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这门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教学中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通过艺术化的讲解,变抽象为具体,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吸引学生,这样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学生思维"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则更是一门艺术。“问题情境”是“人化”的,需要创设才能生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朽的话题。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学好数学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在数学教学中,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活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目前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我们的教师都开始重视起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本文中,笔者简单阐述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作用,并结合着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简单总结了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希望能够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得数学教学工作朝着素质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成为了当前初中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巧妙地引入问题情境,通过设计质疑,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一、问题情境的模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产生,既是偶然的,也是随机的,但更多是来源于教师的引导和创设.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问题情境的营造,主要是取决于教师创设情境的能力及教师的意识.而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及进行自发探究问题的过程,必须依靠师生的双边活动及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所以在问题情境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既要发挥各自的主导作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凭借数学知识固有的魅力,把握时机,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知识的乐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在素质教育改革下,数学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性学科,新课标明确地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教学。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总结出了三种方法: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使用课件。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各种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对新的数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深入探讨如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贯彻教学情境的教学理念,希望对广大初中数学教学工作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加上独特的情景设计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新的知识点的引入需要创设情境模式,问题的解答也需要创设情景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需要创设情境模式.虽然在数学教学中情境的设计是如此的重要,但是只是有很少的教师能够将情境创设很好地安排到教学当中,因为数学教学中情境的设计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思考它的有效性,笔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初中数学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教学阶段,作为必修课的数学,可以说是最受教师和学生重视的一门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它还会对学生今后学习发展的好坏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为了更好地打造高效数学课堂以及迎合新课改提出的新教学要求,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将情境创设教学引入课堂。情境创设,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以教学目标、内容为基础的,适合学生发展,并能够让学生形成一定情感共鸣、构建学习情境、活动条件、背景的学习环境。一个恰到好处的情境创设,常常能够让学生对数学问题产生强烈的思维欲望,利于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和思考,使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亲切感,了解学习数学的乐趣所在。因此,教师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将情境创设落实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张晓红 《考试周刊》2014,(79):67-67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不断探索,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打造快乐课堂。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问题,感悟数学魅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想使这门艺术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地出示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中的"情境"指的是教师创设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场景,学生在这种课堂环境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知意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这门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一、初中数学情境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创设的情境缺乏多样化在同一个学习主题的情境创设中,所有老师的创设的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因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死气沉沉。这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可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如,在教学"分数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要求数学学习要基于生活,基于经验.在新课程条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一、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是中学阶段最枯燥的一门学科,加上学习难度大,学生一般都害怕学习数学.同时初中学生缺乏学习耐性,对一个事物的兴趣不能持久,要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适当的操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  相似文献   

16.
情境教学是近几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普遍的数学教学方法。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较为简单直观,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情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从数学情境创设的原则性及创设途径两方面出发,分析小学数学情境的有效创设。  相似文献   

17.
小学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又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高效课堂。本文阐述了教师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在不断改善小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实现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而学习积极性又是学习动机伴随学习兴趣产生的.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以下是笔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情境创设的一些做法。一、用故事创设情境这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看到数学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前,讲一个笛卡  相似文献   

19.
所谓的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结合的教学情境,把生活与知识相融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数学学科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门学科,数学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比较适于创设生活情境.作为一名高中数学老师,多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生活情境的教学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谈谈究竟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践行生活情境.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生年龄偏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的障碍,学起数学来总感觉枯燥无味。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一、运用数学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发生过许多有趣的、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以数学史故事创设情境,不但可以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悠久的数学传统,而且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