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金旭东 《视听纵横》2010,(2):115-116
迄今为止,电视仍然保持着最广泛、最主流的大众传媒地位,电视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舆论引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主题报道传递着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公共信息,同时还有效地把政府议程通过媒介议程转化为公众议程,并在政府议程和公众议程之间搭建起良性互动的桥梁。  相似文献   

2.
一、党报要闻报道策划的必要性对要闻报道进行策划是提高党报功能的重要方式。党和政府的工作离不开舆论的支持。作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党报最主要的功能是准确及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理论、路线;对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做出权威性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阐述;广泛深入地报道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反映人民的意志、要求。  相似文献   

3.
面对融媒时代纷繁复杂的话语环境,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践行职责使命、实现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也是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围绕党和政府重大决策、战略部署组织开展重大主题报道,是主流媒体履职尽责、形成舆论强势的重要体现,更是主流媒体增强权威性、思想性、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闻要抓重大主题,充分、及时地体现党和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反映人民群众广泛瞩目的事件和问题,报道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进展。主题愈重大显著,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就发挥得愈好,创好新闻也就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历次评稿,都把主题重大与否,作为判断新闻优劣的一条主要标准。这次好新闻评选,获奖的169件新闻作品中,不乏反映重大主题的报道。苏州日报的系列通讯《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启示录》向人们展示了昆山市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所走过的路程。作品在改革开放的宏观取向下,理论结合实践,辩证、准确地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河南《南阳日报》在如何有效开展舆论监督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在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报道时,既能充分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愿望,又能准确地把落脚点放在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呼声的契合点上,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民群众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又看到前景和希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信心和热情。该报的舆论监  相似文献   

6.
群众工作是党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听取群众的意见、要求、呼声等为主要工作内容,沟通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此紧密相连的报道就是群众工作报道。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在群众工作报道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十分重要。找准选题  相似文献   

7.
重大主题报道三议冯卫民重大主题报道,事关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是党和政府用以指导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正确引导舆论的一种重要载体,是党报承担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宣传任务。因此,进一步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质量,既是新闻宣传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党报...  相似文献   

8.
杨星 《新闻实践》2012,(2):7-10
都市快报自创刊以来,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创新思路,把重大主题报道作为新闻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我们的体会是:都市报做好做强重大主题报道,做到党委政府满意、人民群众喜欢,把党委政府的主张与人民心声相统一,是一个可以达成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郭季秋 《视听界》2014,(3):108-110
提高新闻媒体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增强舆论引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的明确要求,各级主流媒体担负着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0.
以宣传报道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为主要传播目的的重大主题报道,是传统媒体基本任务,也是传统媒体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广电媒体"发声"是否"嘹亮",很大程度上要看重大主题报道做得如何,这也是衡量广电媒体权威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时期,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选题宏观而又抽象的重大主题报道面临着单一化、模式化、概念化等跟不上时代发展和难以满足人民群众视听需求的困境。要做好重大主题报道,就必须不断"创新"。本文对宁波广电媒体近年来在重大主题报道内容创新、形态创新、方式创新等领域所进行的创新探索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联系、沟通的一座连心桥;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工作。新闻和舆论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新闻要关注舆论,传播舆论;另一方面,舆论要借助新闻来实现自己的意志。  相似文献   

12.
主题报道"新闻化" 主题报道是电视联播类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展开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规模化、系列化报道.如何使主题报道真正做到贴近观众,打动观众,引领观众,进而使主题报道发挥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党和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遵守党纪国法和社会公德的情况进行监督。它包含批评报道和相关评论,意见。舆论监督既是党和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手段,更是人民群众借助新闻媒介行使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 关于舆论监督和新闻批评,毛泽东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了不懈探索,其思  相似文献   

14.
党报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主流媒体,肩负报道新闻、反映、影响并引导舆论的重任.因其具有权威性,服务区内的各级党政组织往往把党报的正面报道看作是对其工作的一种肯定,而广大人民群众也习惯地把党报宣传当作是党和政府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主题报道是我国新闻舆论引导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谓主题报道,通常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要决策、重大活动以及相关社会热点,而专门组织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报道。不同于常态的报道,笔者以为,主题报道的首要职责在于当好意见领袖、引导社会舆论,发挥龙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地方党报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其性质决定了它的独特使命,就是要充当党和政府的"喉舌",传播人民群众的声音,积极、主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推动党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在地方落地生根。近年来,《咸宁日报》本着"传播咸宁好声音,讲述咸宁好故事,展示咸宁好现象"的报道原则,坚持高度站位,做好主题报道,成功推出了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主题报道,提升了报纸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新媒体竞相发展的媒介环境中,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充分占领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7.
我们是如何在广播中进行舆论监督的贾文娟,周行忠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民主监督的一部分,也是党和政府通过新闻媒介了解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改进工作,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人民群众信任党和国家的新闻舆论机关,把它当作说真话、讨公道、论是非、讲真理...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的报道,不仅在中央、省级媒体,而且对于地市级媒体,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怎样在新形势下改进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是一直困扰市级党报和党报记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的不得当,势必影响到党和政府事关全局的重大政策、方针、意见的贯彻与执行,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到来自基层群众中的声音能否得到正确及时的反馈,乃至最终影响到党和人民舆论宣传阵地的巩固。  相似文献   

19.
重大主题、重大活动宣传报道(以下称双重报道),于党报而言,是个常做常新的课题。双重报道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顺应全媒体时代媒介竞争新格局,顺应人民群众对主流媒体引导舆论的新期待,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内容,丰富手段,把报道做出特色,做出气势,丰满、生动、可读,从而不断提升新闻宣传实效。福建日报在开展双重报道中,既把它作为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集中体现和重要着力点,同时又以之为推进党报新闻改革、带动报业集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有  相似文献   

20.
廖山英 《新闻界》2003,(5):49-50
做好重大题材和重大典型的宣传报道,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先进的典型鼓舞人,是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群众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的对象,宣传报道必须适应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方式,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结合起来,把党和政府的宣传意图与人民群众的接受意愿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正是实现其统一与结合的重要途径,是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的根本措施,对于增强宣传报道的实效性至关重要。但是,在重大宣传报道上如何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