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文献保存了许多唐五代时期的俗语词,对这些词语的研究有利于唐五代词汇及整个汉语史词汇的深入研究。本文考释了敦煌文献中的"憨屡生""撮""影背""矜放"等几个词语,以纠前人之失误,补辞书之阙如。经考证:"憨屡生"为一个词语,指愚笨的人,不可拆开解释;"撮"可引申有征收、索取之意;"影背"不是指影子的背面,而是遮挡、依靠之意;"矜放"不是指顾惜宽容,而是指因同情而放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敦煌写卷S.5639+S.5640《先修十王会》《先修意》以及蜀地十王造像记为材料,讨论了晚唐五代时期十王信仰下十王会和十王造像的组织者、性质、举办地、内容及信众构成,探讨了蜀地十王会和敦煌社邑十王造像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敦煌石室发现的敦煌卷子,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就拿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来说,如果说《切韵》系统可以上溯古音下推今昔,那么,敦煌写本则可以上溯唐五代之前古籍传抄情况以及下推唐五代之后版本流传特征,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这里着重谈谈古代传抄书写中的乙字符号的演变情况。乙字符号作为校勘术语表示勾转倒误,在敦煌卷子最常见的是打钩“/”,先后有一些学者对敦煌写本的书写特点有过探讨,如郭在贻、张涌泉、黄征《敦煌写本书写特点发微》和郭在贻《敦煌变文集校议·前言》对乙字符号都有论列。敦煌句道兴本《搜神记贿关…  相似文献   

4.
宁可、郝春文先生等编写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是目前国内收集敦煌社邑文书最全面的著作,其对敦煌社邑文书的整理、校录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也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李丹禾曾撰《〈敦煌社邑文书辑校〉补正》一文对其进行补充和修正。笔者在李文之外,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参考诸家见解的基础上,从字形、词义、衍脱、句读等方面发表了一些校正意见,希望有助于敦煌社邑文书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饮酒之风浓郁是唐五代宋初敦煌饮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与之相应,作为酒文化的载体——酒具成了当时人们日常的必备用具,敦煌文书中所提及的酒具名目繁多,形制多样,本文将对唐宋时期流行于敦煌的常见酒具做一梳理。  相似文献   

6.
敦煌石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无与伦比的重要宝库之一,也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圣地。   提到敦煌的文化艺术,都知道是指大量的壁画、彩塑像、石刻像和丰富的佛经宝藏。著名的曲子词、变文就是从这里发现的。这些发现对于我国唐五代的词的起源及其发展提供了许多实据,人们因此把它称为“敦煌曲子词”。对于从敦煌遗书的偶然发现到曲子词的发现和整理研究,不少学者倾注了心血,其中有着王国维等前辈学者的贡献。   敦煌曲子词的发现对于我国词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重民辑录的《敦煌曲子词》集子,计有 540余首,并有海外…  相似文献   

7.
解梅 《兰台世界》2011,(12):78-79
唐五代敦煌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之一,胡人云集,胡风盛行,其中颇具代表的胡酒不仅丰富了当时敦煌的酒类品目,还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8.
唐五代敦煌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之一,胡人云集,胡风盛行,其中颇具代表的胡酒不仅丰富了当时敦煌的酒类品目,还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  相似文献   

9.
清代以前的说唱文学文献,已经发现的,如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手抄卷子中的唐五代说唱文学作品("变文"),宋元明时期的"话本",金元时期的"诸宫调",明代的"词话"等,都已整理、出版。而清代的说唱文学文献,由于留存数量多,且种类繁杂,虽经几代学者  相似文献   

10.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汉代起敦煌就是辖六县之郡.东汉大家应劭称:"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两千年后的今天,这一"繁盛大地"以其拥有的举世无双的石窟壁画艺术、藏经文物而成为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异彩纷呈的人类文明史上,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并自成体系,它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巾国文化.这些文化都在敦煌交汇过.敦煌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  相似文献   

11.
敦煌变文多为写本且时代久远,其中常有抄脱或漫漶不清之处.这就需要整理者根据语境补上相应的文字,所补文字既要做到文从字顺,也应该符合唐五代的语言习惯.对于后者,学界往往注意不够.本文分别举"諕/嚇"、"脣/唇"二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敦煌式结婚     
原以为,旧社会的女人结婚都是媒灼之言父母之命,完全没有自己说话的余地。其实特例还是有的。比如在唐代敦煌,女人婚前不仅有权作重要指示,而且女人拷问男人的情节,比当代女人下手还狠。我吹这个牛的证据,就是敦煌资料里的《下  相似文献   

