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表达要得体,这也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要求。所谓“语言得体”,就是语言表达要适应不同语境的需要。所谓“语境”不仅指上下文(包括词语之间的关系、各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篇章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包括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乃至使用语言的人所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等等)。如果语言表达与各种  相似文献   

2.
用词、构句方面的语病,是属于语言规范的问题,句间的关系处理不得当,衔接不紧密读起来不流畅,让思想跳来跳去,是属于语言连贯的问题。 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常常是由若干句子合起来才能奏效的,句与句之间有一定的关系,相互之间都有联系,好像自行车的链条一样,我们称它为“句链”。语言的连贯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因为只有语言连贯、通顺,才能讲文采,求奇警。 考生作文中语言不连贯的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在考试内容部分里,对语言的表达,提出了“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语言的简明就是指“简洁明快”。是“繁冗罗嗦”的对立面。是比“基础等级”要求的“语言通顺”,更高一级的要求。“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离不开语言的简明,它常常能够反映考生思想明确、语言成熟的程度。许多著名的大作家欧阳修、杜牧、鲁迅、朱自清、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人都在语言简明上下功夫。语言简明也是一种文风,高考作文评定,常常表现我们这个时代对文风的导向。  相似文献   

4.
中学阶段,由于学生所处社会环境、个人的文化教养、性格特点、性别差异、兴趣爱好、写作的心理状态等因素,语言的运用各有不同。有的学生的语言已趋于成熟,或多或少地带有个性的色彩,形成了某些语言风格的倾向(这些学生的语言还是处于对于某些作家,如朱自清、鲁迅、赵树理、老舍、茅盾、徐志摩……的模仿阶段,不  相似文献   

5.
五、议论无据 不是说这些学生在议论时没有使用论据材料,也不是说他们根本没有论证的步骤,而是说他们在列举事例之外,虽能略作分析,但因不善于推理,尤其不善于演绎推理,不能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他们所讲的道理是武断的、牵强的,他们所揭露的因果联系是强加的,是不合逻辑的,因此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如“在ZI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诚信’也就越来越重要了,我们就更应当注重‘诚信’。”“我们今天处于信息社会的巨大浪潮中,信息社会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即为诚信,换句话说,无诚信…  相似文献   

6.
曹阳 《新闻与写作》2002,(12):28-29
针对前一阶段某些高中生作文表现出的忽视审题和立意,不重视内容的充实,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等问题,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学期期中作文检测讲评强调必须重视加强写作基本功训练,达到“中规中矩”的要求。所谓“中规中矩”,主要是指符合高考《考试说明》“基础等级”要求。 海淀区期中作文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下面是一位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主教的墓志铭: 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 但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  相似文献   

7.
兰杰 《新闻传播》2014,(1):146-147
<正>广播电视语言成为了社会标准模范语言,对社会的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中承担着标准性、示范性语言的重任,广播电视引导着公众语言的发展,大众在观看或者收听广播电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里面的语言,在大众心中,媒体语言是检验现今社会的语言发展状况和衡量自己语言的标准规范的一种尺度,所以,人们对电视广播语言的信任度比较高。一、广播电视语言规范了社会语言广播电视语言在大众心目中是一种规范性、标准性的  相似文献   

8.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标准之一,具体内容有三个方面: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和文句有意蕴。这项内容的要求,主要是对语言运用能力水平的考查。 高考作文和文学作品一样,不像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形象性艺术那样,直接以形象、音响诉之于人们的感觉,而是以纸上的  相似文献   

9.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备战2000年高考,必须建立在明确《考试说明》的基础之上。今年《考试说明》中语文一科变化较大的一项,应该说是"写作"。今年对写作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要求"和"发展等级要求"。在"发展等级要求"中有四条:①深刻透彻,②生动形象,③有文采,④有创新。下面仅就"有创新"作一些具体分析。 《考试说明》在"有创新"后面的解释是"如: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 怎样算"构思精巧"有独到之处"呢? 在给定了写作范围而不限定题目、不限定文体的开放性的题目下,应该能够对所…  相似文献   

10.
用词、构句方面的语病,是属于语言规范的问题,句间的关系处理不得当,衔接不紧密读起来不流畅,让思想跳来跳去,是属于语言连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语言的运用最灵活,最丰富多彩,有时也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性、政策性、科技性的新闻,因为后者以说教或解释为主,其语言的政令性和规范程度相对来说较高。而社会新闻往往出自各种作者之手,特别是一些记者素质偏低,其语言使用上的差距很大,有些不地道、庸俗、格调柢下的语言表述,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要提高对不良语言现象的防范能力,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雅与俗的关系“雅”即“典雅”是一种蕴藉华…  相似文献   

