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听到这样一件事情:幼儿园里,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0”,问班上的小朋友:“这是什么?”结果,小朋友们的答案花样百出.有的说是“鸡蛋”,有的说是“气球”,有的说是“泡泡”,还有的答是“葡萄”……同样的符号,在大学校园里,高学历的学子们均回答:“这不过是个零.”这种单一的、毫无争议的答案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的回答相比,似乎缺少了灵性,缺少了想象力,也缺少了一点思维的个性.作为一名基础教育者,我陷入了思考:人之初,本来是充满个性与想象力的,为什么经过系统的教育之后,人的思维却变得这样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了呢?也许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缺少的并不是学生的个性思维,而是缺乏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思维的条件和机会.为此,在教学中,我努力给学生创造机会,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我发现,每个学生其实都具有个性思维的潜能.  相似文献   

2.
画圈随想     
有人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一个圈 ,问幼儿园的小朋友是什么?回答是五花八门的 ,有的说是太阳 ,有的说是月饼 ,有的说是老师生气时的眼睛 ,有的说是妈妈那件漂亮外衣上的钮扣。小学生们的回答虽然没有幼儿园小朋友那样多姿多彩 ,但也生动有趣 ,有的说是汽车的轮子 ,有的说是十五的月亮 ,有的说是随风飘扬的气球 ,有的说是体育课上那只惹人喜爱的足球。在中学提问时只有3个答案 :一是数字0,二是英语字母O ,三是化学课上的氧元素。然后 ,又问大学生 ,大学生们听了提问哄堂大笑 ,认为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 ,不屑一答。再问成年人 ,成年人窃窃私语…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在座学生这是什么?其中大学生回答很一致:"这是一个圆。"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则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太阳"、"皮球"、"镜子"……可谓五花八门。或许大学生的答案更加符合所画的图形,但是比起幼儿园孩子来说他们的答案是不是显得有些单调呆板呢?大家  相似文献   

4.
曾经看过一篇这样的文章:一个大学教授在黑板上随意画了一个圆圈后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小朋友的答案多得不得了,一个小朋友甚至随口说了十多个答案:苹果,蛋糕,月亮,足球……大学教授将同样的问题问自己的几个博士生,博士生们瞪着黑板想了大半天才做出回答且几个人的答案基本一致:半径大约是多少的椭圆。小朋友的答案让我们感受到了孩子的灵性与活力,体会到了孩子的眼光与稚气,也看到了孩子敏睿的情思和丰富的想象力。而我们的博士生们,经过了十多年正规的学校教育后思维完全被束缚了,对任何一个问题的思考已习惯于程序化、标准化,所以…  相似文献   

5.
[案例 1]教授在一所幼儿园的黑板上画了一个“∩”。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像一下,这个‘∩’可能是什么?”结果在5分钟之内,小朋友们说出了20多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说,这是一条彩虹;有的说,这是跳绳;有的说,这是爸爸大笑时的嘴巴;有的说,这是老师弯弯的眉毛……教授拿同样的实验到大学去做,要大学生们想像一下“∩”可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徐晓丽 《学周刊C版》2010,(2):116-117
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人在黑板上随手画了个圆圈,问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什么,回答五花八门:有人说是老师生气时的眼睛,有人说是太阳,有人说是嘴巴;然后又问一群小学生,小学生的回答虽然不如幼儿园小朋友那样多,倒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7.
到天然的大课堂里去上常识课,小朋友们乐趣无穷。在一个春光明媚,茶农们正忙着采茶的日子,我组织小朋友到茶山上去观察茶叶。我先让孩子看一看在同一株茶树上茶叶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小朋友们回答:有的叶子的绿色深一点,有的叶子的绿色浅一点。我又叫小朋友用手捏一捏揉一揉这两种不同颜色的叶子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8.
正六岁的女儿天天能说会道,一直是幼儿园里的活跃分子,上课高高举起的小手总能看见她胖乎乎的那只;游戏中,总能看见她来回忙活的身影;回应老师的问题,总能听到她响亮的声音,而且常常因为答案和同伴"不一样"而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为此,小家伙很是引以为豪,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从"这是为什么"变成了"我有不一样的想法",而就在最近,这"不一样"的答案,却给天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进入大班,小朋友们数学知识的学习开始和小学衔接,接触到了10以内  相似文献   

9.
先让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教学片断 :  1.一天 ,幼儿园老师问一群孩子 :“花为什么会开 ?”   第一个孩子说 :“花睡醒了 ,他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 :“花儿一伸懒腰 ,就把花骨朵给顶开了。”   第三个孩子说 :“花儿也有耳朵 ,他想出来听一听 ,小朋友们在唱什么歌。”   ……   孩子们的回答感动了老师 ,她原先准备的答案相比之下 ,显得十分苍白——“因为天气变暖和了。”   2.有位教师对一年级小朋友说 :“谁来叙述一下小蝌蚪演变成小青蛙的过程 ?”这一问 ,教学卡壳了 ,小朋友们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不知该怎么回答…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的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每天,幼儿园里演绎着多少台戏?园长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如何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地排练好一台台"戏"?即要真正懂得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要用心和智慧化解一件件"突发事件"。在幼儿园这片小天地里,教师们个性迥异,行事风格大相径庭,有的清高,有的俗气;有的肯吃苦,有的耍小聪明,等等。应对形形色色的纷争,是一名园长的责任,也是园长管理的艺  相似文献   

