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长征 《华章》2008,(19):121-12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之普通高中学生有一定特殊性.本文着重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和个性心理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杜长征 《华章》2008,(20):121-12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之普通高中学生有一定特殊性.本文着重分析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和个性心理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胡英俊 《文教资料》2011,(10):57-58
目前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作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可行性,并结合具体课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江苏大学2003级6 13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中有19.96%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29.68%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高于女生;工学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于医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针对大学新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使其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度过大学新生适应期.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边远地区职院和中心城市职院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边远地区职院学生心理问题特点.结果表明:与广西中心城市职院相比,广西边远地区职院有心理卫生问题学生比率显著偏高,学习困难是造成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健康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对心理问题的研究,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尤其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群体等问题,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7.
运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06-2009年新生入学后所进行的心理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使用一般健康问卷GHO-20、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等4个量表,对在校2005-2008级4个年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综合比对研究.结果发现:民办高校新生中平均每年有13%的学生有严重心理问题,有17.1%的学生属于I类问题;在校4个年级学生中有50.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8.9%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86%的学生主要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14%的学生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大学三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最低.男生的社会支持水平明显低于女生.本文对解决民办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据有关部门研究的"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3.76%的初中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率还大幅上升.通过分析,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 初中生课程增多,学习压力随之加大,不少学生无法适应突然而来的变化,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随之出现萎靡不振、缺乏自信、思维迟缓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心理问题是学生品德问题的根源,目前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都极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而引发品德问题.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学生品德问题,从调整学生心理入手塑造学生品德.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一年级学生在高校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居多;二年级学生是各类心理问题较多产生期;三年级较多表现在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四年级则以择业求职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主.文章主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特点,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因其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敏感、人格问题凸显、情绪情感失控等四个方面.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层面的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的消极影响,高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以及个人层面的自我认知模糊.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当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问题以及挫折问题。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不当、教育方式不当以及社会消极影响,从教师、家长和学生自身入手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现今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由于社会、学校管理、学生个人的原因,导致一些高职院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文章分析了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原因和表现,提出从社会环境、学校、教师和学生自己等多个方面努力,全方位整体性构建高职院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体系.才能更加有效的解决当前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试谈专接本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燕 《文教资料》2008,(6):209-211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专接本学生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自身的特点,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试从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出发,提出了几点对策.希望能对解决此类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刘秀梅 《文教资料》2008,(13):184-186
独立学院的学生规模越来越大,患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针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当认真对待,妥善处理.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探讨了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分析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问题、情感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择业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导致产生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并对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留守学生的现象、现状和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着眼,对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和留守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解决"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工作的难点.首先,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次,许多心理问题,会通过各种隐晦的方式显现出来,辅导员只有细细留心,才能有所收获.第三方面,如果心理问题以极端的形式暴露出来,辅导员老师要有果断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之一。本文针对中学生出现的学习类问题、人际关系类问题以及情感类问题作出归纳,并对解决这些问题给出措施,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兼顾其他方面的因素,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早日走出阴霾。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再是单一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面向全体大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体系.其目标有三:一是解决极少数“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二是预防部分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三是努力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与之相应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完成三大任务,即心理危机干预、心理问题辅导和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