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蒂尔的《冬日漫游》既是美国当代自然散文的典范,又是当代生态思潮的先驱之一。它揭露了人类的反生态行为的严重后果;倡导生态整体观,竭力为非人类自然物的内在价值和生存权辩护。它所体现出的立场是:人类应热爱、并平等地对待非人类自然物;人类利用非人类自然物不应超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人类要尽量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非人类自然物,并要努力实施生态保护。这些生态意识是该部作品独特魅力的主要因素。该作品堪称优秀的生态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这部作品中对自然环境的恶化,男女婚姻的不幸以及人类精神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在生态批评理论框架下,借助它的三个维度: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对《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旨在挖掘小说中的自然、社会、精神生态蕴含即人类只有回归自然,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其内心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才能摆脱生态失衡。以期更好地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部作品和劳伦斯深谋远虑的生态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变形”的生态解读——从奥维德到卡夫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与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同名作品《变形记》中,都有关于人类变形的描写。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了两部作品所引发的生态思考,以及作家在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命存在的关系中所揭示的人类走向非人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科马克·麦卡锡是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作家。在麦卡锡的作品中,大自然始终是最伟大的存在。《路》是麦卡锡的第十部作品,也是最精彩的一部作品。此作品为他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麦卡锡在该作品中讲述了浩劫之后,父子俩在荒野上一场未知的"旅行"。荒野上的"旅行"折射出麦卡锡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基于此,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力图唤醒现当代人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5.
迈克尔·波伦的《植物的欲望》是美国当代生态散文的代表作。作品从自然史与文化史的视角详细叙述了苹果、郁金香、大麻、马铃薯四种植物与人类共同进化的历史,表现了作家对人类与植物生态间性关系的哲学思考。《植物的欲望》是环境危机中的文学想象,也是现代农业技术与田园理想在作家心灵中的诗意折射,以其独特的文化视角、丰富的生态意蕴、跨学科的知识谱系以及多样化的散文话语成为当代生态散文的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6.
作为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黑暗的心》是一部备受读者争议的小说。本文结合王诺提出的一些生态思想.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这部作品,主要从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及科学至上观三个方面解析作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以生态整体主义理念,来阐释杨志军的小说《藏獒》所阐发出来的生态内涵,同时站在生态文学的高度批判了作品中所流露出的狭隘生态表征,以呼唤人类迷失已久的生态观念及和谐意识。  相似文献   

9.
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作品取题广泛,大多涉及家庭、爱情、道德、社会等各个方面。在其作品中,他常巧妙借助一系列意蕴丰富的动物形象,深入探讨人与社会、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并犀利地直面社会问题。从生态理论的视角出发,着重分析阿尔比的代表作《山羊或谁是西尔维娅》中最典型的动物形象——山羊,以揭示其蕴含的象征意义,进一步探讨作者通过作品所展现的人类生存状态,从而深入发掘出阿尔比借助山羊原型隐含在作品中的对人类生态文明日益恶化的担忧以及对生态和谐的期望。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物质文明得到空前发展的时代,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遇的挑战。从文学这种极为贴近生活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类生态伦理的衍变历史,是人类的文化构建和阐释模式的需要。如何解读出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不违背作品本意的生态意义,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从阐释功能、挖掘与质疑精神、适度重构以及悖论角度,来探讨重读作品中生态伦理意蕴时的解读点。在对文学文本进行生态思想研究的时候,一个极大的误区就是用生态哲学伦理去生搬硬套地解读文学作品,却不慎重思考这些作品本身是否具有生态伦理的真正含义。在文学作品的生态伦理挖掘、整理和提纯的过程中,不丧失文学作品中作者本真的指涉维度,是我们解读中的一个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处理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平衡性关系,是未来几年中外合作办学发展需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文章以1999—2017年相关数据为基础,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本科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学科结构和我国产业结构的平衡性。未来几年,中外合作办学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重要合作领域,引进国家紧缺和急需的学科专业;融合国(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产业结构需要的特色学科;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初衷,促进跨学科、新兴学科建设;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结合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从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特点出发,探讨了如何统筹管理、规划、设计、整合、优化实验室布局结构等,并分享了实验室装修、改造过程中的思路和举措。建一流实验室促进实验教学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物理化学实验室在培养一流人才中的作用,以期推动“双一流”工程良好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推进厦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厦门城乡发展的一体化。在发展理念上,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必须理顺岛内外城乡两个主体之间的平等关系,结合厦门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走中心城市带动郊区协调发展型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政策体制上,应加快完善岛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实现厦门本岛和岛外各区之间的联动发展和整体跃升。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双一流"的大背景下,对一流大学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回顾,把握其研究主题和演进脉络,勾勒出我国一流大学研究的"图景"无疑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探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对CSSCI过去20年有关一流大学的研究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发现,我国一流大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流大学的制度理念研究、国际经验研究、人才培养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研究四个主题上。未来我国一流大学研究应把握借助国际经验培育中国模式和依托学科载体培养中国人才两大方面。  相似文献   

15.
处于全球化、大学资助体系改革、大学治理改革、大学合并等现实环境下,丹麦政府着手实施UNIK计划,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UNIK计划的设计过程是缜密的,专家小组历经多轮磋商、审核。UNIK计划的特征是:择优式、合并式一流大学建设路径并举,兼顾政策制定过程取向与政策因果取向,赋予科研机构相对独立的管理权,采纳项目资金式资助类型。UNIK计划的成效主要有十个方面,这些方面体现为输入额外性、行为额外性、职业额外性、机构额外性和产出额外性五种特性。当然,丹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分形理论,通过测算厦门市主要旅游景点之间的空间聚集维数和关联维数,探讨厦门旅游景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演化的分形特征以及交通网络关联度。研究发现,厦门市旅游景点存在多个聚集中心,且有向带状、聚集融合发展的趋势,空间结构具有自组织优化的趋势,总体交通通达性好;厦门市景区布局具有明显组团向带状演变趋势,可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多个聚集中心的景点组团区域,加强旅游资源要素关联度的空间优化。  相似文献   

17.
谢峰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221-222
随着内地高校对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已成为内地高校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就业问题更是事关国家稳定、民族团结。文章对造成内地西藏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从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及其家庭、内地高校、西藏政府、企业等就业问题相关者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改善内地高校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现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院系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学校管理重心"有限下移"和院系"接管乏力"的瓶颈,院系间壁垒难以消除与跨学科现实需求间的矛盾,以及权力"差序格局"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面对复杂的院系治理现实,我国大学需要以渐进式改革、动态化探索的总体思路为指导开展实践探索,具体的实践路径包括:大学给院系权力做加法,院系给内部权力做优化,实现院系自治;探索多元治理模式,拓展院系制度空间,彰显院系自主;凸显"以人为本"理念,激发教师主体活力,保护院系自由。  相似文献   

19.
听力一直是中国的外语学习者的短板。日语专业作为大学开设的零起点语言专业,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保证听力水平不掉队是困扰广大日语教师的难题之一。尤其在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主动性、持续性,如何使这样的学生学好听力显得更加困难。因此,本文从探讨学生听力水平低下的原因着手,试图从听力内容的甄选、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等方面寻求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职院校非常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校企合作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