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怎样形成的? 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半殖民地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以及各种权力掠夺,使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中国沦为表现上独立,实际上受资本主义列强操纵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丢失了独立的国家地位。半封建国家是指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使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产生和发展,但是并没有占统治地位,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完全封建经济的国家,而是半封建国家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人侵,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演变的大致过程是:  相似文献   

2.
土地问题是十八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问题。革命前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所发展,但封建剥削制度仍占统治地位,法国还是一个封建的君主专制国家。而封建制度是建筑在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十八世纪的法国是一个拥有二千五百余万人口的农业国家,但占全人口约百分之一的贵族统治集团(王室、教会高级僧侣及贵族领主)却占有全国土地的十分之九(包括世袭租地农所占用的土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确立对全国的统治算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为止,历时二千一百多年,西欧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则是在封建社会末期才确立起来的.以英国为例,从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到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封建专制制度只存在了一百五十年;就法国而论,路易十一(1461—1483)统治始到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止,也只存在了三百年左右.中西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存在的时间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产生比西欧早得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怎样形成的?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明清是我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的时期。其经济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封建经济渐趋衰落。政治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政治腐败。民族关系——各民族的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对外关系——从开放转向“闭关”,西方殖民者东来。文化特征——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和传统科技处于世界前列,但近代科学未能诞生,西学东来对中西文化交流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萌芽子春秋,成长于战国,确立于秦朝,巩固于西汉。春秋时期,分封制、世卿制等传统的政治体制在列国仍然占统治地位。某些国家的政权,被几家贵族掌握着。有些家族虽然已是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代表,但他们仍然是世卿之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尖锐复杂的条件下,出现了黄宗羲民主启蒙思想的萌芽.黄宗羲把社会的种种弊端,集中于封建君主专制.而他在揭露和批判君主专制的同时,从政治、经济、法制和军事等方面设想了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形态.对于这些深邃思考的政治思想史定位,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第一次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先河。在封建社会里,尽管人们对其或褒或贬,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却得到了延袭和发展。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阶级矛盾。八十年间,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许  相似文献   

9.
官僚政治是一种社会政体形态,它是伴随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官僚政治形成于大动荡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全国,封建官僚政治也随之确立,从此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从官僚政治发展的过程来看,它优于奴隶制贵族政治,对于封建制度的确立,封建政权的巩固完善和国家的统一,曾起过积极作用,尤其在官吏的选拔、任用、考核方面所形成的一套完备的文官制度,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来,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腐朽,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弊端和危害。辛亥  相似文献   

10.
霍布斯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关于国家的学说。其国家学说旨在以人造国家、君权人授反对神造国家、君权神授 ,以资产阶级专政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的要求及通过契约途径获取政治权力的愿望  相似文献   

11.
论莱布尼茨的辩证法柯峰莱布尼茨是十七世纪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那时的德国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君主专制的国家,一方面是强大的封建势力,另一方面是弱小的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制度的愿望,但又不敢也不可能同封建势力进行公开的较量,幻想借助...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古代吏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李昱皎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的交治腐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由浅人深的探讨。麻地产生原因多端,但根源何在?本文认为有以下三大因素。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立法权、官定任免权、司法权等都集...  相似文献   

13.
一、中国是怎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逐渐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从而改变了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西欧君主专制制度是从封建国家向资产阶级国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政治形态,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16世纪初,欧洲的封建制度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开始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这个时期,封建贵族趋于没落,市民(资产阶级前身)兴起,两上阶级势均力敌。在他们的相互对抗和冲突中,君主充当了仲裁者的角色,君主利用市民打击封建割据势力,并从市民处得到财政的支持。专制王权与市民的发展最终建立起君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封建社会自战国始到鸦片战争,历经二千三百多年。其间虽经时战时和,国家时分时合,封建政权不断更迭,但历朝历代的封建君主们为了巩固其统治,均不同程度地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逐步加强和完善君主专制统治,明清两朝更是到了顶峰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专题指导 本专题主要内容包括王朝更替、都城变迁、帝王活动、政治制度、变法改革、农民战争、重要战役等。其重点是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六次变法改革和所涉及的八次农民起义。难点是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及地位、农民战争历史作用的分析认识。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它是政治的载体和规则,体现政治的组织、形式和程序。它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转方式。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奴隶制的政治制度和封建制的政治制度。我国奴隶社会的国家机构,是以王位世袭制、分封诸候制为其特点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是我国封建政治的三大基本特征。君主专制,体现了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官僚政治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其要害是官僚凡事奉命从事.  相似文献   

17.
王妍  高磊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6):107-109
16世纪英法两国建立了君主专制统治,并呈现出相似的特点:一是封建君主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使教会民族化;二是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关系密切;三是封建君主一反农本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鼓励资本原始积累。在专制主义充分展示其弊端的同时,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兴起,为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把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结合起来,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观念,把革命作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表明民族意识的觉醒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美点赏析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与李斯同是荀况的学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依据法令进行治理。其思想和主张为秦始  相似文献   

20.
法国路易十四的霸权兴起之盛、衰落之剧,颇引世人和学者瞩目。其最终失败,原因在于外患内忧。路易十四贪得无厌的对外扩张政策导致欧洲其他国家的联合反对。而封建君主专制的弊病、不妥协的宗教政策和封建制度对国家发展的阻碍,也使法国的内政和经济无法支撑和维持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和计划,路易十四的霸权必然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