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小说心理描写方面,斯丹达尔不仅继承了文学先辈的成就,而且另辟蹊径,深化和开拓了现实主义方法。在创作中,他着笔于心理内容,丰满人物性格;强化心理描写的社会性,含义深远;巧妙地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手法,显示娴熟的艺术功力。  相似文献   

2.
独白是文学创作中塑造人物的一种技法,斯丹达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戏剧中的独白广泛地运用到小说中来,成为他心理描写系统中的重要手法。他根据不同情势,恰当地运用独白,既合理又丰富多样,其技巧和方式显示出高度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红与黑》暗藏着主人公于连的生活道路,揭示了它的个人奋斗与现实环境的因果关系和尖锐的冲突,是作者斯丹达尔“描写当代历史社会”这一创作意图的充分展示.文章从历史和心理二个角度对《红与黑》书名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4.
斯丹达尔立足于复杂多样、变化异常的社会现实,以现实主义文艺观为指导,突破古典主义清规戒律,在人物描写方面开辟了新路,成功塑造了德·瑞那夫人等几个内涵丰富而性格各异的贵族妇女形象。其中对桑塞维利纳公爵夫人那种种复杂矛盾心理写得尤为细腻感人。斯丹达尔笔下的人物,虽性格复杂矛盾,但每个人物都贯串一个性格核心,主体性格和各性格因素关系和谐,是“杂多”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丰富的感受和强劲的材神创造力给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斯丹达尔的作品带来了充盈和无可比拟的力量。他十分注重写人的心灵激情,将人物偏执而狂热的激情浸润在社会的染色体内,在他的小说特别是《红与黑》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些赋有躁动不宁品格的激情充沛的心灵。在斯丹达尔眼里,激情,是纯精神和情感的晶体,同时也构成了人物悲剧的主体根源,被尼采称为需要两代人的努力才可能猜测到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6.
斯丹达尔(1783—1842)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和代表作家.作为启蒙思想的信奉者,特别是拿破仑主义的崇拜者,斯丹达尔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如火如荼的资产阶级革命.他跟随拿破仑东征西讨,和殴洲封建君主结成的神圣同盟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毫无疑问,拿破仑一垮台,斯丹达尔就成了波旁复辟王朝甚至欧洲封建势力的众矢之地的.他被迫流亡意大利,七年后,回到巴黎,依然故  相似文献   

7.
论池莉小说的审美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小说创作注重对凡俗人生的如实描写,具有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和朴实平易的世俗化语言,表现出自然,悲婉的审美风格,在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8.
短篇小说集《小城畸人》是美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也被视为安德森最好的作品之一,尤其是他对象征、潜意识、心理描写和顿悟等文学创作手法的娴熟运用.以及他朴实简练的语言风格.对美国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托尔斯泰独具匠心的心理描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于这种新颖、独特的描写技巧,曾给以高度称道,赞誉为“心灵的辩证法”。我们仅从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中,就能深深感触到这颗辩证心灵跳动的脉搏;听到这颗辩证心灵异常的心声。传统的心理描写,一般根据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去刻划人物性格,注重环境对人物心理的制约作用。例如,曾给青年托尔斯泰以巨大影响,被誉为心理描写大师的斯丹达尔认为,不同境遇中人的内心激情的变化,是文学所要表现的最美好的东西。他的这种美  相似文献   

10.
潘明珠 《小学时代》2011,(12):24-25
斯丹达尔和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两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斯丹达尔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享誉世界的杰作《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成为个人奋斗者的典型;莫泊桑是19世纪后期的小说家,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而他的长篇小说也是别开生面、颇有建树的。他的长篇小说中揭露性最强、社会意义最深刻的作品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边城》的粗浅剖析,论述了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艺术特色;魅人的风土人情,浓郁的乡土气息;细腻的心理描写,真挚的情感展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追求语言的地方色彩,注重字句的斟酌,锤炼,形成质朴、自然、凝炼、含蓄的语言风格;运用抒情笔调,追求小说的散文化。旨在说明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艺术成就是显著的,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应当切实加以肯定。  相似文献   

