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玲 《考试周刊》2012,(23):36-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说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实践证明,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只有会阅读的人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这里,新课标把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到与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这一概念还决定了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成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成为全体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文字在我们的身边无处不在,要学会合理地阅读,有时候对于一段文字的阅读理解就是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如果阅读能力差就无法深入地理解该段文字的知识点,从而无法获取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针对在加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与探讨,并分析当代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是从看到的书面语言材料中理解意义的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6.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语文综合阅读顺应这一基本理念也应运而生。语文综合阅读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语文综合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方式,它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与经验,强调在生活、活动、实践中学习,它是一个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阅读过程。  相似文献   

7.
黎宗晓 《广西教育》2009,(31):41-4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语文能力中其他能力的形成.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所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要,培养阅读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分别从兴趣、方法、范围等方面进行阐述,这对教学低年级语文,让低年级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有所启示。但必须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考,本文对低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作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谓语文能力主要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潜滋暗长的。语文试卷应突出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若语文试卷考点过多,就自然淡化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降低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区分度。  相似文献   

1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吲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同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宁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门语交际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就在于阅读。而小学低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时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他们喜欢阅读,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能力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评价"中要求达到的重要能力。辽宁省特级语文教师姜榕,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典范之一,论文主要从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整体性能力、评判性能力等四个方面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解决学生"阅读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新课程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表明,口语交际教学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教学一样,成为了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四大板块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国上下都进行着语文课程的改革。新的语文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学生能在最终获得好的成绩,而且要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获得全面发展,形成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所以,语文阅读与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该有明确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性目标,来诱导学生参与到语文阅读的认识和探究中来,不仅仅是完成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阅读与实践中结合是当代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在语文中思考实践,在实践中总结阅读能力,在过程的形成的发展中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阅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能力和综合能力是一种考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导和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实现整体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对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部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探究能力离不开开展研究性阅读。笔者在电大高中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做了些研究性阅读的尝试。1组织管理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程理念指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途径应该做到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注重所阅读文本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阅读能力在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要真正让微信"微阅读"成为初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的一大途径,首先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事先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