12.
萨丕尔的《语言论》不仅是为研究语言的人写的,也是为“门外汉”所写。萨丕尔没有将语言限制在纯粹的语音或者文字上,而是把语言定义为人与人之间进行观念、情绪、欲望交流的一种工具。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契约”,语言是在社会(更多的是在同一地域范围内的族群或种群)公共经验的基础上,对个体自发自觉形成的声音进行定义和标识,从而形成的表达规范的总和。  相似文献   

13.
我们如何规范社会新闻写作,讲究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便成为编采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新闻在媒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信息容量大,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语言的运用最灵活,最丰富多彩,有时最容易出现不规范的现象。社会新闻不同于政治性、政策性、科技性的新闻,因为后者以说教或解释为主,其语言的政令性和规范程度相对来说较高。所以编采人员要研究社会新闻写作中的语言运用,认真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雅与俗的关系“雅”即“典雅”是一种蕴藉华美、文雅脱俗的语言风格。穆青曾主张新闻可以用诗话、…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语言由显性语言与隐性语言共同组成,前者包括文字稿、字幕、播音等,后者包括有声语言的表达与选词造句、同期声、音响等。本文以显性语言和隐性语言为研究对象,重点剖析电视新闻责任编辑语言使用的规范,并就责任编辑语言使用规范提出有效意见,以确保电视新闻报道倾向的客观与公正。  相似文献   

15.
人们对语言的运用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这样才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一旦脱离了规范,就可能造成语言的混乱,成为人际交流中的障碍。当前新闻媒体在语言的运用方面不够规范,出现了追求时尚、"洋化"汉语言,错别字现象严重,词语之间搭配不当,误解词义,文史错误,政治性错误等问题。新闻媒体语言的不规范,不仅会影响社会的文明程度,也会影响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对人们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影响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程 《现代传播》2003,(4):61-63
作为一种语言职业的广播电视,在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在向大众传播语言和语言的规范.广播电视具有巨大的语言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今天的社会语言生活.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其引导社会语言方面的六个重要作用1.标志作用;2.规范作用;3.传播作用;4.示范作用;5.导向作用;6.审美作用.广播电视语言的使用状况,既关系到自身的质量与威望,也关系到社会语言生活的走向.广播电视及其语言传播工作者应十分重视有声语言传播,为全社会树立语言运用的榜样.  相似文献   

17.
根据高考阅卷,今年考生在作文上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 一、偏离题意 偏离题意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审题不清,诚信的含义是诚实、守信用,有的考生把“诚信”等同于“诚实”,审题不全面。还的考生把诚信理解成为“诚实+自信”或“诚实+信仰”;有的考生把“诚信”拔高为“忠诚”。二是转移话题。这种作文开头尚能扣住话题,但越说越离开话题,直到完全转移话题。 例如有一个考生是这样展开论述的:诚信很重要──诚信属于精神文明建设──只有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培养好大批人才──人才很重要,要珍惜人才,培养人才。三是另起…  相似文献   

18.
曹阳 《新闻与写作》2002,(11):33-34
近些年来的高考作文试题,不论供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往往有一个或几个材料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这些材料切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这些材料负载着重大的使命,是否认真研读材料,能否把握它的作用,关系着能否正确审题甚至写作的成败。作文试题中的材料一般起提示和限制两方面的作用,主要是提示作用,也有虽然不多但是不可或缺的限制作用。先说提示。提示包括背景提示和角度提示。所谓背景提示,就是告诉你话题的语言背景和社会背景。首先是提示语言背景,例如2002年的北京卷作文话题所供材料:几个同学看了一场世界杯足球赛,兴致勃勃地聊起规则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技能、技巧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作文的综合性很强,可以分解出近20种因素。一篇作文有思想意识、知识见闻、生活阅历、生活经验、审美观点等等,它还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表达方法、艺术技巧、语言修辞,还有显著的时代感、民族性、社会性,因此,写作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写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基础等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字规范,如果缺少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语言,那么就无法实现世界的联通,无法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然而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现代传媒中语言不规范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凸显了大量的语言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