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如何通过品德课教学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从而使心灵得到洗礼呢?  相似文献   

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如何通过品德课教学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  相似文献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如何通过品德课教学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从而使心灵得到洗礼呢?  相似文献   

4.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不仅是这样,教育不仅幸福了学生,也让教师本身获得了幸福.  相似文献   

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家的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与爱的关系。有人说:“教师的爱如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如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能消融”。事实真的如此。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丰富内心世界,启迪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用爱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需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良好的心态审视学生,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以成功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7.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1用爱去关注中等生,促进其成长爱,是我们教师心中永恒的主题,师爱无异于母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爱,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我们为学生所做的一切事情中,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着这种爱的真诚。学生们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一  相似文献   

8.
一、关爱学生。培养情感 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而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正是通过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如语言、动作等表现出来的。首先教师的语言要有亲和力。具有亲和力的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的门扉。教学中我尽量做到语言亲切自然、抑扬顿挫生心灵的门扉。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母爱和师爱 ,但师爱又不同于母爱。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间的特殊的爱 ,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 :“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因此 ,教师的爱不能停留在内心 ,仅工作为一种自我体验而存在 ,而应该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外化成一种现实的教育力量 ,并用“爱”这把金钥匙去启迪每一个学生的心智。一、面向全体学生 ,施予爱心教师的爱心就是对学生的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把“爱孩子”看作是一个教师生活中的重要品…  相似文献   

10.
尹云 《吉林教育》2009,(6):90-90
1.用“爱心”打开心灵。爱胜过一切语言,涵括一切行为。它是教师自觉的人格修养,是教师职业崇高与神圣的核心。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是丰富的,神奇的,独特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伟 《成才之路》2010,(3):79-80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我十分信奉这句名言。我理解这里所说的这种“爱”就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诚挚的热爱,来培养学生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热爱。“教育的一切奥秘在于如何爱学生。”教育之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催化剂”,它时时激发着学生内心的活力,不断转化为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动因。  相似文献   

13.
师爱无痕     
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沟通师生心灵、撞击学生灵魂的力量,是唤醒学生理智的催化剂,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受过情感教育的人,善于与人沟通且对生活热爱。情感教育是心灵的对话与真情的沐浴。近代教育家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是情感教育的摇篮。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觉,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存在着相互信任、尊重、民主、宽容,即师生之间要有爱。学生美好的开端是掌握在教师手中的,教师要情感充沛、精神饱满,要全心投入、心无旁骛,要信心十足、追求卓越,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的爱应是尊重,应是信任;班主任的爱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它是与学生心灵之间平等的交流,班主任的爱也包含着爱的“心灵塑造.让学生知道爱,懂得如何去爱;放手让学生锻炼,让学生在风雨中成长,也是班主任对学生真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班主任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把自己的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时时处处为学生着想,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6.
爱与责任     
爱与责任的教育是师德建设永恒的主题。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教育实践证明,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意味着将要毁坏一个学生。因此,“当教师必不可少、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爱是教育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中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从现象上看,是教师施教,学生受教。但是,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有一种无形的东西在制约着教育过程,它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它是沟通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的一把金钥匙,是教育教学获得成…  相似文献   

17.
我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是爱的事业,而这种爱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气魄,但却有润物细无声的永恒。这种爱让学生远离挑剔的指责,这种爱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尽情施展个性。由于爱的付出,教师是那吹面不寒的风,随风入夜的雨,这种爱是学生得以健康成长的沃土。爱是尊重,爱是赞美,是亲近,它能驱散学生心灵上的阴霾,看到希望的曙光,使学生高扬起前进的风帆。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微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十分重要.微笑不是放任、纵容,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教育家提出:“要用微笑去征服学生的心灵。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力量会让心灵与心灵对接、信任与信任相会,情感与情感相融。崇高的师爱,具有伟大的力量。它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献身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师爱所具有的功能和效应.对教好学生有着重大意义.是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力量源泉。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无穷的,更是神奇的。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不能没有对“心灵”的关注,因为“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这个心灵既指教师的心灵,也指学生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师生心灵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它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但反观当前的教育生态,不难发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灵距离。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重视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行人文关怀,那我们的教育行将摒弃固有的社会责任和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