12.
青禾的《初霁》,是一部真正反映漳州人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曲折生动,语言朴实有趣。作把人物外部特征的描写与复杂的心理刻划结合起来,揭示了他们的情感与性格。  相似文献   

13.
谈谈《红与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作家斯丹达尔的代表作《红与黑》,为西欧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长篇小说的素材有现实根据,它是一个真实的恋爱悲剧。一八二七年,法国伊塞尔省勃格地方的一个年青的家庭教师,和女主人发生暖昧关系,由于女主人的信件阻碍他和一位富家小姐的  相似文献   

14.
刘芩 《文教资料》2012,(33):126-128
源于古希腊的“浪漫主义”随着历史的发展也呈现出与每个时代相应的形象.从最初带有贬义色彩的不切实际的“传奇”与“幻想”,到十八世纪的对于“理性亡国”破灭后的“浪漫化的”社会构想,直至十九世纪应对社会现实而表现出的“积极”与“消极”的人生态度,“浪漫主义”恰似一条汩汩幽深的河流,蔓延在文学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随后出现的“现卖主义”的巨浪,如狂澜汹涌,排山倒海而来,浸盖了几乎整个十九世纪中期的文学气象,并在之后的文学演变中依然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与影响。对于这两大潮流的转变,后世之人自然无法忽视,并对其中的历变抱有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总会看到巴尔扎克与斯丹达尔,这两个如何也无法跳过的“独创者”,而斯丹达尔的现实主义的作品似乎独具“浪漫主义”的笔调。对于斯丹达尔的研究,最典型的观点在于他独特细腻的“心理刻画”手法的运用,或是由其生活经历所表现出的“意大利”情怀,其间著述成就自难胜数,笔者卑浅,实难续论,但吸引笔者的则是斯丹达尔作为一位赫赫有名的“现实主义”巨匠,何以往往与所谓“浪漫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仅就《法尼娜·法尼尼》这篇作品窥看其中一二。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对绘画艺术极有研究,他深厚精湛的美术修养使他在文学创作中非常善于传神地运用色彩词,他的小说《药》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药》中用色彩词三十多处,用来描写场景,渲染气氛,显示了沉郁幽深的风格;用来刻画人物,写真传神,表现了极其深刻的思想:用来对小说的文眼──人血馒头着意点染,发人深省,深化了主题。这很多成功的技法,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借鉴。 一、描写场景,渲染气氛,显示风格 小说《药》主要“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风格沉郁幽深。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品…  相似文献   

16.
法国资产阶级作家斯丹达尔(1783—1842)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红与黑》,是一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多年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修正主义者对这部作品作了严重的歪曲,有意抽掉它所反映的政治内容,抹煞资产阶级革命后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攻击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拿破仑,  相似文献   

17.
青禾的《初霁》,是一部真正反映漳州人生活的长篇小说。小说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曲折生动,语言朴实有趣。作者把人物外部特征的描写与复杂的心理刻划结合起来,揭示了他们的情感与性格。  相似文献   

18.
《地下室手记》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部"社会哲理小说",也是一部心理分析小说."地下室人"的心理描写独具特色.本文主要探析双重人格反映内在本性和精神状态的矛盾变化、对话或对话化的内心独白、心理描写与梦境幻觉等下意识相联系,其特点及成因,从而更好地认识理解该小说,同时深刻感悟作者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一八三○年,在法国波旁复辟王朝行将复灭的前夕,斯丹达尔写出了长篇小说《红与黑》。作者指出,这部标有“十九世纪编年史”副题的作品,目的就在于描写“十九世纪最初三十年”的“社会风气”。十九世纪最初三十年的法国,可以明显地分为两个时期:前十五年,是拿破仑统治时期,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期;后十五年,则是被打倒的封建  相似文献   

20.
艾德加·爱伦·坡的小说风格奇特恐怖,充满了神秘感。神秘感是作家苦心追求的一种效果,坡将卓绝的、独创性的心理描写和大量的内心独白放置在作品中完成神秘感的构建,揭露人性丑恶的本质。他不但继承哥特小说传统,而且超越了哥特小说而形成新一代恐怖小说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