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英 《西藏体育》2009,(2):41-4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生产扣生活方式造成体力活动减少,心理压力增大,对人类健康形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人类比以往更加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与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使体育教学从以前的竞技体育为主向“终身体育”与终身健康的方向转变。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师本身从课改后的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的转变等几个方面提出如何尽快适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托尔思泰说过,人都有两面性,一个兽性的我和一个人性的我。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有阳光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就看哪个面占了主导地位。所以,教师教育学生要尽量发扬光大自己善的一面,尽量舍弃束缚自己的恶的一面,才能不断地完善、塑造和成就自己,最终成为一个真正健康向上的人。吴寅文老师正  相似文献   

3.
健康、长寿历来是人类美好的愿望。影响健康和引起未老先衰的原因很多,如社会条件(社会制度,医药卫生,体育运动的开展等),个人和家庭情况(营养,生活制度,体力活动,文化生活等)也和遗传因素有关(由于细胞遗传工程学的发展证明遗传因素与疾病和健康有一定的关系),但  相似文献   

4.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体力增强”健康和体力是人们生活的基础,有关人的生命的大问题。毫无疑问,它作为教育的基础,应有它重要的位置。健康,不仅指身体健康,也包括精神的、社会的健康。因此,现在社会上很重视为更好地生活而积极参加活动的意义,这反映,从心理因素方面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对体力方面的这种认识还是不完全的。众所周知,体力可以分活动力(行动体力)和抵抗力(防卫体力),但它作为实际能力发挥的时候,精神的集中力和耐久性以  相似文献   

5.
从进化论、社会一生态学角度谈环境、步行与健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为模 《体育科研》2009,30(5):12-16
1体力活动与公共健康 长期以来,体力活动都被认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古希腊人认为“生命在于运动”,中国也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格言,这些道理可以追溯到文明的起源。大量的科学研究也已证明了体力活动对人类健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课程为什么要进行重大改革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我国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之所以要进行重大改革,一是来自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急剧变化的呼唤;二是来自终身体育的呼唤;三是来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唤;四是来自对学校体育课程现状的反思。 一、现代社会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呼唤体育课程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在劳动过程中,伏案工作时间增加,脑力支付增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加大,人际交往减少以及营养过剩等。“许多人也许在一天内用不着挥动一次手臂,一周之内无须将自己的身体腾空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日益延长,老龄化问题已经凸显,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全世界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认知功能作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因子之一,其与体力活动的关系已经成为锻炼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还应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体力活动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影响的剂量反应效应;(2)体力活动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生理及心理机制.(3)其他练习形式对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4)身体锻炼与其他形式的干预相结合的途径及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一、设计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学生年龄增长的需要,很多健康教育专家都提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日后正常的社会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生活,还会影响其心理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再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现状来说,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这一方面的教育都还是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9.
在面向新世纪的人类自身的发展历程中,维持和保障健康的体魄无疑是最受世人关注的一个话题。对此,一些国内外的学者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具体的方法上都给出了许多具体的分析和论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但还不能从更深的理论角度和实践上对当代及未来人类的诸多健康方式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如对传统的体质观、健康观以及生命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完整认识等)。最近,由甘肃工业大学体育艺术部李重申教授主编的《面向新世纪健康教育读本》以人的生命质量为主题,从人类体质、健康、心理、优生、优育、疾病、寿命以及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的工作对一个班集体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时期如何扮演小学班主任的角色,让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热情、空间、信心来做好班主任工作。使班主任成为学生的一面旗帜,一盏航灯,引导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赛前的准备工作 (一)体力上的准备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对裁判员的体力要求很高。为此,裁判员应当保持经常性锻炼,赛前在体力上要做好充分准备,否则,在比赛中容易疲劳,精力分散,反应迟钝,无法自始至终精力充沛地做好裁判工作。 (二)心理上的准备在执行裁判工作之前,裁判员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状态,各种心理状态与裁判员的神经类有关,有的容易紧张,有的容易抑制。裁判员可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采用自我暗示等方法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为完成比赛任务作好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以体育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健康、愉快和有效地进行学习、工作及生活的能力,以及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相适应的体育意识,为培养社会及其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服务。依据这一教育思想,就学校体育过程中如何开展健康教育谈点自己的观点。一、健康教育的内容学校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思想、意识、行为健康为中心的教育内容,以学生掌握身体生长发育知识,了解青春发育期心理发育特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体质和体力的范畴、比较中日在体质监测工作上的异同,认为两国在体质的概念上都强调了身心统一的观点,即都认为体质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部分;两国在体质监测方面,日本体质检测的年龄段比我国长10年、在检测指标上所有测定项目均属于与健康有关的体力测定,在问卷方面两国都应加入与营养和卫生有关的询问指标.分析了我国部分人群身高矮于日本的原因,比较了在其它身体指标和心理指标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体适能——学校体育的核心概念(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勇 《体育教学》2008,(11):64-66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体力活动下降、竞争激烈带来的人际关系的紧张使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一致认为健康是一切事物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班主任的工作对一个班集体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时期如何扮演小学班主任的角色,让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热情、空间、信心来做好班主任工作.使班主任成为学生的一面旗帜,一盏航灯,引导全体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亚健康健康健康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这主要是工作压力过大,造成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疲劳,缺乏锻炼,生活没有规律。因此,社会、学校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教师身体体检,构造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健康     
在很多人心中,没有疾病,不用去医院就是健康的人,这是片面的。有了一个健康的机体只是健康的一个方面,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四个方面的内容。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厚起来,大家对自己机体的健康投入和关注越来越多,但对于心理上的关注和保护却投入的很少。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出现问题,而相应的精神世界的自我救助和社会救助意识和措施相对不足,近年来各年龄段…  相似文献   

18.
(接上期)今天,高科技展示于世人的已是一面大旗,那就是健康事业,实现了“多维保健、立体健康”,透过这一概念,我们或许可以感受到高科技保健为了人类健康所作的多方努力和良苦用心吧。让我们都记住:“人人都要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来”的警句。“天天快乐,年年健康”这是对人们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是科学技术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们用教育投资开发人力资源,也是开发人类潜在的智力、体力和心理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人的任何行动,都是受制于一定的道德观念,实践着一定的美学要求的智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动”。所以,旨在释放、增长人的潜在能力的教育,就不能不在发展智力的同时,相应发展人的体力。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体育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四、学《健商》——有利于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新理念多年来,谢华真教授一直深情地关注我国的妇幼保健事业,为此呕心沥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与爱戴。自古以来,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美好的理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心自己的健康。生活质量的提高,医药科技的进步,对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作用是巨大的,但环境、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谢华真教授在借鉴中医的自然哲学理论基础上,深入浅出地论证了健康与人的生理、心理、情感、精神、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