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学生学习产出是指学生经过学习后,其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发生的变化。高职学生学习产出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特点。以学习产出视角反思当前我国高职学生学习评估现状,需要树立系统化的学习评估理念;学校需要从被评者转变为评估主体和主导者;行业企业和学生需要共同参与以学习产出为核心的学习评估标准制定;学习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需要采用多元收集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和高职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高职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高职教育新理论、新技术,学习新的人文社科知识。高职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将工作和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3.
焦虑是现代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工科类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外语学习似乎比其他课程的学习更容易引起焦虑。文章主要从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焦虑原因进行分析,并通过访谈了解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工科专业学生英语课堂的焦虑状况,结合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一些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克服和减轻外语学习焦虑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之所以频繁跳槽,是由于其在择业观、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忠诚度等四个方面存在缺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心理素质养成教育。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责任心、团队精神、行业认知和热情等。应以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为主线,设计各教学环节的关系,优化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影响,同时因大多高职学生学习起点较低,导致自我学习能力较差。而职业核心能力中的自我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需要在学习中加以培养。本文探讨了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土建类高职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需要有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内在动力,以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为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需要,结合自己教学,结合苏教版教材,谈一些自己的设想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工学结合一体化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方向。五年制高职学生现有的他主、被动、依赖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是当前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8.
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教育需突破功利和短视行为,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学生一生的职业需求。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培养高职学生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人才需要的途径之一,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在教育和教学中需向学生渗透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使高职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是高职教育服务和培养对象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既有一般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又有属于特定群体的个性问题。研究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特征,有助于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了解自己的授课对象,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英语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建立语言意识,顺利完成学业并初步具备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旅游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奋斗目标模糊等问题,有些学生甚至有厌学情绪。在授课和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专业态度对其学习动力水平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文章对高职旅游院校的674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统计分析发现,就读专业符合入学期望、喜欢就读专业、认为就读专业与自己职业很有关系、根据就读专业制订学习计划、清楚自己所读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对学习动力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彦侠 《海外英语》2014,(16):34-35,47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英语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类高职英语教学应当满足学生未来从事IT职业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兼顾专业学习和专业交流的需要。通过需要分析,在按需开设IT职业英语课程的基础上,要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电信类高职学生的IT职业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12.
按照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培养,同时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在高职职业英语教学中如何应用PBL教学模式,提高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3.
向丽  刘晓欢  陶济东 《职教论坛》2012,(3):83-88,50
以湖北四所高职院校为个案,针对工学结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在工学结合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正在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学生正在在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行动能力普遍增强.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独立学习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学生按照项目教学等方式要求进行自我管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高职院校应从重视工学课程实施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强专业入学教育和课程导入的教学、强化全方位育人意识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观认为,人应当终生受教育,学校教育仅仅是起步,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学习能力比学到知识更有意义,即“会学”比“学会”更为重要。素质教育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热爱学习且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即运用有效的方法,学习并应用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学习能力必须作为高职学生的核心能力重点培养,这是因为高职学生只有具备学习能力,能学习、会学习,才能自如地、及时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为自己职业能力的迁移打下良好的…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法在高职英语中的应用势在必行,目前,学生自主学习法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相关研究与理论尚不完善。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对英语自主学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量问卷》和《投入量表》(学生版)对420名高职学生调查研究,探讨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特点及其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结果发现: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认知和职业选择两维度得分排在最后;高职学生的社会经历对生涯成熟度有重要的影响,以学生干部且有社会实践活动者职业成熟度最高;高职学生职业成熟度越高,学习投入的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7.
杨文革 《考试周刊》2013,(33):88-88
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符合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课堂教学是重点,那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沈春美  冯丽 《成才之路》2011,(22):16-16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和职业能力,高职教育界纷纷探索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本文结合作者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旅游市场营销与策划课程中开展趣味教学提出一些想法,与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9.
李英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9):107-108
伴随科技知识的日新月异,职业、职业岗位、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也相应不断变化,这种动态多变的环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适应快速变化能力,也就是说要具有持久学习力。高职学生要具有持续学习,高职院校就要准确把握高职学生学习力现状,理清高职学生学习力各构成要素,从而为进一步探究激发学生持久学习力的有效途径,有针对性地构建学习型学生培养机制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贤梅 《考试周刊》2011,(79):226-227
处于"职业适应期"的中职毕业生的离职率较高,频繁"跳槽"。为使学生早日适应工作环境,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学校与学生个人都要重视培养职业适应能力。学校要加强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注重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社会中实现就业、就业稳定及实现职业发展。而学生不仅需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自我,学习和掌握求职的方法,主动捕捉机会,还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