13.
敦煌石窟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无与伦比的一个重要宝库,也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一个圣地。 自从1900年在甘肃敦煌石窟发现了藏有五万余件藏经遗书以来,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它那丰富的经典和艺术宝藏震惊了世界,这一百年来吸引了东西方学者纷纷前来朝圣。倾注于研究,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学。 提到敦煌的文化艺术,都知道是指大量的壁画、彩塑像、石刻像和丰富的佛经宝藏。著名的曲子词、变文就是从这里发现的。这个发现对于我国唐五代的词的起源及其发展提供了许多实据,人们因此把它称为“敦煌曲子词”。对于敦煌遗书的偶然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笔者在整理敦煌写本书仪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很特别的文书。《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王重民先生编《伯希和劫经录》将伯2481定名为"书仪",其下注"存‘僧尼第二、儒学第三、祥瑞第四、庆赏第五、祠祀(祭)第六、礼仪第七’。每类前有‘都头’,盖在起头时通用,未有‘都尾’,则在结尾时通用。背有散文十数篇。"继王重民先生之后,饶宗颐先生选编《敦煌书法丛刊》第十三卷《书仪》,将伯2481全文原大影  相似文献   

15.
敦煌遗书发现后,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日本人等都曾来敦煌盗宝。美国人虽然不像上述各国盗走大量敦煌遗书,但却在华尔纳的率领下,盗劫了一批敦煌壁画,给敦煌艺术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失。本世纪20年代华尔纳的中国之行,除盗劫敦煌壁画外,还间接促成了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一、第一次敦煌盗劫1923年初,华尔纳辞去了宾夕法尼亚博物馆馆长的职务,回到哈佛大学,任职于美术系和福格博物馆。“当时负责掌管福格博物馆和美术系的爱德华·佛比斯和保罗·萨克斯两人,在发展他们的东方艺术品和鼓励对远东艺术和考古进行更深层的研究上,有…  相似文献   

16.
纸戒指     
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恋爱了.女人有一次看到人家手上戴的白金戒指很漂亮,就羡慕地说:"要是我也有……"男人看在眼里,可是他实在太穷,买不起好看的白金戒指.  相似文献   

17.
唐五代宋初典籍中常出现"帔子"、"领巾"、"披帛"三名,俗多混为一谈,以为是一物异名.通过对传世文献的爬梳整理,并结合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写本文献,发现"帔子"、"领巾"、"披帛"三物虽有相似之处,但实有本质差异,绝非一物异名.造成现今各大型辞书、专著解释模糊、混淆不分,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是古人强为分别,反与事实不合,今人干脆不加分辨;二是"披帛"之物出现较早,但其名晚唐五代始有,名实不能相应,唐人多以相似的"帔子"或"领巾"代称,以致今人不察.  相似文献   

18.
童话张掖     
吴昊 《报林求索》2012,(8):40-41
<正>"……但有几条街的风景很别致,房屋画栋雕梁,很是精致。城里有几座颇具规模的庙宇,有一座叫大佛寺,里面有一尊身长40步的卧佛。"——斯文·赫定张掖史称甘州,距敦煌586公里"不望祁连山上雪,错将甘州当江南"曾被称为甘州的张掖,富庶安乐,甘肃省名的"甘"字就由来于此。  相似文献   

19.
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甘肃藏敦煌文献》和该社所属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藏族文化发展史》,最近双双荣获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甘肃藏敦煌文献》一书是甘肃人民社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暨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年而隆重推出的一部大型文献整理图书。该书的出版是敦煌学历史上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随着敦煌史地资料的开发和对敦煌珍藏的研究,人们已经领略到了敦煌的神奇造化和古代中国  相似文献   

20.
唐五代342年的历史中,共有34位皇帝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唐五代笔记小说中描述了几乎所有这些皇帝的形象,其中守业型皇帝虽无开创之功、布新之能,但却能在较长时间内守住祖业,维持帝祚,亦颇有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