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王成 《今日科苑》2004,(3):39-39
现在,人们早已知道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营养素。所以,维生素又被称为维它命。但是几千年前,人类对维生素不认识,维生素的发现有一个漫长的历程。那么维生素是怎么被人们发现的呢?  相似文献   

2.
印度的一连串"红雨",染红了土地和房屋……而且"红雨"里竟然有"怪异生命"!这种让人惊恐的生命究竟是什么?它们到底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3.
外星生命是否真的存在?屡屡现身的不明飞行物是否就是他们造访地球的空中客机?自1947年第一次发现飞碟的身影,到今年UFO研究已开展了60周年,本刊特地准备了一组来自“外星”的文章,和"飞碟“发烧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4.
EV71,一种肠道病毒,2008年3月以来在安徽阜阳肆虐,至5月7日,安徽全省报告5800多例,夺去22名婴幼儿生命.全国16个省(自治区)陆续发现疫情.截至5月7日,广东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4876例.目前各项防控工作在国家卫生部领导下正在有序展开,当前不少人询问:EV71究竟是一种什么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又是昨回事?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认为,在海洋的最深处没有阳光,不可能有生命.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深海观察手段的提高,科学家却发现"生命禁区"有生命,在几千米的海洋底部寻找到了"第三大生命系统".  相似文献   

6.
唐纳虹 《今日科苑》2012,(8):107-108
按照一般规律3、4月进入流感、感冒高发季,有的人简直是感冒"专业户",只要到感冒高发季,只要身边有人"中招",他必定首遭其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有此一说流感发威多补充维生素D?国外研究发现,有些人反复感冒,可能跟缺乏维生素D有关。因为,维生素D能提高身体抵抗力,经常感冒者可以多晒晒太阳,多吃含维生素D的食物。  相似文献   

7.
正每次地震过后,网上总是会出现"生命三角"这个敏感高频词。在国内,历经汶川、玉树、雅安等地震后,这一理论也开始在网络上大热。一些人还根据拍摄的地震现场废墟照片指示所谓的"生命三角区",以推广这一逃生方法。但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对话,是言语生命的良性互动;对话,追求言语生命间的和谐与默契.诗意的语文教学,是自由对话的教学.多维"对话"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如何让对话的诗意课堂犹如常青树,焕发其活力?笔者认为从民主平等、真实开放、动态生成、个性张扬等多维度对话着手,把对话视为一种生命的关怀,明白倾听是为了理解,并非只为了评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课堂,从而创设理想中的诗意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9.
大凡一个正常人都知道,尿液可是脏东西。科学家首次发现,许多猴子竟然"玩"弄自己的尿来,将尿液洒向自己的手和脚。猴子用尿液来埋汰自己,究竟为哪般?尿是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10.
刘建学 《百科知识》2001,(11):43-44
维生素是人体的六大营养素之一,现在已经发现的维生素有20多种。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组织细胞正常功能必不可少的物质,因而有人把维生素当作一种“补药”,或以为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微量元素”。这是对维生素知识了解不多而造成的误解。同时人们对自身维生素需求量也  相似文献   

11.
何为非原自然生物? 不管你是喜欢它们,还是厌恶它们,它们都已经被人类高接远迎地"请进来"了.它们的名字,现在许许多多的人都耳熟能详:外来物种、转基因生物、克隆生物、人造生命.当然,对"人造生命"有些人还是刚刚听说.这些威名赫赫的生物还有-个共同的大名,就是非原自然生物.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在距地球5.6亿光年的"马卡良231"(Markarian231)星系内,中外科学家联手发现了氧气。据悉,这是人类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氧气,也是迄今为止在太阳系外探测到氧气最多的一次。日前,此研究成果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这一惊人的发现引发了大量关注。"马卡良231"星系是什么?天文学家是如何在"马卡良231"中发现氧气的?此次发现是否代表着在银河系外找到了适宜生命产生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瑞雪兆丰年"是我国一句广为流传的农谚,它的意思是说:冬天下几场大雪,是来年庄稼获得丰收的预兆。那么"下雪"和"丰收"之间到底有没有必然联系呢?科学家发现,除御寒的作用以及雪水温度低,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它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它的命名也是根据发现先后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在浩瀚的宇宙中寻找生命,但至今未果。那么,身为智慧生命的我们,能否当一回"造物主",将生命的种子播撒到宇宙的其他角落?随着天文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系外星球,我们会发现那些潜在的宜居世界的宜居时间可能是短暂的。也就是说,在那些星球上,生命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出现。即使生命能够诞生,那些未成熟的生命也可能会因为这些星球不再宜居而被扼杀。那么,我们人类是否可以帮它们一把,把地球生命送到那些正处于宜居时期的星球上?向太空播撒生命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培育出第二代转基因"金大米",它含有更多维生素原A(胡萝卜素),可以更好地为机体补充维生素A,防止失明。与2000年问世的第一代金大米相比,"金大米2号"中胡萝卜素的含量达到前者的23倍之多。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可转化成维生素A,对防止儿童失明非常重要,全世界每年有50万名儿童因维生素A不足而失明。第一代金大米中使用了一个来自黄水仙的基因,金大  相似文献   

17.
姜莹莹  耿熹 《今日科苑》2007,(13):54-55
"太岁"已经验明正身了?近日河北省农科院遗传所研究员王朝江宣称,他已经揭开了"太岁"神秘面纱,并证明其为有生命的物体并培育出"太岁"菌种。此消息再次引发了人们一直以来对于这种被称作"太岁",广泛发现于土壤中,不腐不坏,甚至还能生长的物体的好奇心。这一新的发现,不仅在普通人中,也在各科研院所的专家中引起了强烈的关注,难道"太岁"之谜真的被破解了吗?记者采访时发现,不少专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现在说这个神秘物有生命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不可思议的"科学发现",说是补充钙和维生素D会致癌。有些朋友在微信和私信里面问我,是不是真的?这个说法确实有出处,是衍生自一篇近期发表的科研论文。之所以说"衍生",是因为论文并没有直接给出上述惊悚的结论,所以这又是自媒体"标题党"的杰作吧。事情真相究竟怎样?让我们来细细探究。  相似文献   

19.
"有效教学"一直是教育界人士的不懈追求,但课堂教学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活动,如何能在这短短的45分钟内,发现学生的各个点,抓住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呢?  相似文献   

20.
一“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当一个人把生命的全部意义确定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时 ,他会因拥有伟大的目的而拥有伟大的力量”———左拉从古至今 ,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一刻也没有止息过。早在战国时期 ,大诗人屈原就在《天问》中叩问上苍 ,万物的起源是什么 ?我们从哪里来 ?生命从哪里来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认识你自己”更是千古的命题。从宏大的天体到微小的粒子 ,从无穷尽的宇宙到人类自身 ,人类探索着一个个为什么 ,又破解着一个个为什么。在这不断的发现与破解中 ,人类前行。这种破解与发现又总是从对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