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东方广播有限公司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产业板块为研究对象,从区域传播角度考察广播媒体传播策略对广播经营的影响。通过媒介环境、人口结构、受众需求等方面梳理了双方在传播策略上的理念和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并由此分析了不同传播策略对广播经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范乐頔 《传媒》2014,(9):77-79
北京外语广播作为全国地方广播媒体中第一家开播的专业外语调频,向本地国内受众传播世界资讯,向本地外籍受众及海外受众传播北京信息,成为北京沟通世界的桥梁。本文以北京外语广播作为研究对象,以跨文化传播中的"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理解模式"三大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北京外语广播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广播是声音艺术、听觉艺术,其优势之一在于以声取胜,以声感人。只有充分发挥声音的特色和优势,广播新闻才会有生命力。所以在广播新闻中只有大量运用丰富多彩的声音来表现新闻事实,才能调动和满足受众的收听欲望,带给受众以真实感、现场感,从而引起受众的共鸣,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4.
传播者必须重视对传播对象的了解和研究,才能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内容,以确保预期的传播效果。传播对象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受众在构成上的特点,二是受众在心理上的特点。受众构成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受众数量多,范围广,具有分散性,无组织性,不确定性和非固定性,在国际广播中又具有多国性。传播者应根据受众的社会类型和差异,选择不同的内容,以不同的形式传播给不同的受众,否则就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雷同现象。在国际广播中,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便是受众的定位问题,即以什么阶层的受众作为主要传播对象。…  相似文献   

5.
当今广播走上了专业化和本土化的道路.就是将有用性作为了广播节目定位的重要原则:不以综合节目吸引广大受众.而是面向特定听众,办出专业特色,提供有用服务;以面向中心市场特别是本地听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宗旨。成为区域化、本土化或社区化的传播机构。广播的细分市场、寻找准确受众定位的做法就是满足广播的有用性,也被称为“适位广播”。广播电台如果没有自己特定的对象群。  相似文献   

6.
王杨  孙玮 《声屏世界》2014,(8):33-33
<正>语言交流——沟通的桥梁。语言是主持人与受众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使信息得以传播反馈。主持人语言的交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与受众的交流。主持人主持的节目是为受众服务的,受众是主持人心里的目标。曾有一位广播节目主持人这样说:我在主持节目的时候,总是喜欢盯着话筒看,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它就是我有听众,是我的交流对象。在这样有目标的强烈的交流感的支配下,主持人的语言就自觉地有了对象色彩,听众也能从其语言中真切感受到强烈的交流感,从而引起共鸣。二是主持人之间的交流。如果说广播主持人与听众的交流还带有一定  相似文献   

7.
广播的许多特点被人们所熟知,首先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可以把突出的重大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的告诉受众。其次是生动传真,感染力强,广播热线利用电话同听众交流,增强广播对受众的吸引力,感染力。再次是传播面广,渗透力强,广播收听方便,不受空间条件限制,传播区域广泛。不受文化水平限制,传播对象众多。同时,广播的音响运用,也是广大听众喜爱广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窄播,一个敏感、冷寂的词语俏然在广播业界升温,并迅速为诸多同仁所接受,为广大听众所青睐. 对于追求听众最大化的"广播"而言,窄播着重强调广播的市场取向和服务功能,突出广播节目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点,注重播出内容的对象性和针对性,旨在通过贴近听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定向化的分众传播,照顾和兼顾不同受众收听习惯上的偏好和差异,满足广大受众对广播传媒服务的日趋具体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从而增强广播的适应性、渗透力和亲和感,提高广播节目的到达率、影响力和效果度.  相似文献   

10.
慎宇 《中国广播》2004,(7):62-63
任何一种传播媒介都是以受众为传播对象,并以实现对受众的有效传播为目的的。因此,任何大众传媒都必须重视研究受众需求,特别是媒体自身受众的需求,广播自然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传媒的迅速裂变和创新,使广播的传播优势不断被弱化!面对新形势挑战下的广播人,从受众的思维习惯、生活节奏中发现:多媒体时代的广播,只有倾向于"新鲜、动感、活力",才能获得受众的认可、市场的认可;开辟出一片蓝蓝的天空。  相似文献   

