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热九学分析溴化浸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氧化剂和络合剂,分析溴化物浸金体系.在标准条件下,只要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位大于0.88V,金将以三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当氧化剂的标准电极电位高于0.94 V,金将以一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热力学上更有利于金以三价金溴络合物的形态浸出.通过选择非溴水氧化剂,有可能避免溴化物浸会过程中溴的挥发.  相似文献   

2.
采用控制电位脉冲电沉积法制备Ni电极,并在25%NaOH溶液中通过阴极极化曲线表征其催化析氢活性.探讨了脉冲限制电位及脉冲电流密度对电沉积的影响和电沉积制备Ni电极的适宜制备条件.结果显示:脉冲电位上限为-0.8V,脉冲电位下限为-1.8V,电流密度在53mA·cm^-2时制备的Ni电极具有最高的催化析氢性能.  相似文献   

3.
章研究了1.5阶微分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维微康口服液中微量锌。以kCl—en(pH=11.6)为支持电解质,玻炭电极为工作电极,在-1.80V(Vs,SCE)电位下富集,可得一灵敏的微分阳极溶出峰。峰电位功Ep=-1.30V,峰电流Ip与Zn(Ⅱ)的浓度在0.005~0.050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出限为0.001μg/ml。该法应用于补锌口服液中锌含量的测定,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
一、反应产物的可能性判断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求e=E_(氧)-E_(还)>0ε:代表原电池电动势我们将有关的氧化剂、还原剂,按电极电位的大小进行排列,运用电极电位的性质来探讨锌跟氯化铁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芦丁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lmol/L B-R缓冲溶液(pH=3.10)中,用循环伏安法可得到芦丁的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Epc=0.405V,Epa=0.467V(vs.SCE)。实验表明,Rt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吸附和扩散同时控制的准可逆过程。测得还原峰的电子转移系数为0.39,标准速率常数为kn=0.48s^-1。用该法测定了芦丁片中Rt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在做醛的性质实验时,学生提问:既然氧化还原反应是争夺电子的反应,反应总是在得电子能力强的氧化剂与失电子能力强的还原剂之间发生,为什么硝酸银溶液不能直接与醛起银镜反应?现对此问题作以下分析。表面上看银离子氧化能力应比银氨络离子强,因为中一0.799V,而小”=O.373V。但实际上硝酸银溶液不能直接被醛还原产生“银镜”,而必须破氨结合以后才能反应。硝酸银水溶液由于水解原因呈弱酸性,pH值约为5。银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均有较强”的氧化性,根据它们在酸性溶液中标准电极电位的大小,不难判断硝酸根离子比银离子氧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7.
论文采用逐级化学提取技术和硫酸浸出试验,通过对新疆某地浸砂岩型铀矿10件矿芯试样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10g/L的硫酸浓度就可以浸出到硫化物及有机物结合态和结晶态,硫化物及有机物结合态通过添加H202等氧化剂,可以破坏硫化物以及有机物的结构,进而浸出铀;(2)结晶态铀是原生矿物中铀矿物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浸采铀过程中,依靠提高溶浸剂的酸度和增加氧化剂对提高浸出率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节硫酸铜溶液浓度,采用恒电位沉积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三种形貌的Cu-Cu2O壳核纳米粒子.比较研究了Cu-Cu2O壳核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结构对过氧化物的催化效果,发现立方八面体形的Cu-Cu2O壳核纳米粒子的催化效率较高.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过氧化物在Cu-Cu2O修饰玻碳电极的还原电位在.0.23V,随着过氧化物浓度的增加,还原峰电流明显增大.用计时电流法,控制电位在.0.17Vcu.Cu20修饰玻碳电极可以检测过氧化氢异丙苯(CHP)、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过氧化丁酮(2-BP)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9.
在0.1mol/LHAc—NaAc缓冲溶液(pH=4.54)中,用循环伏安法可得到维生素B12的两个还原峰。峰电位EP1=-0.458V,EP2=-0.831V(vs.SCE)。实验表明,维生素B12在玻碳电极上的电极过程为一受吸附控制的不可逆过程。测得还原峰的电子转移系数为0.3,标准速率常数为ks=2.40s^-1。用该法测定了维生素B12针剂中维生素B12的含量,结果与标示含量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富氧浸出机理及其在氰化提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金氰化学反应和氧在金氰化浸出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富氧浸金机理及其在氰化提金中的应用.从研究资料表明,利用富氧浸出,可提高金溶解速度和显著提高金浸出率,并能增加浸出设备的生产能力.由于缩短浸出时间,从而降低了氰化物单耗量.  相似文献   

