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寒假期间,我随同教体局有关领导以及兄弟学校的校长们一起参观了临港区各个学校的亮点工作展示。在参观的过程中,兄弟学校的亮点工作让我感到应接不暇,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诸如二中的经典诵读,三中的校园文化,……这些亮点,一方面使我感受到了临港区教育的美好明天以及同仁们对工作的热情,另一方面让我感受到了临港区兄弟学校同仁们对工作的用心和精心。看到这些亮点工作的同时,我对学校的“亮点工作”这一问题也想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上海教育》2015年1月A刊上刊登了依法治教的一组文章,拜读之后,我对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深深地感受到在学校推进法治的重大意义与紧迫性。关于如何转变教育管理方式,推动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其中学校章程建设是重要内容之一。虹口区教育系统在构建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方面起步较早,在市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06年上半年,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育法》规定,实现了"一校一章程"。我参与了我校章程从制订到落实的全过程,我觉得这个过程也就是学校由管理逐步走向治理的过程,是学校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金风 《中国德育》2014,(3):67-69
正2011年2月,我响应湖北省教育厅"启明星"计划号召,从城区的园林一小到边远的龙湾镇小学支教。历经两年多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感受到:农村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欠缺在于学校对班级文化建设的误解。农村学校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固然不能和城里学校相比,然而,越是薄弱学校,班级文化建设越不能忽视,因为,好的文化不仅能提升学校品味,更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反复看了一篇哲理短文《其实很简单》。用书中的故事反观我校的学校管理,我真切感受到赵校长的成功,其实他只是轻轻拨动了简单之弦,智慧地运用了简单原理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在省城举办的“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学术研讨会,研讨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通过学习,既开阔了眼界,又感受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名校,还是发展中的薄弱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在追求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发展方面多下工夫。下面,我就此次培训的一些体会梳理如下,与同仁共勉。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我有幸参加了在省城举办的"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学术研讨会,研讨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通过学习,既开阔了眼界,又感受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无论是名校,还是发展中的薄弱学校,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在追求精细管理,促进学校发展方面多下工夫。下面,我就此次培训的一些体会梳理如下,与同仁共勉。一、促进学校发展的基础是追求教学常规的精细管理  相似文献   

7.
王彩萍 《宁夏教育》2012,(Z1):25-26
2011年11月,我有幸参加中小学校长及优秀骨干教师赴深圳市挂职研修。通过两个月的在校挂职学习,我领略到了名校的风采,感悟到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感受到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这使我对学校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陆新辉 《江西教育》2007,(10):28-28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学校和家一样,有“和”方有发展。作为一所学校的管理者,我成天思考的主要问题,就是不仅要把学校“做大”“做强”,还要将学校“做久”,即可持续发展。学校要发展,构建和谐学校是途径、根本。何谓“和谐学校”?我的认识是,学校体现民主管理,各项工作稳中有序,校长、教师、学生之间和睦相处。近年来,我以“家”的理念构建和谐学校,积极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今,我深切地感受到校园里充满了浓浓的“家”的味道,散发出浓浓的“家”的芳香。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础教育管理者,长期以来,对学校发展总是情不自禁地站在学校本位角度思考问题,对学校管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学校管理理论处理问题。2008年重庆市教委组织的“骨干校长北大研修班”学习让我感受到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改变固有思维模式,跳出教育来思考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天隆”是我的学校。在天隆学校中,老师就像慈母一样,关爱我们,呵护我们。学校的四季,也时时让我们感受到她的美。春姑娘婀婀娜娜地来到校园,带着红彤彤的脸蛋,用纤纤的双手帮我们脱下笨重的棉衣,“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相似文献   

11.
张涛 《宁夏教育》2009,(7):20-20
我在教育战线工作了30年,深切地感受到:一个校长的作风与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特点与核心竞争力。它体现出学校的个性化特征。特色既可以表现为学校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独特风格,也可以表现为学校的整体风貌。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远程研修和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受到:要实现我们学校“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办学目标和“树精品意识,创精品学校”的办学思路,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激活学校内驱力,从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创新学校管理模式推进项目管理。学校召开项目管理专题会,全面推行项目管理,充分利用管理干部的优势,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守其位,圆满完成某项工作。明确干部职责。进一步明确教务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黄梅县第一中学顺利完成了省市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争创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校要以经营教育为理念,以"经营品牌学校"为目标,以争创示范学校为动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走过了小学的生活,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情谊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现在我们又开始了中学生活,又认识了很多的新老师和新同学,我相信大家开始感受到了初中生活的丰富多彩。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到学校来跟谁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1月,我有幸参加中小学校长及优秀骨干教师赴深圳市挂职研修。通过两个月的在校挂职学习,我领略到了名校的风采,感悟到了名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感受到名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这使我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美丽的校园温馨的家,哺育我成长给我希望,你像妈妈哺育我,你像妈妈把我拥抱……"这就是我们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新诞生的校歌。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歌声在校园里环绕着,歌声让残障儿童体验到了音乐的快乐,感受到了人间真诚的爱。校歌诞  相似文献   

17.
作者曾对日本进行了教育访问,感受到了日本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教育均衡发展,学校自主办学;而这些都值得我国教育改革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我曾经的一位老校长说过:"学校,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们的心情激荡的地方,走进学校,应当让他们能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这话说的就是学校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领导、教师、学生内在价值的外显。文化引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里,每个人的思想、行动都在相应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引领下变成一种主动和自觉。本文就学校管理中应该具有的文化意识,以及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文化已成为一个群体生存的前提和条件,它积淀着一个群体以往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蕴含着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是生存和发展的全部价值与合理性之所在。新城花园小学的办学印证了这个道理。到过新城花园小学的人,都能感受到这里浓浓的文化气息。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感叹:“当我走进新城花园小学时,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让人清晰感受到这所学校的独特个性。”新城花园小学地处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在源远流长的本土文化的滋养中,在丰富多元的外来文化的感染下,他们以“文…  相似文献   

20.
案例中满耳的抱怨,我感受到的是学校管理者的无奈。校领导管理理念和方式的落后,使管理丧失了人心,从而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也有人说过:“管门房,管课堂,管心房——校长的管理境界是不同的。校长的管理重心要上移,管好了心房,就用不着担心门房。”因此,对校长而言,“管心房”永远比“管门房”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