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高中化学中我们会学习到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这一知识点,这一知识点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选取适当试剂及分离方法,除去提纯物中的指定杂质;二是确定除去被提纯物质中指定含有杂质所需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三是将分离提纯与物质制备、混合物成分的确定等内容融为一体,形成综合实验题。我们学习了有机物之后会发现,有机物的分  相似文献   

2.
曹洪昌 《中学理科》2002,(10):41-42
对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提纯的试题是以有机物知识为载体 ,融有机物性质、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于一体的考查综合能力的好题型 .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方法 ,一般可根据有机物的溶解性、酸碱性等性质的差异 ,把其中一种转变为可溶于水的物质进入水层 ,而另一种不溶于水的物质仍留在有机层 ,然后再用分液漏斗把它们分离出来 .有机物分离和提纯的原则是 :(1 )不增———在除去杂质的同时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 )不减———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的量 ;(3 )简便———分离操作简便易行 ;(4 )易得———除杂试剂价格便宜 ,容易得到 ;(5 )最好———所…  相似文献   

3.
对有机物进行分离和提纯的问题是以有机物知识为载体,融有机物性质、实验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于一体的考查综合能力的好题型.解答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问题,大家普遍感到棘手.这是因为不仅要对有机物的性质比较熟悉,而且还要根据物质的性质和题目的要求,合理、恰当地选择试剂,并正确地进行操作,同时还要能够熟练地运用化学用语准确地表达出来.下面举例说明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常见的典型错误,希望能够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应结合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机物的分离提纯依据的物理性质主要是有机物的密度和水溶性.  相似文献   

5.
粗盐提纯实验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必做的实验之一 .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要点 ,进一步体会混合物分离的意义 ,训练学生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操作技能 .化学综合检测题中常常会将该实验知识进行发散整理成变式训练题 ,来检测学生解决实验问题的分析能力 .例题 粗盐提纯中粗盐里常含有CaCl2 、MgCl2 和泥沙等杂质 .为了除去杂质 ,在实验中可将粗盐溶于水 ,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 CO3 溶液 ;⑤蒸发 .正确操作顺序是       .分析 :该…  相似文献   

6.
<正>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是历年化学中考的高频考点,主要以选择题或者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出现,但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此类题目是学生的易错题,分析原因主要是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不够,现就这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解析、归纳和总结.一、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正在江苏省普通高中化学科目的考试说明中,对于化学实验基础要求学生"了解过滤、结晶、萃取、蒸馏等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分离和提纯."对于这部分基础实验及操作的内容,除了在单项选择题中考查,更多地出现在19题实验综合题中.结合近几年高考以及模考中19题对基本操作的考查,笔者认为可以沿着"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这条线索展开复习.(2011江苏卷)19.高氯酸铵  相似文献   

8.
孔德靖 《高中数理化》2022,(11):118-121
化学综合实验题凸显学科特色,是高考试卷中的必考内容.纵观近3年高考全国卷的8套化学试题,1次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次考查了物质性质及反应规律的系统探究,6次考查了物质制备,其中2次为有机化合物的制备,4次为无机物的制备,由此可见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题的重要地位.基于全国卷高考真题,了解物质制备类综合实验题的常见考查...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各地高考理科综合卷中,化学实验所占比重有逐年递增之势,而涉及物质的制备、鉴别与分离提纯知识的实验题及探究型实验题则是其中的“生力军”。本文将就此考点的命题趋势作一番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依据有机物的水溶性、互溶性以及酸碱性等,可选择不同的分离方法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在进行分离操作时,通常根据有机物的沸点不同进行蒸馏或分馏;根据物质的溶解性不同,采取萃取、结晶或过滤的方法.有时也可以用水洗、酸洗或碱洗的方法进行提纯操作.下面就有机物提纯中常见的错误操作进行分析.(括号中物质为杂质)  相似文献   

11.
化学实验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所在,而实 验题的核心环节往往是分离提纯,结晶法又是分离提纯的重要 方法之一。笔者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角度、改变溶剂的极性角 度、盐析角度等方面,对结晶法在分离提纯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提高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有机物除杂题是近年高考失分较多的题型.反映了人们在物质除杂中,往往重视无机物的除杂而忽视有机物的除杂.有机物的除杂并不完全同于无机物的除杂,因为有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反应有它固有的特点.比如,大多数有机反应难趋于完成,一些有机物熔沸点相近等等.下面就有机物提纯中常见的错误操作进行分析.(括号中物质为杂质)  相似文献   

13.
在近年高考试卷中化学实验题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权重也由15%提高到20%.按其知识点主要分为:常用化学仪器和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检验;实验设计和探究综合实验等.通过化学实验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思维的深刻性和整体性.从做题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4.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解题时,应根据有机物性质的差异,选择最佳方法.由于绝大部分有机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而且需要特殊反应条件,所以在分离提纯有机物时,往往不使用将杂质转化为主要成分的方法,而是将杂质直接除去,一般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题为一道信息给予题,构思新颖、巧妙。该题没有直接给出物质分离的原理,而是以“按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这一信息给出,因而能较真实地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的掌握。解答该题只要知道粗盐提纯的原理,就不难看出C、D选项符合题意。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能应用于工业生产,是化学学习的目的所在.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也注重于向实验设计和工业流程方面靠拢.下面用一道例题作为指引,以提高考生解此类题的能力.例题(Ⅰ)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在化学实验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右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15,(63):131-132
<正>实验题是高考必考大题之一,也是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题型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题看,物质的除杂、分离与提纯在高考实验题中考查居多,而这恰恰也是学生的弱点,失分较多。为了更好地掌握此类题的做法,提高实验题的得分率,我们应该掌握以下几点。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基本原则是:不增,不减,不变,易分。不增:除掉旧杂质时不引进新的杂质。不减:除掉杂质时不减少主物质。不变:除掉杂质时主物质不变质。  相似文献   

18.
<正>实验是化学高考每年的必考内容,近几年浙江卷、新课标全国卷、广东卷、江苏卷及海南卷都侧重有机物的制备实验考查。此类试题通常提供反应原理、装置图、数据,考查学生对装置图的理解、数据分析、分离提纯等基本操作的应用能力。实验题的考查形式基本为:物质制备→产品检验(定性)→纯度测定(定量);考查重点是实验基本操作:  相似文献   

19.
物质的提纯是把混合物中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的过程 .在无机物的提纯过程中 ,最好先用加热、溶解等措施分离 ,然后加入试剂将杂质转化为与要提纯的物质或气体、沉淀等易分离的物质 .在整个分离过程中 ,不应引入新的杂质 .有机物的分离 ,最好先用分液、蒸馏、洗涤、渗析等方法 .对于具体物质的提纯应根据物质及含杂质的性质选用具体适宜的方法 .1 过滤法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物质用过滤法 .例 如何分离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分解的产物 ?方法 :将产物溶于水 ,经过过滤把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分离 .2 蒸馏法据液体沸点高低不同 (相差大于…  相似文献   

20.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及检验是融有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于一体的一类题型,在复习中应注意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到位,实验技能、技巧是否准确规范,逻辑思维是否严密流畅等等.一、有机物的检验与鉴别1.检验与鉴别的常用方法(1)根据溶解性的情况,大部分有机物都不溶于水,如酯类物质、苯、CCl4等,而少数物质却易溶于水(或任意比互溶)如:乙醇、甘油、乙醛,因此用水即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