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预科是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过渡性教育,要真正起到补齐、巩固高中阶段的知识,奠定大学专业学习的基础,关键在于优化民族预科过渡教育环节。民族预科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因材实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助人成功,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要我补"变为"我要补",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课程设计存在以下问题:预科课程"以补为主",课程目标功利化;文化类型失衡,课程内容单一化;以教为主,课程实施片面化;以主流文化为标准,课程评价单向化。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对少数民族预科课程设计进行变革:建立多元共生的课程目标、文化均衡的课程内容、多维度的课程实施、变通式的课程评价,以构建适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预科课程。  相似文献   

3.
预科教育学院"阅读与写作"课程是校级合格与优秀课程建设的立项项目.本文认为预科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有限的预科学习阶段获得知识与修养的双重提高.为本科学习做好准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并寻找适合民族预科学生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活动的联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英语是预科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民族预科学生直升考试的成败。但由于特殊原因.来自民族地区的预科学生基础较差,英语学习较困难,因此结合实际以探求一些有利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疆作为我国西部发展的重要地区,其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人们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教育基础差,因而必须优先发展民考预科教育。然而,由于新疆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环境因素和文化历史因素,影响了新疆地区民科预科英语教学的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新疆民考学生的英语水平,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必要大力推行"合力教育"。通过采取措施把预科教育与本科教育有效衔接,把预科英语教育与预科汉语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促进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本文分析了新疆民族预科英语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这对于新疆民考预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20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焦虑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程度较高;除了元焦虑,预科学生英语学习还伴有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考试、交际、学习动机上的焦虑。针对学生焦虑的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在预科教学中应采取分课型分级教学、合理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双赢"的教学方法、提供多方位的英语训练及运用平台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预科生英语基础非常差,而且对学习英语没有兴趣,师资队伍水平不高,致使学生没有端正好学习英语的态度,严重制约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本文对黑龙江少数民族预科英语现状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三基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萍 《成才之路》2013,(29):27-27
自主学习能力是预科学生增强专业优势,缩小与统招生学习基础差距的重要能力,对预科班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立足于预科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运用人本主义情感教育理念,提高预科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科语文是民族预科教育主要课程之一。凯里学院民族预科语文教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其产生与预科语文教学大纲陈旧、预科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单一等有关,针对凯里学院民族预科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及时修订预科语文教学大纲、编写符合预科学生实际的语文教材、增强预科师资力量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对策,以提高预科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预科化学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预科教育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预科学生是民族院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特殊性表现在其身份上的不确定性和游离特点。为适应这种身份特点,预科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为目的。在化学课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加强实验环节,联系社会热点问题介绍学科发展前沿信息,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转型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走向新世纪的教育正经历着重大的历史转型时期:从应式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从继承式教育转向创新教育,从阶段性教育转向终身教育。面对这样的转型要求我们确立现代素质教育观、现代教育人才观、现代教育质量观、现代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certain contextual factors explain levels of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participation amongst youths in 30 European countries, whilst also exploring the scope for action of education policy when dealing with these issues. Through simple OLS regressions, we first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 group of contextual indicators 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population aged 20 to 24 having completed at least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education attainment) and the number of students aged 18 as a percent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age population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Secondly, through multivariate OLS analysis, we identify the net impact of some of these factors on the levels of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of 18-year-olds. The results show the significance of three factors: low-skilled occupation, the structure of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s in secondary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内在质量上应体现为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充分体现与使命的全面落实。在多维度认识视野中,当代普通高中教育是再生产"普通人"的普通教育,是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层次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是主动适应受教育者升学与就业需要的预备教育,也是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当代普通高中教育的上述性质与使命集中指向素质教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与文化品位的惟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作的误区和模式重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向性偏差、操作性失当和结构性失衡、职责定位不当及与学校教育没有明确分工是家庭在参与现代儿童教育过程中的几个误区。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家庭教育应尽快突破自身误区,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既相互配合、又各有职责分工的协调互补的新型协作关系模式。家庭应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主体,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完成独特的教育职能。建构新型协作关系模式,学校要建立“家庭教育事业”新概念,家庭教育责任与范围应定位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个性、创造性与技能特长,帮助孩子“补差”与“补缺”。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内在质量上应体现为普通高中教育性质的充分体现与使命的全面落实。在多维度认识视野中,当代普通高中教育是再生产“普通人”的普通教育,是为“未完成人”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层次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后移进程中的大众教育,是主动适应受教育者升学与就业需要的预备教育,也是基于准成年人身心特征的多样化选择性教育。当代普通高中教育的上述性质与使命集中指向素质教育。全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与文化品位的惟一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6.
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地加强道德教育是21世纪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其有效的举措之一就是加强德育与美育的结合,因为“德”是“美”的灵魂,“美”能促进“德”的养成。德育和美育的结合有着历史的思想渊源以及内在的可能性和现实的必要性。在现代,德育和美育结合又有着新的诠释,即将审美气氛与育人环境相结合,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将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交织,加强德育的人文关怀;将审美观念与道德理想相融合,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7.
教育的理念、制度与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教育改革成功的标志之一是教育实践者预期的教育行为方式的形成。因此,教育改革不能仅停留于教育理念的层面,必须根据一定的教育理念,对既存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造与创新,以消除教育理念与教育制度及其体系内部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唯如此,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够转化为教育者的实际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8.
美育的教育途径,应是家庭美育、“团队”美育、学校美育以及广泛的社会美育的综合工程;相互之间需协调互补,共同推进。美育的内容层次,则是由爱美教育、审美教育和创美教育三方面构成,共同完成对“完整的人”的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9.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问题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中存在的诸如供给不足、形式单调、内容泛化等问题,要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创建和谐农村,减少农村刑事犯罪的发生,须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状况,从文化环境、教育形式、教育内容、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及教育机制等方面采取切合实际的完善措施,以期发挥现实作用,为农村法制社会的建立创造良好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个性化教育是在充分认识教育效果基础上所提出的一个热点话题.个性化教育对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存在深远影响.美俄等国通过实施个性化的课程设置、培养个性思维,使得个性化教育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在于从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着手,使教育具有针对性.这种教育模式着眼现在、放眼未来.个性化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三者是统一的,我国应该通过发展研究型教育推进个性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