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写好命题作文,审题是关键。审题就是看准题目,认真思索,分析题目,弄清题目的含义、要求、重点,明确题目与材料对体裁、内容、选材范围的基本要求,要仔细理解文题中每个词语。找准题眼法首先要仔细分析题目的语言结构,找出其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亦称“题眼”。只有抓住了题眼,才能把握中心,恰当选材,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考生在写文章之前,要先确立文章的主题,然后才能动笔。面对"立意自定"的考场作文,如何在文章立意方面抢得制高点,从而得到一个理想的得分呢?笔者认为,文章立意一要求深,二要求新。一、立意求深深刻是作文发展等级的能力要求之一。立意深刻,是指能透过表象深入挖掘,解释其蕴含的深意。1.围绕提示语,发散思维一般来讲,我们在写作立意时,都应该认真审读提示语,深入挖掘作文文题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命题  相似文献   

3.
第一、审题,摸清题目限定词语的含义。在审题中,一个作文题目往往可以分割成中心词、核心词和修饰限制词等等。半命题作文题目出现的往往是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和指示文题中心思想的中心词。文题中的中心词,也就是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例如,《我喜欢……》这个文题中的修饰限制词语是“我”,文章只能写自己,而不是写别人。“喜欢”则是揭示题目主旨和文章表意的重点,是“题眼”。学生只有真正明确和掌握文题限定的词语,特别是找出“题眼”,理解含义,才能为下一步的填题做好准备工作。第二、填题,选择补充揭示题材范围的核心词。半命题作文的填题,…  相似文献   

4.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阅读文章时,只有归纳出中心,才能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同时,只有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全文。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呢?现就自己数年教学实践中初浅做法介绍如下。 一、释题眼悟中心。人们通常把题目称为“眼睛”,题目往往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住文章的题目,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只要依据这个重点去“顺  相似文献   

5.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题也有题眼。眼,即事物的关键所在。抓住诗眼,有助于我们准确全面地鉴赏诗歌,抓住文眼,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评价文章的思想情感,同样,抓住题眼,也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审清题意,明了题目重点。对于一则话题作文而言,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重要信息,它规定着这个话题的内涵和外延,而这正是作文审题时要特别关注的。审题时如果能够抓准题眼,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句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扣紧话题,突出重点,升华主旨,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够避免诸如离题或扣题不紧、选材…  相似文献   

6.
英语的阅读理解题关乎着英语的总成绩,所以想要提高英语的总体成绩,就要先从阅读理解入手。尤其是在高考的英语中,阅读理解分为细节型题目、主旨型题目、词义型题目和推理型的题目等几大类。在相应的解决方法上大致四类做法:抓住主题,概括文章的大意;对于题目的思路进行定性的了解;根据题目的上下文,理解词汇本身的含义;对于题干中的具体要求,进行理解与总结。  相似文献   

7.
一、题目的设计特点主旨大意概括题在阅读理解试题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它的范围一般包括:短文标题(title)、主题大意(main idea)、以及判断作者写作意图(purpose)等。主要是考查学生把握全文主题和理解中心思想的能力。此类  相似文献   

8.
季振国 《求学》2009,(1):60-62
主旨大意题是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主要题型,一般有四个到五个题目,占10分左右,几乎每一篇阅读理解都有一个小题。旨在考查考生把握全文主题和理解中心思想的能力,即考查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这类试题包括要求考生选出短文的标题(title)、短文或段落的主题(subject)、中心思想(main idea)、作者的写作目的(purpose)等。  相似文献   

9.
考点分解主旨大意题主旨大意题是专门考查考生对全文整体理解的程度,关键是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主题句。主题句统辖全文,通过主题句直接提出作者的论点或文章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是对主题句进行追述、扩充和证明,它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相似文献   

10.
修改是对文章的深加工,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只有通过修改,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能越来越深刻。文章的修改实际上是一个由浅至深,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由谬误到正确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一、文章修改的范围具体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推敲主旨。看主旨的确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提炼的深度够不够,有无文不对题、理解模糊、平淡浅薄及多个主旨等现象。从而进行相应的修改,或变动,或深化,以使文章的内容正确,主旨深刻。同时要注意审定标题,辨清文体,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做到题…  相似文献   