11.
用卡拉胶将肌红蛋白(Mb)固定在玻碳电极(Gc)表面,制备了MB-卡拉胶膜修饰电极.包埋在卡拉胶中的Mb可以与电极发生直接电子传递.Mb-卡拉胶膜修饰电极在水/有机混合溶液中,表现出准可逆的直接电化学过程.式电势(E^0’=-0.407V)表明该电化学响应是MbFe(Ⅲ)/Fe(Ⅱ)电对的氧化还原.在一定范围内,溶液pH增加,Mb氧化还原式电势负移,且呈线性关系,说明Mb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扫描电镜显微研究表明,卡拉胶水凝胶与肌红蛋白之间有较强的作用,紫外光谱表明.血红素周围的微环境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2.
对测砷(包括As^2+和As^5+)的几种伏安极谱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以伏安极谱法分析砷时,需根据样品浓度和形态等诸多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得到满意的结果.对于As^5+,若浓度较低时(〈10μg/L),可选择固体金电极的阳极溶出法分析,当浓度较高时(10~100μg/L),则可使用悬汞电极、选择加入Cu/Se等试剂,用阳极溶出分析.对于As^3+,低浓度时用DDC的吸附溶出法可获得较好的重现性,当浓度高时,可考虑极谱法.  相似文献   

13.
合成出一种新的配合物Ag2L4Br2(L=1-甲基-2-巯基-3-H-咪唑).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a=7.9255(12),b=18.091(3),c=9.5431(14),α=γ=90o,β=99.772(2)o,V=1348.5(4)3,R=0.0421,wR=0.0969.配合物中心Ag(I)离子与来自4个1–甲基–2–巯基咪唑的4个巯基负离子以及2个溴负离子配位形成四配位银的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4.
纳米零价铁脱溴十溴联苯醚(BDE-209)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制的纳米零价铁(NZVI)对十溴联苯醚(BDE-209)进行脱溴实验研究,BDE-209及脱溴产物分别采用离子色谱仪(IC)和气相色谱仪(GC-ECD)跟踪分析.IC与GC-ECD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铁可以脱溴BDE-209,生成溴离子与相应的低溴代化合物;在50%乙醇-水溶液实验体系中,纳米零价铁脱溴BDE-209的速率比土壤体系中BDE-209的脱溴速率慢.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酶催化沉积底物和生物素——亲和素两步放大的超灵敏免疫检测方法.抗体通过单层蛋白A固定到金电极表面,预先处理好的生物素化抗体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亲和素形成的网状复合物作为免疫反应信号的放大探针.在有H2O2存在的情况下,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氧化DAB(3,3’—联苯二胺)在金电极上沉积一层不溶物,引起阻抗的显著增大.该传感器用于人IgG检测,检测下限为1.0×10^-8g.采用法拉第阻抗和压电石英晶体微天平分别表征了该传感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在硅胶表面合成了苄嘧磺隆印迹聚合物(MIPs),将MIPs超声分散于氨基苯磺酸溶液中,通过在金电极表面电聚合氨基苯磺酸制备了苄嘧磺隆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将纳米颗粒的强化传热吸收作用应用于氨水吸收制冷中,提出了在氨水溶液中添加铁酸锌纳米颗粒和复配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SDBS和CTAB的纳米流体的配制方法,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阴阳离子活性剂质量分数、复配比例及超声分散和光照对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铁酸锌-氨水纳米流体分散的最佳工艺为:SDBS质量分数为1.5%,CTAB质量分数为0.015%,超声时间为30min,光照时间72h以上.最后根据双电层原理分析了活性剂质量分数对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表明存在最佳活性剂质量分数,并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8.
定义了更为广义的双列杂交第1类线性模型。根据4种双列杂交设计(Ⅰ,Ⅱ,Ⅲ,Ⅳ型)的一般配合力、反交效应、特殊配合力的定义,构造零假设H0,导出4种双列杂交的配合力的限制性方程组(Hβ=L),分别生成3种配合力的指定的假设检验模型,并合成4种双列杂交的配合力方差分析表,从而构造了广义双列杂交模型。然后,根据4种双列杂交类型配合力的限制性方程组(Hβ=L)之间的包容性关系,得到的6个"模板矩阵",双列杂交(Ⅱ、Ⅲ、Ⅳ型)的配合力的限制型矩阵可由其"模板矩阵"生成。由于双列杂交(Ⅱ、Ⅲ、Ⅳ型)可看成双列杂交Ⅰ型的"缺失型",故可推广到有少量(10%以下)的数据缺失的不完全的双列杂交假设检验。因此,对假设检验模型的结构进行修改,还可以实现广义双列杂交模型的扩充。  相似文献   

19.
用甲基纤维素(MC)水凝胶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成了稳定的Hb-MC膜修饰电极.包埋在甲基纤维素膜中的血红蛋白可以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可逆的血红蛋白辅基血红素Fe(III)/Fe(II)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12V(vs SCE).其式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41.0mV/pH,说明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磷酸三丁脂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稀释剂的选择、王水浓度、TBP浓度、温度、振荡时间和相比等对萃取金的影响,提出以20%(V/V)的磷酸三丁脂—乙酸丁脂溶液直接从20%(V/V)王水介质中萃取金(Ⅲ),然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以乙酸丁脂为稀释剂,在20%(V/V)的王水介质中,TBP浓度为20%(V/V)、常温下、人工振荡90 s或机器振荡30 s、有机相与水相比为1∶4金均能被萃取完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