12.
新闻网站多媒体发展之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新闻广播包含着广播的网络化和 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到现今为止的网络广 播还基本着眼于改变广播传播的方式,为电台节 目的传播提供一个新平台,这可谓之广播的网络 化。而网络化广播则是新闻网站借鉴传统广播方 式实现互联网多媒体制作和传播。两者的传播本 体不同,受众对象不同,交互方式也不同。网络 化广播具有较为鲜明的特征:网民为第一性、在 线主体直播、节目互动交流、凸现网络主持、全 面网上点播等。本文讨论新闻网站如何借鉴传统 广播的节目形态,利用网络媒体的互动优势,实 现更有效的超时空受众传播,从而建立一种全新 的网络多媒体广播模式。  相似文献   

13.
樊璇 《中国广播》2013,(6):9-12
能否吸引和聚合更多的受众特别是年轻的受众,关乎着传统广播的未来。传统广播如何实现与新媒体的优势联动?本文结合中央电台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的专项调查数据,从选择性地改造内容、丰富内容形式、分众化传播、打造播客应用、关注用户体验、创新互动策略、尝试开发付费业务、塑造明星主持人等方面试图为广播吸引新兴受众、进军新终端市场提供有价值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冰冰 《新闻界》2012,(9):26-29
近年来,国内广播事业再次进入繁荣期,地方性电台、全国性电台、专业性电台都不断改革更新,促进自身发展。但大多数广播电台都是面向城市受众,很少将市场定位于我国农村。少数以农村居民为目标受众群体的广播电台也往往不能以农村受众需求为导向开展传播工作,从而导致我国对农广播呈现一定的阶段性发展问题。本文立足于我国对农广播的现状,分析我国对农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和加强对农传播是时代责任的观念,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媒体传播技术、传播手段正发生重大变革的今天,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面临更为艰巨的生存挑战。广播媒体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实现自我"造血"功能的再升级,成为当代广播人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以"全媒体时代广播的创新路径"为研究对象,结合获得2015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大奖《两岸一家人》为例,力图从受众特点、传播内容、形式、技术及媒介等方面探寻传统广播事业发展与突围的新方法与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陈颂英 《新闻窗》2005,(3):13-15
受众是新闻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受众是新闻传播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包括报刊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视的观众。  相似文献   

17.
广播、电视和听众、观众是广播电视传播过程中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正是这对矛盾运动推动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受众是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环流中的半环。受众对广播电视的信息反馈,是对传播活动的最有效的支持。没有这种反馈,或者广播电台、电视台不能通过科学的方式获得这种反馈,其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广播电台、电视台不理睬受众的反馈,那么正常的传播活动就会终止。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受众是广播电视的服务对象,不断地满足变化着的受众需求,是广播电视的天职;满足受众需求的程度如何,是考察广播电…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给广播内容生产与传播提供了富有活力的广阔平台,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无法有效回应"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向的复杂性,也很难有效指导广播内容生产及其传播效果提升,认知传播学重视"人"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与左右。从认知传播视域出发,遵循认知传播规律,重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内容生产者;把握广播的媒介特色,创作富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声音文本;努力打通各种传播渠道,发挥"人"在传播中的主动性;明确受众身份,内容生产引领受众与细分受众并行,聚合受众内容生产力等,都是有助于广播内容生产和传播创新的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19.
媒体联动,又称跨媒体传播或跨媒体运作。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烈,当单一形式的传播媒介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或者单个媒体不能承担高质量、广幅度、大范围的传播任务时,媒体联动便应运而生。传统媒体借它种媒体的优势为己所用,跨媒体运作,将大大加强媒体的报道力度,有利于各媒体市场的共同繁荣。媒体联动在广播界已经屡见不鲜,作为对台湾广播,其传播对象和传播任务都具有特殊性。新近的对台湾广播改革实践证明,与其他媒体联动是增强对台湾广播宣传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陈菲 《中国广播》2011,(6):50-54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已超过8.5亿。手机成为了前景广阔的传播终端,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手机微博、手机QQ等应用软件的使用,令手机广播迈入自媒体传播时代。由广播到个播、从受众到用户、从免费到付费、从线性到非线性收听的服务形态转变,为手机广播培养出庞大的受众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