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校长的威信不仅受职位赋予的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而且更受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影响。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不仅要充分运用职位赋予的合法权力,发挥权力的影响力,实行有效控制,而且还应善于发挥自己的品格、才能、学识和情感等方面构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与权力性影响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校长要使自己的学校管理工作卓有成效、树立较高的威信,就要努力提高和增强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即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文化业务素养和身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万成 《政治课教学》2013,(12):25-27
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人们想到最多的是发挥校长的权力性影响力,而对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发挥则有所忽视,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校长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都不可少。  相似文献   

3.
校长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由于非权力影响力在作用范围和对于群体的影响程度上都优于权力性影响力,因此运用好非权力性影响力就成为成功校长的共同标志。那么在新时期,校长应如何形成良好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呢?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影响力是指他与他人佼往活动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力量。大学校长的影响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校长本身的人格条件,这就构成了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另一方面是由社会赋予校长的权力职位,这就构成了权力性影响。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有本质的区别,它是一个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形成过程。使被领导者的行为表现为自愿,主动而非被强制。因此它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很大,是高校领导者影响力最重要的方面。非权力性影响力更多地依赖非认知心理,高尚的人格,先进的观念,清晰的目标,高明的策略是形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5.
校长负责制赋予了学校校长最高行政权力,但校长的领导主要是靠软因素,即校长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学校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素养由六个方面素质和五个方面修养构成。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校长领导效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其影响力,具体阐述了:A.权力性影响力的三个构成因素,即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以及应注意的三个相关问题——不要强权、不要揽权、不要弃权;B、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五大构成因素即修养因素、才能因素,人际因素、表率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两种影响力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校长对教师具有两类影响力,即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带有强制性,主要是由校长的职位、职务、资历等因素所产生的使教师必须服从的推动力;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自然影响力,由校长的人格、知识、才能等因素所产生的使教师自觉追随的吸引力。在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组成要素之中,“人格魅力”的影响力是深刻而持久,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校长,要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必须辩证地看待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关系,不断提高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提高自身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要与学校的整体奋斗目标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区列,指出了非权力性影响力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领导者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以自身因素决定的自然影响力,是由校长的品格、学识、才能、情感等因素综合构成的。非权力影响力是促使校长工作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充分利用非权力性影响因素恰如其分地处理学校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管理成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校长领导效能的发挥关键在于其影响力,具体阐述了:A、权力性影响力的三个构成因素,即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以及应注意的三个相关问题——不要强权、不要揽权、不要弃权;B、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五大构成因素,即修养因素、才能因素、人际因素、表率因素和情感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两种影响力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领导影响力是指能够有效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行为和心理的能力。从性质上看,可将其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者的辩证关系影响了领导影响力在领导实践中的效能。领导影响力的发挥可给领导活动带来正负两方面的效果,领导者应将非权力影响力和权力影响力有机结合,努力提升领导影响力,积极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3.
现代学校管理中,全面理解和充分发挥校长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成功实施领导的基础。为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变革,应该科学地提高校长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水平,并且全面理性地使用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努力追求管理效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校长的影响力,首先是权力性影响力,其次才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无论是"权力"还是"非权力",这两种影响力的实质都是权力。作为一种复合型的权力,校长影响力应该有自己的边界,必须在法律、制度与道德的框架下生长,在适当的时空内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5.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包括法定权、强制权和奖赏权,其主要受到的影响因素有传统观念、职位、资历;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包括专长权、感召权,其主要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品格、才能、知识、情感。这两种影响力在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相似文献   

16.
领导科学认为,校长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个方面。权力性影响力也叫强制性影响力,是由社会或上级组织赋予个人一定的职务、地位和权力等构成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也叫自然性影响力,是指校长以自身的品格因素使教职工心悦诚服,自然而然接受人文化管理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由校长本人的素质和行为造成的,与权力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带强制性而具示范性。在它的作用下,教职工心理行为的改变是自愿的、主动的。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非权力性影响力指的是源自其政治素质、学识能力、人格魅力、心理素质、人文关怀、仪表形象等建立在学生崇敬和信服基础上的影响力。与权力性影响力相比,非权力性影响力更能发挥班主任工作的效率,班主任应充分重视和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影响力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的能力.校长的影响力则是指校长在领导和管理学校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学校成员心理,使之按照校长的指令、要求、意图、示范等行事的能力.它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部分构成.一个校长的影响力的状况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校长管理行为的有效性.显然,校长的影响力越大其管理的有效性就越好,二者成正比关系.而其中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管理的有效性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权力虽然是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配关系,但是它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力量。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对权力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权力的获得与效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非权力性影响的制 约,只有把权力性影响力与非权力性影响力有机地组合,充分地发挥,才能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相似文献   

20.
邢晔 《江苏教育》2014,(1):40-43
校长的影响力,首先是权力性影响力,其次才是非权力性影响力遥无论是“权力”还是“非权力”,这两种影响力的实质都是权力遥作为一种复合型的权力,校长影响力应该有自己的边界,必须在法律、制度与道德的框架下生长,在适当的时空内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