11.
审题与联想     
写作首先一步就是要审题,只有题审清了,作文才会合乎要求。而审题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才能真正把握题目的内涵。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进行联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纵观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笔者发现其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下面笔者分析前两种题型的命题特点,总结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以利于考生做题时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一、主旨大意题阅读理解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迅速地抓住文章或段落的主旨大意或中心思想,因为文  相似文献   

13.
怎样使学生真正读懂课文,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是语文课的难点。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学懂学好一篇课文,只有抓住一些含义深刻的,又与课文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采用读、议、想、比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分析、理解句子,弄懂它的意思。这样才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对课文的理解才能深刻透彻。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文的阅读解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个难题,要想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可以从整体和细部两个角度入手。首先,应对文本作整体把握,着眼大处,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主旨;其次,应深入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明确题目所蕴含的知识点指向,从而把握命题者的出题意图,明了答题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一、测试要求NMET阅读理解测试的主要要求是 :1 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 既理解具体的事实 ,也理解抽象概念。 3 既理解字面意思 ,也理解深层含义 ,包括作者的态度、意图等。 4 既理解整句、整段意思 ,也理解全篇的逻辑关系 ,并据此进行推理和判断。二、题型分类根据阅读理解的测试要求 ,可以把阅读理解的题型分为以下五种 :1 对主题思想的理解此类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主题 (sub ject)、中心思想 (mainidea)以及标题 (title)的理解。在设计这类题时 ,命题人常常用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记叙文写作要点(一)审清题意,全局在胸。[要点串析]1.准确理解文题含义。文题中一般用的都是常用词语,意思浅显,但如果大而化之,走马观花,特别是对文题中那些关键词语,不作字斟句酌深入研究,那么也不会抓住文题的真正含义,造成“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有的题目要辨明其词语的基本义。例如《我的对手》,“对手”这个词使用频率高,粗一看好像不难理解,但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对手”的本义应是“竞赛中的对方”,如果只理解为“对方”,也就失之偏颇了。有的题目,要透过词语的字面意义,理解其引申义。例如《窗口》,不…  相似文献   

17.
<正>一、细心审题目审题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来正确把握行文方向。审题时一定要抓住材料或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读懂题干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重点分析确立写作中心,并进一步展开合理的联想,确定写作的范围,真正把握实质明确主旨后,再去下笔。学生在写作文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该注意使用变式句,突出重点,增强其表现力。例如学生写道:"我们一定能行""朋友一生一起走",特点鲜明,表现力强,让教师过目不忘。其次,为了体现学生的文化内涵,学生在  相似文献   

18.
主题就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全部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一个基本意见或中心思想。它要表明作者歌颂什么,揭露什么,也就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归纳主题,要着眼于文章各段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的线索,要从文章的标题、主要的内容、语言的锤炼和结构的安排入手。能归纳主题,才能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才算读懂了文章。因此,正确地归纳主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阅读基本功。归纳主题有七法:1.题目分析法。题目是文章  相似文献   

19.
【聚焦题目】《__________的是是非非》【思路点拨】写作此文首先要审清文题,立意正确。本文的题眼是"是是非非",其写作重点显而易见,要从"是"与"非"的角度来选材。"是是非非"就是指对同一人、事、物、景等持正面和反面的不同看法。因此,立意正确十分关键,它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在写作之前,对于这两种不同看法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认真分析,然后深入思考,抓住实质,提出自我独特的见解,以此来统领全文。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正确鲜明,高远而深刻。  相似文献   

20.
无论英语考试的题型如何变化,阅读理解仍然是重头戏,占的分值最重,篇幅最长,因而该题的解题速度和得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考生英语考试的成功与否。阅读理解首先是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因此主旨大意题是必考题。虽然有些文章的考题中没有主旨大意题,但考生把握其主旨对解答任何一道题都是有帮助的,如推理判断题的答案实际上都是和文章的中心思想相符合的。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谈谈如何运用适当的技巧来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解答主旨大意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