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楠 《新体育》2003,(2):20-20
不久前,中国女乒的一位教练出了个“段子”——违反交通规则被警察拦住。车上的同事帮着说情:“我们急着去机场。您看,这是王楠的教练。”警察反倒板起了脸:“要不是她,亚运会还不至于输那么惨呢。”……  相似文献   

2.
写给明星     
《新体育》2009,(1):80-80
春雪你好!孔令辉在竟聘乒乓女队主教练时未能成功,请你点评一下他的优缺点。(重庆刘菲)春雪:就春雪看来,孔令辉担任女乒主教练有四大优势和两大劣势。优势1:辉煌的运动成绩。乒乓女队个个都是世界冠军,如果教练运动成绩不出色,执教肯定有困难。2:年轻有锐气。  相似文献   

3.
杨华 《新体育》2008,(12):13-14
中国女乒有着“一姐”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从邓亚萍到王楠,从王楠到张怡宁,总有这样一个人可以独挡一面,开创时代。在新的奥运周期里,20岁的李晓霞用一连串的胜利宣告强势崛起:2008女乒世界杯蟾宫折桂,成为“无机时代”第一个世界冠军,紧接着又超越两届奥运女单冠军张怡宁,职业生涯中首次占据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在1998年底的曼谷亚运会上,独得四金的乒乓球女选手王楠称得上是中国代表团里最耀眼的明星,在今年2月王楠终于打破了女乒“大姐大”邓亚萍长达8年的“垄断”,登上了世界排名首位的宝座。第45届南斯拉夫世乒赛前夕,笔者在河北省正定国际乒乓球训练基地采访了这位中国女乒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采访是在王楠去找队医按摩时进行的,王楠趴在床上,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回答我的问题。20岁的她显得很成熟很老练。) 记者:亚运会后你的知名度上升很快,很多媒体认为你已成为中国女乒的新一代领军人物,对此你持何种态度? 王楠:很多媒体称我已“超越了邓亚萍”,或是说“邓亚萍时代已经过去”,我自己可并不这样认为。我在素质上精神上与邓亚萍仍有差距,我这样说并非谦虚。亚运会不是奥运会,我们这些年轻选手要想达到邓亚萍的高度,还需要奥运会的检验和锤炼。  相似文献   

5.
逐鹿悉尼,问天下谁是英雄,中国巾帽自然也不甘人后。但到底是哪几位领衔出战呢?让我们来看看—— 王楠:王楠总是悠悠的,不着忙不着慌似的。只是上届奥运会她还是跟在邓姐姐身后的小丫头,这一后却要扛起中国女乒这杆大旗了。想采此刻的王楠正在磨剑思量:到底该用哪招来确立自己的乒坛玉女形象呢?  相似文献   

6.
王楠一直有个好姐姐.为了给妹妹加油而又不添麻烦.2005年5月的上海.王淼拖着病体和父母一起体会着体育比赛的无情.她蜡黄的脸色掩饰不住对妹妹王楠的护心和关爱,四年前.王楠有了好男友,现在.她有个好丈夫.嫁作人妇之后,没有郭斌的理解和支持.28岁的王楠不可能再战江湖,王楠有几个好教练.曾传强、李晓东、谷振江、乔红、施之皓,已经不当教练的老蔡,和刚刚主管她的乔晓卫,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4,(2):19-21
乔红(王楠的主管教练):封闭训练前,王楠有两个多月没有系统训练了,所以封闭训练开始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王楠恢复体力。从技术上看,王楠还是很熟练的,在保持现在技术的同时,要解决一些问题。同时要加强能力的训练,比如步法的能力,巩固她自己的特长。王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过去她曾取得过很多成绩,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她在比赛中的取胜欲望可能不像新手那么强烈。我们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调动王楠的状态的同时把她的经验体现出来。前段时间,王楠输过几场球,但我想她  相似文献   

8.
除了世乒赛和奥运会的女单冠军,几乎所有能拿到的金牌,张怡宁都拿过了。她对世乒赛单打金牌的渴望因此不言而喻。事实上,她也完全具备了这样的实力。在国家乒乓球队,很多教练和队员在赛前都看好张怡宁。遗憾的是,她又一次站在了冠军的旁边。就像以往和王楠的大多数比赛一样,尽管单论技术,张怡宁已经具备了与王楠抗衡的实力,但这一次她还是功亏一篑。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回张怡宁没有哭。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她大大方方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平静得让人看不出她刚刚遭受了怎样的挫败。许多人说:“张怡宁成熟了。”还得学王楠张怡宁和王楠的比赛真…  相似文献   

