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是人生健康成长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其他教育的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要经过潜移默化才能实现,因而在实际教育中容易被行为和情感教育所掩盖,也往往被忽视.诚然,行为教育是幼儿的起始和基本教育,每个幼儿从呱呱坠地之时,到逐渐长大成人,其行为需要家长和老师引导,而情感教育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第二阶段,随着幼儿的成长,其喜、怒、哀、乐等情感也逐渐暴露出需要加强培养和引导的地方.同时,行为教育和情感教育也是家长和老师较为容易自觉施行的  相似文献   

2.
张玉敏 《山东教育》2004,(23):77-78
如果问家长朋友,是否愿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十有八九说当然;如果问家长他可知道养小动物是培养孩子爱心与责任心的好方法,他也多半说知道;如果问家长为什么养小动物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往往可以娓娓道来,甚至明了其中的教育原理和心理机制。但是,在现实的真实情景中,家长们往往做  相似文献   

3.
目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表现出自私、霸道、任性、缺乏同情心与关爱感,主要原因是受家庭生活环境、家长自身素养及不良教育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只有创造安定和谐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氛围,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孩子进行爱父母的教育等,才能培养小孩的关爱情感。  相似文献   

4.
王晓苹 《学周刊C版》2020,(1):172-17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活习惯往往是在年龄较小的阶段养成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对于他们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日就能养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一点一滴地培养,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纠正不良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时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只有学校、教师和家长统一认识,协同步调,加强合作,形成合力,才能产生最佳教育效果。但在教育现实中,我们却发现了许多不良现象和问题:有些教师、学校,不重视家委会建设和家校沟通;有些班主任、学校,虽然也组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却往往浮而不实,机械应付,重形式而轻内容,只是班主任把学生在学校的信息单向传递给家长,而不是家长对学校和班级教育的内涵性介入,而这些信息也往往只是针对孩子的课业分数,很少关  相似文献   

6.
对我们新教师来说,如何做好家长工作是一个难题。在实践中,我逐渐体会到必须以诚待人,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有了家长配合教育,才能培养好幼儿。刚开始工作时,我总觉得在家长面前说孩子这不好、那不好挺难为情,平时总是挑幼儿表现较好的地方告诉家长,安慰家长。不久我便发现,这样做效果适得其反,一则孩子的坏习惯不能纠正,二则易使孩子滋长骄傲情绪。因为幼儿在家长眼里总是天真可爱的,有些缺点往往不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果教师再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西方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观念是不同的。中国家长教育孩子要听话,家长最喜欢听话的孩子。因此,孩子的个性往往被磨灭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西方家长教育孩子则注意培养  相似文献   

8.
如果问家长朋友,是否愿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十有八九说当然;如果问家长他可知道养小动物是培养孩子爱心与责任心的好方法,他也多半说知道;如果问家长为什么养小动物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他往往可以娓娓道来,甚至明了其中的教育原理和心理机制。但是,在现实的真实情景中,家长们往往做了别的选择,也是真正的选择。这种自然的真实情境下的反映,比他们平时面对访谈者说的话、比起他们填在问卷上的答案,都更真实更确切地反映了他们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人们常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笔者想法是:几只小蝌蚪就能反映许多观念。…  相似文献   

9.
调查显示,在校学生获取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的主要来源是家长的叮咛和学校的教育,但实际情况是,学生对于家长的"唠叨"、学校灌输式的口头教育往往毫不留意,一遇到紧急情况,常常是惊慌失措,导致惨剧发生.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推广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学校和社会环境而忽视家长教育的作用.家长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不仅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进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而家长教育观念在家长儿童观、家长人才观和家长教育观上面临了困惑与矛盾,这些需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积极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转变人才评价模式和家长更新自身知识来转变,从而积极正确地面对素质教育推进中的各项问题和要求,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在班级建设中,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太难教,教育仅靠学校和老师,往往显得苍白无力,收效甚微.班主任在进行城市寄宿制高中班级建设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孤军备战,要充分意识到家长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把家长也加入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家长的教育方法的指导,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毁掉一个人。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会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毁掉孩子的一生。如何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呢?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小抓起,重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协调起来才能更好地做好孩子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3.
谁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很多家长往往付出了苦心却见不到效果,这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家长教育观念的偏差导致家庭教育出现了误区。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观念,包括家长的亲子观、人才观、儿童观和教子观。一、亲子观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称作教育动机。家长对子女的看法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动机也就各有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社会的小公民,其教育动机可称为为国教子;有的父母教育孩子是为其将来的幸福,其教育动机可认为是为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那么,家庭教育应该怎样培养儿童的素质呢? 一、家长要学点教育理论,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儿童德国教育家康德说:“只有人能教育人,换言之,即只有自身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教育人。”作为家长,不少人并未受过师范教育,对教育的原则、教育的方法,知之甚少。在对子女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有悖教育规律。儿童从呱呱坠地到不断长大,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年龄的儿童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各异的心理特征。儿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对人们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独立自主能力与承受能力,是很难在社会上战胜一席之地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师也意识到在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经不起一丝困难和挫折.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各种意志品质的培养是不利的.只须有心理健全的孩子,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也是孩子终身的教师。如何当好家长又当好教师 ,本文提出了新的观点 :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欣赏就是爱。只有怀着欣赏的情感教育孩子 ,才能培养出孩子的成功感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家庭教育当中,家长们往往重视孩子的健康、书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却忽视了对幼儿劳动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原始数据,并就结果进行了统计整理和分析,提出了对幼儿如何进行家庭劳动教育的可行性建议,希望对广大家长有所借鉴,以促进现代幼儿家庭劳动教育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洁 《课外阅读》2011,(6):305-306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主观上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必然需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从过去的被动转变为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目前,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今进入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有效沟通,网络交流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的一种有效的新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有许多时候甚至超前于教师,于是家长对幼儿老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幼教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交流这一新兴方式,同时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网络基础技能培训,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幼儿教师成长,培养“成长型幼儿教师”,才能有利于幼教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学生为本。"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素质也相应地在不断提高,教育成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把孩子托嘱给教师,由此教师在教育这块阵地上需要付出的太多。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家长的要求,才能更好地肩负起教育人、培养人的重任。  相似文献   

20.
当今家长极为重视对幼儿的智力培养,往往忽视对幼儿情感与人格的培养。许多家长溺爱孩子,把养育当作教育,使得幼儿只知索取,不知给予;只知独占。不知分享:只知被爱,不知爱人。对于家长的爱、他人的爱,只见物,不见情。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了解教育,参与教育,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家园联系会我们根据教育的需要举行各种形式的家园联系会。一种是向家长公布教育工作计划,使家长了解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并请家长对教育方案提出意见和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