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会有那样一些人陪伴你走过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然后有那样一首歌陪伴着这样的一群人——这样一首歌很多时候被称之为班歌。班歌,就是同一班的人,不同的脸庞,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心情,唱那首代表这个班级的歌。不过,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首歌大家当然会有不同的意见。那么,你们的班歌,你喜欢吗?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对好课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我的心里,好课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够受到启迪,学生们总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出心灵的花朵。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什么?相信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迥然不同的解答。对于我,一个热爱写作的普通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坐拥书海,敲击键盘,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舞文弄墨,就是一种惬意的幸福。今年7月,我荣幸地参加了由《江西教育》编辑部在安徽天柱山举办的全省第四届通讯员培训班,真  相似文献   

4.
肖莉萍 《江西教育》2011,(11):46-46
<正>"幸福是什么?"相信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迥然不同的解答。对于我,一个热爱写作的普通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坐拥书海,敲击键盘,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人"舞文弄墨",就是一种惬意的幸福。今年7月,我荣幸地参加了由《江西教育》编辑部在安徽天柱山举办的全省第四届通讯员培训班,真  相似文献   

5.
北京的符号     
立意范本之四:巧设角度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写作来说,在主题一定的前提下,每个考生都有自己思考和写作的角度。看问题的角度反映着一个人对问题思考的深入程度及其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廊桥遗梦》里讲述的故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从另一个视角来解读这个故事,它展现了美国人对婚姻、文化和传统的另一种态度:对婚姻的坚守,对文化、宗教教义的顺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对好课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我的心里,好课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够受到启迪,学生们总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出心灵的花朵。多年前,我教学生程序设计基础。当时没有新课标,计算机这门课程是高中阶段一门容易被学  相似文献   

8.
购表谎言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立场,包括购表。无论是功能至上、便于搭配还是利于收藏等购表初衷,对于一只价值不菲的手表来说,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地以各种理由阐明所购手表的诸多优点,这其中充斥着许多如心理暗示般的购表谎言。  相似文献   

9.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目前,课程论专家、教材论专家、教育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可以说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20世纪90年代,专家们对语文曾有工具论和人文论之争,进入21世纪逐步归结为课堂“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的理论。在我个人看来,在新课程背景下,一节好的语文课应符合以下标准:  相似文献   

10.
吕富成 《地理教育》2013,(12):52-52
对于地理的热爱之情是难以言表的。刚开始接触地理大概是10岁左右,中午不睡觉,偷偷爬在床下拿着姐姐用过的旧地理图册看得不亦乐乎,到如今在高校接受地理学教育,对地理的学习已有十余年时间。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学习地理都有自己的经验,对学习地理笔者也有自己的看法。在此列举其中三个要点,称为“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一个作品的解读,不同的人总会有不同的看法,许多人对于《套中人》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有自己的看法。一般人都认为别里科夫是沙皇专制统治的卫道士,是沙皇暴君的帮凶,这似乎已经成为定论了;还有人认为别里科夫也是比较可怜,是一个被时代异化了的可怜虫。  相似文献   

12.
周庆祥 《教书育人》2007,(12):40-41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人,我们时时感受到老师们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特体验的尊重,但同时也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尊重似乎过于放任,趋于盲从。那么,课堂上哪些“独特体验”我们应该警惕,又有哪些有效的对策呢?笔者作了以下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杜虹 《课外生活》2014,(1):92-93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于一篇经典的童话故事,不同的人也会有自己不同的心得和体会。《海的女儿》写于1837年,是安徒生童话创作初期的作品,也是安徒生最具自我象征意义的作品。两百年间,那条美丽的小人鱼一直游弋在人们的心湖,每次都能留下圈圈涟漪……  相似文献   

14.
王培芹 《教育》2013,(24):38
素质教育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中,考试改革也艰难起步了,正所谓"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然而,当教师们满含欣喜与期待,目睹了新型考试"芳容"之后,却切实地体会到一种失望、一种无奈,同时认识到一种"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感。也难怪,就目前的考试现状来看,的确有些不尽如人意——教学与考试无法接轨。教学时,教师们一遍又一遍地启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考试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本身注重的是过程,学是过程,教亦是过程。如果我们尽力把这个“过程”凸现,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就不会再招来什么非议了。关键是我们怎样才能“凸现”这一过程。我想这就必须充分张扬我们的个性,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学生有一千张课表,一千个语文老师也  相似文献   

16.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政治家而言,《论语》或许是治国安民的一柄利器,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沦语》更可作为为人处世的一剂良方。正确地为人,才能有效地处世。为人之道,大而化之,无外乎待己之道和待人之道,在《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用言行向我们阐释了应当如何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英华 《现代语文》2007,(4):107-107
对于阅读我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部作品,生活背景、所受教育、人生阅历等不同的读者,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也就是说阅读是个很私人  相似文献   

18.
马紫月: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如同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好母亲。这个"好"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曾经让自己受益,  相似文献   

19.
马紫月:北京社会生活心理卫生咨询服务中心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如同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好母亲。这个“好”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曾经让自己受益,  相似文献   

20.
王怀章 《现代语文》2014,(5):105-106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说明对于同部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看法。同样,同一部作品在不同时期读,也会读出不同的感悟。对于同样的作品,读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影响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呢?其实阅读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第二次创作,是在作者第一次创作的基础上,读者的再创作过程。而这一过程中,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影响着他们对具体作品的不同看法和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