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观念的延续、性别偏见、对男女角色的期待不同和多重标准是造成社会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女性性别歧视几乎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家庭,从日常生活到意识形态,从社会传媒到言语沟通,都深深地打上了歧视女性的烙印。性别歧视在学习过程中会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进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探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应对策略对日常教学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并就在教学中如何应对歧视语提出策略。  相似文献   

2.
分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深入研究造成该语言现象的原因。从男性词、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女性词语的“贬化”现象、男先女后的词序、谚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五个方面分析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把语言和社会文化紧紧联系起来,使人们深刻理解性别歧视现象产生的根源,意识到消除这种现象的必要性及其方法,为以后的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性别歧视性语言指的是不必要地区别女性和男性或排除、轻视、贬低任一性别的表达方式(Parks&Roberton,1998,p.455)。性别歧视性语言既有针对女性的,也有针对男性的,但相比较而言,女性要比男性更经常地成为此种语言的受害者。因此,本文主要着眼于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性语言。文章比较了汉语和英语中的性别歧视性语言,主要提到了两种性别歧视性语言各自的特点,以及在词序、职业名称、称谓、谚语、歌曲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似性,并就如何消除性别歧视性语言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中语言通过交流从而达到维系人们情感的目的。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其形成于发展无一不受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影响。然而性别歧视无论在哪个民族,都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反映得淋漓尽致《朗曼英语词典》对"性别歧视"的解释是:"以性别为基础的歧视。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歧视"。本文剖析了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形成的根源。从本质来说,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是社会中性别歧视的体现,两者紧密相连。性别歧视的社会内涵反映的就是这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与社会中的性别歧视的本质的关系。认清两者之间的本质关系,从而减轻最后消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最终达到男女平等这一基本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语言性别歧视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它固化性别歧视观念,构建女性思维模式,束缚女性自身发展,也不利于两性关系和社会和谐发展。语言性别歧视并非能随社会的发展而自然消失,我们必须构建非性别歧视文化氛围,修改性别歧视语言。  相似文献   

6.
语言折射出女性在整个社会中真正的地位,语言证明了女性所受到的歧视。语言上的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语言形式标记、分布标记和语义标记方面。本文运用标记理论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曝光、分析、拒用性别歧视标记语,推进构建文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语言中存在的歧视女性的现象,分析了产生此语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传统观念;社会角色因素;宗教文化因素。指出社会性别歧视导致语言性别歧视现象的产生,语言性别歧视的存在约束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消除语言性别歧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殷利梅 《考试周刊》2008,72(9):68-69
自古以来."男尊女卑"的思想便广泛地存在于社会中.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尤其是对女性的歧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从英语的词语、词汇构词法以及英语谚语等方面论述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相似文献   

9.
性别歧视语是指轻视、侮辱或忽视女性的语言,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语体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文章分析讨论了英语中性别歧视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新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0.
浅谈英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是"有性别的语言",其性别歧视在语言的反映如人称代词/man的泛化使用;把女性当作男性的附庸;对女性的词语贬化;语言交际中的不平等等。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酸儿辣女"等为例,介绍了部分民俗语言的误解现象,并指出误解原因及其中蕴含的生活情趣。  相似文献   

12.
女性是儿童母语习得的重要他人。在覃塘壮族聚居地,儿童的母语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在与母亲和奶奶的亲密接触中自然习得,并由此确立了本民族的精神内核、思维方式和民族认同。在当下的跨文化语境中,覃塘女性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文化选择的困惑,提升她们的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能力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而本地普遍存在的双语现象为民族语言生存与生态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6至前4世纪,古希腊人的性别取向非常明显: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女性是"间接公民",被排除在选举、司法和执政等公共权力领域之外。女性公民是不同于男性公民的"他者"。女性被书写为女妖魔和不同类型的雌性动物。女性意味着软弱、疾病和灾难。女性公民受到的教育相对较少。城邦通过早婚早育和性别比例控制女性,相对减少女性人数。  相似文献   

14.
浅谈张爱玲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是一个具有明确女性意识的女作家。在她的笔下,女人就是女人,是男女性别角色中的女性。而不是神化的女人;女人叛不出男门,是因为谋生之外她们也谋爱;“性”天然地存在于女性的天性里。像饮食之于生命那么重要。根本不存在肯定它还是否定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试以朱虹翻译的《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一文为例,分析译者的选材和文章翻译的特点,并与西方的女性主义翻译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揭示形成二者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聋人书面语学习困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聋人学习书面语的困难,研究使用资料检索和语料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手语和汉语书面语材料的对应研究,对“母语”、“第二语言”和“外语”概念的研究,对“过渡语”、“洋泾浜”和“克里奥尔语”概念的分析,发现手语和书面语在语言的载体、词汇语法、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聋人书面语的学习在语言环境、语言输入、语言迁移上存在比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多的困难;聋人在书面语学习中出现的偏误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过渡语;结论是要宽待聋人学习书面语中出现的偏误,要加强从语法的角度对手语和汉语书面语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Emily Martin’s (Signs J Women Cult Soc 16(31):485–501, 1991) article, “The Egg and the Sperm: How Science Has Constructed a Romance Based on Stereotypical Male–Female Roles,” was published in Signs over 20 years ago. In this groundbreaking article, she discusses how gender roles are often projected onto reproductive biology, leading to the portrayal of eggs as passive and sperm as active. We were interested in seeing if many of her findings are still relevant today. We analyzed science textbooks from the middle school to the medical school level to determine if fertilization in human reproduction is described in gender-biased language regarding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mount of information provided for female and male processes/parts, and neutrality in describing female and male processes/parts.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much improvement,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Sexist language in scientific textbooks is troubling because it negatively affects both female and male students and undermines teachers’ ability to teach in an accurate and gender-neutral way.  相似文献   

18.
"××门"新词结构大量涌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修辞结构。本文从"××门"结构的认知修辞动因出发,以"××门"意义演变的过程为线索,挖掘此语言现象背后的转喻理据,即以外延内涵传承说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转喻在"××门"结构中为什么可能。旨在对语言现象到语言思维,语言表层到语言深层的认知过程作尝试性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贫约》绝大多数是协调的,我们国家已经或正在忠实地履行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的国际义务。但由于社会意识、设定权利的哲学基础、背景的不同以及我国的习惯,我们的妇女法与《消除对妇女一切歧视公约》还有一些差别,主要表现在权利来源、权利内容等方面,针对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原则性问题不能动摇,非原则性问题应与国际公约靠近,遗漏的应补上,因习惯导致不同的应改变我们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通过介绍二语习得理论中关于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言水平发展的异同的相关研究,阐明了语言习得/学习过程是一个包含语言,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重范畴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习得/学习的特殊性(如年龄,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社会环境等)决定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在语言水平的发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鉴于此,文章也深入探讨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语言水平发展的差异性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