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侨刊乡讯是我国侨乡特有的民办刊物,记载了大量颇具价值的侨乡信息,为侨乡历史与文化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作为我国重点侨乡之一的广东省,其侨刊乡讯具有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发行范围广等特点。多年来,暨南大学图书馆秉承多元合作、资源共享的基本理念,采取与主管部门、出版单位及收藏单位等多元合作方式,在全面系统地收集广东侨刊乡讯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  相似文献   

2.
侨刊乡讯是侨乡民间创办,主要面向海外公开发行、非营利性的报纸和刊物.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独特的报道内容和活泼的版面形式,激发海外赤子怀国、思乡、念祖、恋亲的情感,深受他们的欢迎,被赞誉为"集体家书""沟通海内外联系的桥梁".侨刊乡讯诞生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该类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对华侨华人研究尤其是侨乡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研究中心近年来致力于侨刊乡讯的收集整理工作,从而大大丰富了华侨华人文献专藏.  相似文献   

3.
钟羡芳 《出版广角》2014,(11):40-41
正作为侨乡人民联系海外乡亲的一种书文载体和精神纽带,侨刊乡讯是外宣工作的主要阵地,它以"侨乡""乡谊"为特色,向海外侨胞展示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展示祖国形象的新名片。侨刊乡讯是经侨乡新闻出版部门批准,主要向海外(含中国港澳台地区)发行或赠送的报纸和期刊,是祖地人民与海外乡亲沟通联系的"集体家书"。侨刊乡讯对促进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祖籍地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受到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2000多种报纸中,侨刊乡讯堪称独树一帜,它没有党报机关报的权威,没有都市报、生活报的热门,也没有晚报、法制报的“刺激”,但它却有众多媒体不能代替的外宣功能,拥有众多的海外读者——侨胞和乡亲,也为侨乡群众所喜闻乐见,正逐步成为侨乡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阵地。本文试以《集美报》办报经历为例,兼谈侨刊乡讯的外宣功能。  相似文献   

5.
侨乡报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授权全国三大侨乡(粤桂闽)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创办、归口管理的特殊门类报纸,列入国内统一刊号侨字系列。这类出版物最先以侨刊乡讯(期刊)形式出现,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现在发展到以侨乡报为主,定期出版。读者对象主要在海外。侨乡报发展历史不足20年,现有近200家,期发量几百万份,是我国报业的一支新生力量,在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宣扬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促进侨乡与祖国建设事业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错位现象严重。侨乡报是一种特殊的报纸,与以国内读者为主的公开、内部发行的报纸有很多不同点。侨乡报目标对外,以正面宣  相似文献   

6.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988年2月25日报道,在著名侨乡广东台山县办有29种侨刊,去年共出版78期,平均4天多就有一期侨刊出版,全年共印制了18万本,其中有13万本寄送到国外和港澳地区。这29种侨刊有的为县办,有的是地方办的,还有姓氏宗亲办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些侨刊为家  相似文献   

7.
对外宣传是新闻宣传战线的重要一翼。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交往大大增加,对外宣传也因此日益显得重要和不可或缺。面向境外宣传本地区建设的新成就、新变化、新特色,是侨刊乡讯对外宣传的主要内容。福建《莆田侨乡时报》自2000年起正式有了刊号,几年来,一直受到境内外读者特别是境外莆田籍读者的喜爱和欢迎,被称作是“了解家乡的窗口、投资莆田的桥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接收和管理捐赠、编印侨刊、提供宗亲交流的场所、举办各种宗族活动、传承宗族历史文化五个方面阐释关族图书馆联系侨乡宗族关系的职能,得出关族图书馆是联系侨乡宗族关系重要纽带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广东现有侨刊30多种,在近5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共约20万份。近来,广东侨刊进行了不少改革。第一,扩大了宣传范围,既面向了老一代的华侨,又面向了年青一代的华裔;既面向了经济界,又面向了知识界。总之,面向了海外侨胞的大多数。第二,从内容选择、专栏设置、版面安排等方面,都突出了党的十一层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侨乡社会主义物  相似文献   

