问题,统一高考是个 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variability in the extent to which faculty members in the disciplinary-based academic environments of Holland’s theory emphasize different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their classes and whether such differences are comparable for those in “consistent” versus “inconsistent” environments. The findings show wide variation in the extent to which faculty members in four of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s of Holland’s theory emphasize the alternative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and that such differences vary based on the level of consistency or inconsistency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files of the environment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future research using Holland’s theory to understand longitudinal patterns of change and stability in the attitudes,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s well as variability in the patterns of profession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of college faculty are discussed. Attention is also devoted to the policy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academic advisors, career counselors, and othe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lead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