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题是江苏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中的出现的一种重要的必考题型。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将探究考点的能力层级定为F,明确指出:"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2008年,江苏省在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的试题中开始设置探究题,对考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考查,连续几年来,探究题成为了新课程高考试题的常模。下面就2008至2011年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的探究题,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以期对2012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一向被考生视为难点,在该省的《考试说明》中“探究能力”被列为最高的F级。为2014年复习备考的需要,本文拟对江苏卷探究题的嬗变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探究性试题成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一大亮点。江苏省自2008年起,在《考试大纲》中便新增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并将其列为F级,即最高能级。其考查形式、备考策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陈向阳 《学语文》2009,(4):37-37
一、探究能力与探究题型 探究能力的考查在2009年安徽语文科《考试说明》中“闪亮登场”。这明显提高了对考生的要求。探究题型在2007年实行新课标省份的高考试卷中开始出现,突出表现在2008年海南宁夏高考卷和江苏高考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中,直接运用了“探究”一词,分值有5-8分,备考的师生都“明眸善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探究性试题成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江苏省自2008年起,在《考试大纲》中新增了“探究能力”的考查,并将其列为一个能级,为F级,即最高能级。其考查形式、备考策略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6.
1.试题特征 第一,突出了能力 试题突出了对《考试说明》中能力的考查。1994年考试说明“能力要求”增加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这一层含义,今年高考试题中就有突出体现如第41、42、43三道问答题  相似文献   

7.
《招生考试通讯》2013,(3):21-23
《考纲》风向标 2013年《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2012年相比,无论是“考试的能力要求”还是“考试范围与要求”,都没有任何调整。这意味着2013年高考生物的考试形式、试卷结构、考试难度不变;考试范围与2012年完全一致;在能力要求方面,将继续延续和重视对考生理解、实验与探究、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高考对生物学科的考查将紧扣《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教材,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突出主干核心知识的考查;试题将联系生产生活问题。精炼题干,深化思维而适当减少书写作答量。追求能力立意的目标,重点围绕实验类试题。考查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点应放在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上,难点在探究上。这三项能力的检测应各有侧重:分析类试题,关注《考试说明》与试题的对应关系;鉴赏类试题,关注鉴赏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探究类试题,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注重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7年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增加了第六层级(F),即“探究能力”的考查,于是“探究题”应运而生,当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高考卷都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了“探究性试题”。作为新课标“培养探究能力”目标的评价形式,新高考“探究题”正在成为命题专家、中学语文界师生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班业会 《学语文》2012,(4):48-49
高考《考试说明》中探究能力的考察层次为F级,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次”。下面根据高考考试大纲和近两年来的高考真题,简要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探究题。  相似文献   

11.
探究能力,是一种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探究能力作了如下说明: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下列根据具体高考试题对这个说明作个解读:  相似文献   

12.
《招生考试通讯》2013,(3):25-27
《考纲》风向标 2013年《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与2012年相比。“考试目标与要求1166考试范围与要求”都没有变化。在“题型示例”中更换了三道试题。分别是2012年海南卷和2011年、2012课标卷中的试题。这些题是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典型性试题。在突出考查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方面释放出强烈信号。试题知识的呈现形式从实际应用出发,题目落脚点来源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知识内容,表面上试题情境陌生,但考试内容并不陌生。从《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选题中可以看出,海南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希望考生在备考中认真地研究近三年的海南卷。  相似文献   

13.
《全国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版)》对“探究能力”的解说是这样的:“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探究题的命制,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上应有如下要求:求真、求深、求广、求新。求真.就是问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要由表及里.“拨开云雾见天日”,看清问题的本来面目:求深,就是问题具有的一定疑难性,要由浅入深。逐层剖析,发现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高考(全国Ⅰ)理科综合试卷物理命题坚持了有利于中学教学、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的指导思想,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试题在题量、题型、难易等方面与2008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但稳中求变,稳中求新;“新”和“变”都围绕能力展开.试题在考查物理学基本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五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加大了对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5.
江苏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对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增加了“探究”(F)这一能力级,这就意味着2008年的考卷中将出现“探究题”。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尤其是从语文新课程学习的角度看,考查探究能力并不奇怪,因为培养探究能力,正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探究题也是必修和选修教材文本后练习中常见的题目。从高考来讲,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卷已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明显注重和强化了学科能力考查,国家教委考试中心颁布的历史科《考试说明》,对历史学科十项能力要求作出了完整表述和具体分析说明。近几年高考命题本着“两个有利”的原则,努力贯彻《考试说明》的精神,深入发掘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试题锐意创新,基本上实现了由注重知识考查向知识与能力并重,加强能力考查的平稳过渡,“在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方面,开始  相似文献   

17.
2009年高考汉语文试卷落实了《考试说明》中有关考试能力的要求和考试内容的规定,比照以往的高考汉语文试题,2009年试题仍遵循着“稳中求变”的原则,着重考查考生的汉语文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审美能力。进一步体现出对汉语文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8.
PISA 2021“三维度四领域”创造性思维测评框架,对高中生物学试题考查创造性思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借鉴PISA 2021创造性思维科学问题解决领域的内涵,本研究提出了高中生物学实验探究试题创造性思维考查方法,并命制原创试题应用于大规模考试实践中,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了实验探究试题的命制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施金兵 《新高考》2006,(5):47-50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试题要重视对考生的科学素养的考查”,当然包含了对考生探究能力的考查,这是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学生的科学素养包含的因素很多,但从目前高考还只能是一种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讲,探究性的试题无疑是最能够考查科学素养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高考物理试题坚持了“有利于高校选拔”又“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命题原则,继承了“出活题、考能力”的优点,在试卷结构调整、多层次能力考核、题型考查功能、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开拓,是一份较好的试题。  一、对试题的评价  1.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全卷的双向细目表如表一所示。从表中可看出,试题基本上符合《1999年普通高校招生物理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的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20个知识单元涉及了19个,除实验外的85个知识点考了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