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沙市河段洪水造成的巨大灾害这一历史事实出发,分析了洪灾的特性,论述了防洪的对策,认为三峡工程确是防治洪灾的关键性工程。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渭河流域,特别是下游频发的洪水,严重影响了陕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结合该流域的洪灾情况,从地理学角度探讨了渭河流域下游洪水灾害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造成洪水频发,既有自然原因,如降水年内分配集中、径流含沙量高,又有人为因素,如三门峡水库的修筑和防洪体系脆弱.  相似文献   

3.
地球真的“发烧”了,今年的天气异常炎热,致使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自然灾害:巴基斯坦的特大洪水灾害;中国的四川、贵州舟曲的洪水灾害;俄罗斯持续一个多月的森林大火等等,给人类造成了极大伤害.其罪魁祸首就是二氧化碳等造成的“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四川抗洪救灾记事》是一篇通讯特写(即报告文学)。它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一九八一年六月至九月四川军民在“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中,为了抢救国家物资和人民生命财产,团结一致,英勇奋战,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的光辉事迹。学习本文,应使学生深刻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威力,人定胜天的真理;学习四川军民在与特大洪灾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坚信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力量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任何困难的根本保证。同时,要学习和掌握本文选择典型材料,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文末揭旨的写作方法。鉴于  相似文献   

5.
发生在黑龙江省宁安的特大洪水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为此我们组织了以下文章,希望在洪灾过后能从另一个角度引起大家对灾难中的人性的思考,面对突如其来的无法预知的灾难,身为一个教师应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植被破坏说明了特大洪灾频繁的原因及根除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刊评论员伴随着新年钟声,我们送走了1998年,迎来了1999年。在风云变幻的世纪之交,在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每一年都是那样的不平凡。1998年,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战胜了特大洪水灾害,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  相似文献   

8.
让路     
<正>七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五单元:学习写消息标题、导语和主体是消息的基本要素。因此,写一则消息,必须要注意到这四个方面:一、标题要醒目。消息的标题是全文的眼睛,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所以,标题要力求准确、凝练、醒目。二、导语要凝练。导语一般是概括  相似文献   

9.
九八之夏,祖国的南方、北方同时发生特大洪水。面对洪灾,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军民团结,奋力抗洪,终获全胜。远在海外的中华学子也深深关注着国内的抗洪斗争,牵挂着父老乡亲的安危,并尽己所能支援国内抗洪救灾。在日本,当祖国发生特大洪灾的消息传到日本时,我大阪...  相似文献   

10.
抗洪精神一、精神概述“抗洪精神”是全国军民以高度的凝聚力,战胜特大洪水而形成的崇高精神。1998年夏季,长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洪水滔滔,南北为患。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  相似文献   

11.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遭受严重洪水灾害。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  相似文献   

12.
《家教世界》2011,(9):32-33
洪灾是指一个流域内因集中大暴雨或长时间降雨,汇入河道的径流量超过其泄洪能力而漫溢两岸或造成堤坝决口导致泛滥的灾害。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集中在东部,大多发生在7月至9月这三个月。今年夏季,许多现代化城市都受到了罕见的暴雨侵袭。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洪水肆虐。  相似文献   

13.
1931年鄂豫皖地区洪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1年特大洪灾,近世罕有其匹。文章集中考察了鄂豫皖三省受灾范围、程度及其成因。此次洪灾发生有自然诱因,但也有人为因素:一方面由于国民政府主观上的不作为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贪污腐化和官僚主义,使洪水灾难进一步恶性发展;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危机、连年内战和日本入侵东北以及由此导致的经济衰减等因素,亦牵掣了社会各方和南京国民政府在整个赈灾过程中的有序运作及其救治力度。  相似文献   

14.
六月中旬,抚州地区连降暴雨,造成一场自1912年以来从未遇见过的特大洪灾。在人民的生命财产遇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广大师生员工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与凶猛的洪水进行英勇搏斗,谱写了一曲动人心弦、感人肺腑的抗洪战歌。  相似文献   

15.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导入的设计,其目的就是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设计得好,就为上好一节课打下了基础。例如,1998年,我国发生了特大洪灾,结合这一事件,教师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播放一段关于抗洪抢险的录像,随后播放一段新闻报道:“据统计,这次洪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我国人民万众一心战胜洪灾之后,全国各地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为确保百分之八的经济增长速度奋力拼搏。”其中出现了“百分之二”、“百分之八”两个百分数,接着教师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许昌地区1644年以来的特大洪水灾害事件的统计分析,以及与中国东部气温变化情况的比较,可以发现许昌地区近400年以来的特大洪水事件在空间分布上有东西部差异显著、从东部向中部集中的趋势;同时在时间序列上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规律性变化,且多发生于由冷转暖的气候过渡期内.  相似文献   

17.
“LEAD”是新闻报导的开场话,行家称之为“导语”。俗话说,"Wellbegun is half done”。新闻报导的导语写得精彩能吊读者胃口并使他们产生兴趣阅读报导的全文。所以探讨如何写好新闻英语的“导语”对新闻工作者以及新闻教学工作者都很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的洪水灾害,从文献统计看,清代洪灾发生的次数大大超过明代,说明洪灾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强烈。文中分析了嘉陵江流域洪灾具有普遍性、频繁性、季节性、破坏性、复合性的特点。指出气候、地理、人为活动等为嘉陵江流域洪灾的成因。人们在防治洪灾时采取的灾前、灾中、灾后的各种措施,为减轻洪灾损失和灾后的重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1998年夏天,南方的长江和北方的松花江、嫩江流域相继发生特大洪水。我在灾区采访,写过一些文章,其中有两篇文章发表后获得好评:《水下的村庄》是应一本文学杂志之约而写,编辑和读者认为是一篇文学性很强,感人至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1998年是不大幸运的一年:继年初张北地震以后,夏季入汛以来,长江、嫩江、松花江又发生了特大洪灾,亿万人的生命、家园和财产遭受到严重威胁。但是,1998年又是十分幸运的一年:在特大灾害面前,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血脉相连、众志成城的巨大凝聚力,看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感情,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精神风貌。的确,透过喧嚣的市声,透过那些暂时的、飘忽的东西,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伟大民族更本质、更稳定的东西,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方向,看到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洪水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