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档案与社会》2005,(5):14-15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举行会议,7月26日,发表了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全称为《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中国没有参加会议,但发表前征得了中国的同意。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该公告。《波茨坦公告》是一份反法西斯同盟国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宣告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已经来临。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2.
日沉太平洋     
华夫 《中国档案》2005,(8):22-25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投降德国投降后,反法西斯战线加强了对日本的打击。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向全世界播放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地投降,否则,日本将面临迅速而完全的毁灭。由于日本拒绝了盟军的要求,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三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对关东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8月10日,裕仁天皇御前会议决定,在不改变天皇体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御前会议上,讨论了无条件投降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2005,(30):35-37
1945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谈.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相似文献   

4.
1945年中、美、英三国首脑举行波茨坦会谈,7月26日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文章。8月10日,日政府宣布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1949年1月26日,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宣判日本侵华军总司令冈村宁次"无罪",并于31日将冈村宁次等260名日本战犯送回日本。1950年5月25日,高良富、宫腰喜助、帆足计等抵达北京,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批访问中国的日本国会议员。1954年8月19日,中国政府宣布,特赦417名日本战犯,到1956  相似文献   

5.
士振 《档案天地》2005,(3):30-33
1945年以来,日本侵略在中、美、苏、英等盟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损兵折将,一败涂地。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早日投降,中美英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出了要求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7月26日上午7时,日本当局外务省立即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寻找对策。外相东多认为:完全不接受波茨坦公告是极大的失策,但全盘接受也太苛刻。他主张等苏联表态后,再用两方面都能接受的条件进行变通表态。当时,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半个世纪之前(即1945年7月26日)由中、美、英三国发布的《波茨坦公告》,作为敦促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碟”,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日本因其当局继续采取负隅顽抗的态度,而遭受毁灭性打击。结果是,10天后的8月6日、9日,美国分别在广岛、长崎投下二枚原子弹;8日,苏联对日宣战。一周后的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但多年来,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当时日本政府对《波茨坦公告》作出的回应或表态,其实是“无视”(日语写作“默杀”,含意为“不理会”、“不重视”),而非“拒绝”。如有人这样记述道;“起初,日乍政府对《波茨坦公告》的正式反应是消极的。铃木贯太郎首相对国内作了无视该公告的发言。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7.
李恒 《档案时空》2015,(9):23-25
1945年8月10日.中国战时首都重庆. “据美新闻处旧金山十日电:据合众社本晚接获东京广播:日本政府已接受促其无条件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亦称《波茨坦宣言》——笔者按),唯一要求为保留天皇.”  相似文献   

8.
据报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发表,日本当局一看,觉得盟方所提投降条件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宽大得多,十分高兴,决定将这一公告分发各报刊登载。28日,首相铃木接见新闻界人士,宣称日本对此公告采取“默杀”政策。  相似文献   

9.
商谦 《中国档案》2015,(9):80-81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消息传到延安,整个延安城沸腾了。“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的口号声、欢呼声,夹杂着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震撼山谷,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欢呼之中。当晚,延安举行了盛大的火炬庆祝游行。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相似文献   

10.
山西太原对日本战犯的两次审判(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第一次审判日本战犯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丧心病狂地侵略中国长达14年之久,最终以可耻的失败告终。按照《波茨坦公告》,“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铲除”,“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严厉裁判”。因此,战后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洗、对战争罪犯的逮捕与审判,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问题。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设立于东京,专门审判日本甲级战犯。在中国大陆,1945年9月7日同盟国战争罪行调查委员会远东太平洋小委员会,已在…  相似文献   

11.
香港《华商报》创刊于1941年4月8日,1941年12月10日,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主动停刊。日本战败投降后,《华商报》于1946年1月4日复刊,至1949年10日15日终刊。前后一共办了四年五个半月。复办的《华商报》,是在1945年10月开始筹备的。日本投降后不久,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便打电报给中共广东区党委书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按照《波茨坦公告》,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军队完全解除武装,驱逐出被侵略国的国土;战犯立即接受拘捕,处以法律之严厉裁判。但是在中国山西省,却出现了奇特的一幕:投降后的日军,继续保留武装,同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驻晋侵华日军第一军司令澄田睐四郎等战犯,继续住着豪华公馆,坐着小轿车,指导中国人打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刘作奎 《北京档案》2004,(11):38-40
战后盟军占领日本的安排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驻军日本的事宜.美国总统将任命麦克阿瑟为驻目盟军最高总司令,负责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遣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  相似文献   

14.
管飞 《档案天地》2011,(6):31-33
阎日"合谋","皇军"摇身一变为"黑军"1945年8月初,就在日本即将投降前夕,"山西王"阎锡山在其临时驻地孝义县瑶圃村秘密会见了一位不速之客——日本华北派遣军参谋长高桥坦。高桥坦向阎锡山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日本不久即将停止战争,宣布投降。同时说明来意,想请阎作蒋、日之间的桥梁,从中斡旋,撇开苏、美、英等同盟国家,直接...  相似文献   

15.
读到《国际新闻界》第2期宁新先生的短文《日本传媒管理体制一瞥》,不禁又想到日本占主导地位的报纸的巨大发行量,也是日本报业的一个独特现象。以下对此作一简析。 表1 日、美、英、法主要报纸1995年发行量比较  相似文献   

16.
曾嵘 《湖北档案》2005,(8):36-37
盟国安排中国派兵占领日本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战后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中、苏、英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该派出军队对日本进行军事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打算实行分割或划分占领区。”他还说:“不容许苏联控制日本的任何部分。”8月11日,美国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由美苏分任占领区总司令的要求。8月13日,美国太平洋盟军总司令道格拉…  相似文献   

17.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同年9月2日于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当日,云集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亲睹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全球数百名记者当中有三名中国记者,他们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通讯社记者曾恩波。他们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亲历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朱启平:留下新闻史上“状元之作”《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已经不为人知,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提起。由于在二战中对国…  相似文献   

18.
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进行了正义的审判。中国代表团法官、检察官、顾问、专家、翻译以及全体工作人员肩负祖国的重托,在十分困难情况下,凭着对正义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代表中华民族参加了这场为千百万受害者伸冤报仇的艰苦斗争。家父吴学义作为中国驻日代表团领导之一,全程参加了这次审判。一、过选精英阵容强大1946年1月19日,驻日盟军总部统帅麦克阿瑟,根据中、美、英、苏政府于1946年7月26日公布的《波茨坦公告》,及得到中国政府同意的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  相似文献   

19.
1945年11月,我党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派叶方、林莺接管了“国民党佳木斯市党部“的民报社,《佳木斯民报》被取缔,随即出版了《人民日报》,这是我党于日本投降后,在合江省出版的第一张党报。194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刊为《合江日报》。  相似文献   

20.
《波茨坦公告》发布日本数次"乞降"1945年5日7日,法西斯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事宣告结束。两个多月后的7月27日至8月2日,美国新任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在德国首都柏林郊区幽静的小镇波茨坦举行了会议。会议期间的7月28日,邱吉尔下台,遂立即由继任首相艾德理接替参加会议。三国的外长、军队参谋长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拟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但由于中国未能参加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