11.
徐敏  高丹  王培宇 《幼儿教育》2012,(17):18-19
把玩具"带"回家的牛牛最近,牛牛的小书包里总会冒出一些玩具。妈妈问他,这些玩具是怎么来的,牛牛要么说是老师奖励给他的"小奖品",要么说是小朋友分的"小礼物"。一件两件还可以相信,可是渐渐的牛牛的"奖品"越来越多,"礼物"越来越贵重,妈妈不禁起了疑心,于是跑到幼儿园弄了个水落石出,原来  相似文献   

12.
阅读训练     
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遮蔽。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审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幸福感调查     
宋亮 《教育》2011,(16):25-27
"这是我最喜欢待的地方,有健身器材,能让我健身。"10岁的肖静雅是江西省吉安市古南一小四年级学生。通过网易网络平台接受一项中国儿童幸福感调查时,她做了上述回答。和另外6886个小朋友一起,肖静雅小朋友提供的答案帮助大人们在2011年做出了一系列决策。  相似文献   

14.
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小朋友们知不知道,被誉为"花中皇后中皇后"的是什么花?哈,有些小朋友说是友说是"玫瑰(méiɡui)",有些小朋友说是友说是"月季",其实这两种答案都对对,但也都不完全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么回事呢?让大脸兔来告诉你!月季和玫瑰,一对姐妹花在植物界中,有一个名叫"蔷薇(qiánɡwēi)科"的大家族,蔷薇、月季、玫瑰,甚至苹果、梨、桃梅等,都是这个家族的成员。其中蔷薇、月季和玫瑰的"亲戚关系"更近,所以它  相似文献   

15.
杨锋 《教育导刊》2006,(10):60-60
"与众不同" 自从开始强调素质教育,你瞧,幼儿园的教育也改革哩!比如更重视小朋友的动手能力,更注意培养孩子的个性…… 这天,小易老师准备一个教学活动,叫做"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让小朋友们把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讲给大家、展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给小朋友们讲布谷鸟的故事,当我讲到布谷鸟喜欢在树上唱歌时,一位小朋友指着幼儿园那棵榕树,认真地问我:“老师,这棵树上怎么没有布谷鸟呀?”记得当时我是这样回答他的:“城市没有布谷乌,农村才有.”我知道这个答案是站不住脚的,——难道布谷鸟还分什么“城市户口”、“农村户口”吗?然而,事实的确如此:城市的树上没有布谷鸟,城市的街上没有花蝴蝶,城市的河里没有小蝌蚪……我们在城市最常见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妈妈,这是什么东西?""爸爸,这是什么动物?"这是读幼儿园的小朋友经常问父母的问题,渐渐地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我们学生的问题却越来越少了. 在中学的课堂上,我们只能看到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情景,绝少能发现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老师回答的情况,可在课后,我们还是能经常看到一群学生围着老师问"问题"的,但你只要走近一看就会发现,学生们问的不是问题,而是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在问作业里的难题怎么做,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围着老师在背书.  相似文献   

18.
冬天里 ,幼儿园的小朋友会问 :“小金鱼不怕冷吗 ?”他们总有无休无止的问题要问。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问小朋友 :“这是什么 ?”“是圆圈”、“是薄饼”、“是太阳”……他们对问题发表见解的欲望是多么强烈 !应该说 ,问题意识是人人都有的 ,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 ,它是人适应环境的思维冲动 ,而与人的智力水平没有简单的正相关。然而 ,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这样一种现状 :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求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小手如林 ,但到了初中举手的已寥寥无几了。高中生还有举手的吗 ?几乎没有了。他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天天的贺卡     
春节快到了,天天给幼儿园里的每个小朋友都送了一张贺卡。这些贺卡可漂亮了,有的是在月亮上荡()秋千的小狗,有的是开满鲜花的游乐园,还有的上面有一个会变魔术的彼得·潘……天天把它们放进幼儿园大门口的信箱里,妈妈说“:过几天,这些贺卡就会被邮递员叔叔送到小朋友们手里,再过几天,信箱里就会躺满了其他小朋友送给天天的贺卡。”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每次老师去开信箱,天天都会眼巴巴地张望,他希望那一叠叠的贺卡中会有一张是属于自己的。可是,每次他都失望了。天天忍不住问娜娜,“娜娜、娜娜,你收到我的贺卡了吗?”娜娜说“:收到啦,上面有…  相似文献   

20.
杨锋 《教育导刊》2006,(2):55-55
保护动物 这星期是"保护动物周",幼儿园易老师对小朋友说:"每个小朋友都要做一件保护动物的有意义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