9.
互动     
《新体育》2007,(11):64-64
春雪热线 春雪你好!在电视中看到我国体操运动员王燕伤愈出院,十分替她感到高兴,我想知道当时她伤得有多严重?她今后有什么打算,还能从事体操运动吗?  相似文献   

10.
旁人说她像妈妈,苗条纤秀;家人说她像爸爸,爽直聪慧;国人说她是海外兵团中的一名强劲对手;新加坡人称她是来自中国的一位阴柔“格格”。奥运会后,仅差一分就将中国女乒“大姐大”王楠掀下马的李佳薇身上多了世人关注的眼光,也多了各种各样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叶楠  宗河 《新体育》2003,(5):3-3
乔红从没大“红”过,尽管很多关键时刻,都是她出场救火;王楠从没这么“难”过,幸好最困惑的日子里,有师姐悉心点拨。当年,乔红悄悄地离去,不留丝毫牵扯;如今,乔红静静地归来,只因真情难舍。重情重义,甘于平淡的她总显出不平凡的本色。 友谊价更高 没有人想到乔红会重返国家队,成为王楠的教练;就像当初没人料到她会说“不做教练。和乒乓球打了20多年交道,够了” 一样。熟悉她的朋友说,乔红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如果只为自己,她肯定不愿再卷进激烈的竞技风波。她常说“知足常乐”,她喜欢过一种平淡的生活。 退…  相似文献   

12.
张晓亮 《乒乓世界》2010,(9):154-154
2005年10月,江苏无锡,十运会女单决赛,张怡宁上演大逆转,战胜王楠获得金牌。第二天,几乎所有媒体都用“女乒一姐,完美接棒”作为标题。  相似文献   

13.
李晓霞 新生     
邱晓戈 《新体育》2012,(8):30-31
在王楠、张怡宁等一姐退役,丁宁等小将尚需磨砺之际,中国女乒总会涌现出李晓霞这样的过渡性人物。她们足够强大,可以独当一面,也可以承上启下,唯一遗憾的是:她们总是无法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08,(11):54-54
我接管王楠是在2005年底。真正带她是2006年。她刚到我这组时。我的压力挺大的,她是大满贯得主,技术也已经成型。而她想继续为国争光,敢于同年轻人一起竞争2008奥运会的位置,精神很可贵。作为她的教练,我肯定是全力以赴地配合。  相似文献   

15.
夏娃  晏学宁 《乒乓世界》2002,(10):29-29
1996年底,我开始作王楠的主管教练,那时她是队里的重点培养对象,位子排在4、5、6,1997年第44届世乒赛她入选团体阵容,打了团体半决赛,单打获得了亚军。  相似文献   

16.
最近的王楠“三佳临门”——3月19日当选“全国十佳运动员”,3月22日获中国电视体育奖“最佳女运动员”、“最受欢迎女运动员”两项大奖,4月9日,她又在2001年中国乒乓球“双十佳”评选活动中。位居“十佳运动员”之首。在颁奖典礼现场,王楠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娓娓道来她最近的得奖,即将开始的“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以及她今后的一些打算……  相似文献   

17.
本色乔红     
一向低调的乔红,在退役7年之后,因为当上王楠的教练而再度成为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8.
我的愿望     
望孔令辉和王楠成为一对儿!因为他和她站一块儿看着特舒坦。而且,王楠喜欢那种人品好又稳重的男生,小辉正好符合条件;孔令辉喜欢活泼可爱有个性的女孩儿,王楠就活脱一个模子。虽然,王楠不是短发的女生,但她有一次在网上回答网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7,(4):6-6
2007年两会的最后一天,温总理在他的记者招待会上不经意间谈到了快乐,他说:"什么叫快乐?我可以借用艾青诗人的一句话:请问开花的大地,请问解冻的河流。"我们还可以悄悄地加上一句——请问结婚后的王楠。王楠的球,一度打得"苦大仇深",让人焦虑,她打起来应该更焦虑。后来,她开始气定神闲了,开始不那么绷着不那么愁眉苦脸了,当然我们不能夸大婚姻的作用,但她的变化确实是从结婚开始的。有人关心王楠的婚姻生活,有人关心王楠的奥运会前景,无论你怎么关  相似文献   

20.
3月5日,女队“直通巴黎”第二阶段选拔赛在鄂尔多斯拉开帷幕。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教练组突然宣布了郭跃因病退出本次比赛的消息,由一二队升降比赛第一名胡丽梅填补空缺。因此,原女乒五大主力只有丁宁一人参赛,当选人大代表的李晓霞在北京开会,郭跃在北京治疗伤病,第一阶段直通就获得门票的刘诗雯成了轻松的看客,身为北京队教练兼队员的郭焱则利用这个时间在看台上和北京队教练闫永国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