10.
丘柏林  周群 《图书馆学刊》2013,(12):130-133
五邑侨刊经过近100年的发展,现存86种。通过对五邑大学图书馆藏纸质侨刊的整理,获得一系列详细数据,依据这些数据对五邑侨刊概况、发展阶段及其特色与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详细论述了五邑侨刊的历史、种类、级别、经费来源和获奖情况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风气早开的华南侨乡,利用侨资助力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形成一股潮流,推动近代中国的公共图书馆事业从城市走向了乡村。近代侨乡的侨助公共图书馆建设,与中国社会历史进程、新图书馆运动及其侨居地发展环境有关,宗族力量和家风传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侨助行为在情感上体现了深切的家国情怀,推动中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温州市委关于调整报业结构的精神,日前经省新闻出版局批准,一份专门为温籍海外人士准备的精神“食粮”——《温州乡讯》问世。 《温州乡讯》由《温州都市报》编辑出版,四开四版,它将秉承原《温州侨乡报》为温籍海外游子服务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外宣力度,努力反映家乡两个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同时提供经贸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丛春华 《东南传播》2010,(11):11-13
乡讯是作为侨乡省份的福建报纸家族中特有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地缘近、血缘亲、文缘同、商缘通和法缘久这“五缘”优势,是乡讯先天的机缘。但是数字时代,乡讯却没有呈现出应有的发展态度,不但受众群萎缩,而且信息传递越来越阻塞不通,这种“信息冰冻”现象的形成不但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尴尬。作为对外宣传的优势阵地——联结乡情、乡谊,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中国和本省、本地区的良好形象,以吸引海外乡亲支持祖国、祖地建设,乡讯必须遵循国际传播规律,打破冰冻,符合时代和功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海外版开辟《侨乡纪行》专栏一年多,见报稿已有百余篇。虽不能说篇篇富有“侨”的特色,但不少文稿的字里行间还是“海味”洋溢,耐人回味。爱国爱乡是海外华侨的最大特点。多少年来,海外侨胞、归侨和侨眷都梦寐以求有一个强盛的祖国。侨胞对祖国对家乡的爱心,自然成为侨乡纪行的主旋律。侨胞的爱国爱乡之心,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当年较为普遍的是为家乡修桥铺路办学。如今侨胞在故乡投资办厂兴业了。捐款办公益事业和投资办企业的出发点固然相同,却有不同的内涵。过去的侨汇是用来支撑侨眷、侨乡的消费,现在却是投资发展侨乡经济,帮助侨眷脱贫致富。短短几年时间,一个个华侨投资兴办的成片开发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整理了近几年浙江省侨网建设的信息资料,并就浙江侨网的规模和数量、侨网的栏目设置和基本功能、侨网资料的更新与存储、侨网网民的构成研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侨务传播者、传播媒介和传播对象,提出了当前我国侨务传播的三个策略:(一)提高侨务部门行政位阶,整合”五侨”资源,建构”一体化”侨务传播机制;(二)因应传播数字汇流趋势,并可将整合营销传播理念,应用于侨务传播领域;(三)与海外华侨华人社会三大支柱及祖国侨乡传播网络对接,建构多维的大侨务传播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由福建省档案馆编辑的《福建华侨档案史料》(1912—1949)一书近已由档案出版社出版。该书系根据福建省档案馆馆藏珍贵档案及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闽南、闽西侨乡市县档案馆侨务档案选编而成。主要内容有:侨务机构及工作计划、报告,华侨出入国,侨汇机构与侨汇,华侨投资,华侨教育,华侨捐赠与抗战,救侨,护侨等。该书辑录华侨档案千余件,计140万  相似文献   

18.
侨乡契约文书是近代侨乡社会民众在日常社会经济生活中遗留下的文献档案.我们通过对侨乡契约文书充分合理的解读,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近代侨乡社会所经历的社会变迁,从而加强对侨乡文化的研究与诠释.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报纸宣传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宣传要抓住特点,报纸要办得有特色。福建省有水、海、侨、特、台、亚(热带)等自然、地理、历史、社会和实行特殊政策的特点和优赞,而其中尤以侨、台更为突出。因此,近年来,我们从省情出发,坚持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并举的方针,把“抓住特点、突出侨台”作为报纸宣传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侨胞、台胞了解在开放、改革中前进的福建,努力把《福建日报》办成一张“开放型”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省报。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有700万华侨、外  相似文献   

20.
本期封面照片《欢聚在故乡》选自《侨多·侨情》摄影展览,是《侨乡·侨情》摄影大奖赛两个金牌奖之一。作者是福建省宁德地区文化工作者。去年11月中旬,150多名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回到福建省晋江县石圳村,参加“1978—1988年石圳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