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次,我到一所学校听一位老师执教一节四年级习作指导课,内容是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这位老师先是让学生了解课本上的习作要求,讲解什么是导游词,导游词分哪几部分,可以写哪些内容;接着分组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世界遗产”资料;最后,让学生选定一处“世界遗产”开始习作。  相似文献   

2.
从2010年11月28日开始,陕西宜川中学高二年级组在教师中开展了一项评选活动,先由各备课组通过听课,对老师实行打分选出“最差教师”,然后再由年级组对各备课组选出的“最差教师”重新听课,并对其再认定,最终选出高二年级的“最差教师”。高二年级组的60名教师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3.
童心不可欺     
最近听一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到某校借班上公开课,这位老师非常重视朗读,注意以读代讲,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课一开始,该老师便对学生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马上要招播音员。这一课,谁读书读得好,老师就推荐谁去。”学生一听,个个兴趣盎然,课听得非常认真,读得也十分投入,令听课老师啧啧赞叹。课后,一位听课老师问授课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所学校要招播音员呢?他坦然地说,骗学生的。我一听,不禁一愣:说得好轻松,骗学生的!古人云:“童心不可欺”。作为教师,面对圣洁的童心,欺骗学生,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4.
当代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呢?当代的教师又是怎样的教师呢?前一段时间,我偶尔到一所小学去听课,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几乎所有老师的课我都听了。听课期间曾因一位老师生病,我有幸代了一节课。在上课的时候,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微笑地看着他,用眼神鼓励他说下去:当学生讲话调皮时,我走过去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小头,让他安静地听课;学生答对了,我鼓励他,“请”他坐下;答错了,我也鼓励他,“请”他坐下……总之,我认为他们年龄虽然很小,但他们也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5.
2月27日早晨,中心校领导来我们学校视察工作,主要是随机听课。凑巧的是刚上第一节课,我便直接把他们带到教导处,根据课程表安排了三节课,我陪同其中一位领导来到了六年级一个班级听语文课。还没到教室就听到孩子们的吵闹声(老师已经开始上课,其实秩序还不错),来到教室门口我先跟老师说明来意,老师先是一愣而后转向学生说:“领导来听课了,我们准备好。”  相似文献   

6.
教“轴对称图形”这个内容时,有的教师唱独角戏,自己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然后让学生观察,很快得出结论和概念,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新性更是无从谈起。我现在教这个内容时,让每个学生拿出一张纸,按老师的要求动手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再打开,让学生观察、讨论这个图形有什么特点,他们很快就能说出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让学生领悟像这样的图  相似文献   

7.
近期,在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听了六年级一节“圆柱与圆锥”内容的复习课。我听后不禁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大有一种“听君一节课,胜教十年书”的感觉。引起我思想震撼的并不是执教老师的精湛的讲解、巧妙的设计、滴水不漏的过渡和妙语连珠的提问,而是学生深刻、惊人的质疑与解答。  相似文献   

8.
<正>“纸此蝴蝶”改编自小学二年级美术课程“折剪蝴蝶”。二年级的学生对蝴蝶已经有了很多感性的认识。一节内容简单、学生已知经验丰富的美术课,如果依然依据常规教学思路“欣赏—传授技法—学习制作—完成作品”来上,不易触动学生的情感、打开他们的思维,学生的素养也无法提高。  相似文献   

9.
镜头一:在教学二年级的“线段”这一课时,执教教师让学生用绒线演示对线段的认识。于是小朋友们手捏绒线,纷纷举起了长短不一的线段。执教教师让一位小女孩站起来示范,并说:“后面的听课老师看不见.你把它举高一些。”小女孩吃力地举起双手,还应老师的要求站在凳子上高举“作品”,以保证后面的听课教师也能看清楚……镜头二:在几百名听课教师的公  相似文献   

10.
幽默的力量     
一日,在三年级上课。活动已经正式开始,小朋友们都在剪的剪、折的折,忙着做手工。帆和吴却毫不理会我的要求,两人各拿一把直尺在桌上推来推去,玩得不亦乐乎。看到自己的课堂中有这样不太听指挥的学生,我的心里真有种“很受伤”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听课听什么     
战利  栾翠红 《广东教育》2003,(12):32-32
近几天听了两节好课,一节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节是“质数和合数”。两节课清楚地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学生觉得很愉快,听课的人也感觉很舒服。但有两个细节让我想到“圈里圈外”这个词。【细节】老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拼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有四个小组的同学呈现了四种不同的推导过程。这四种过程已经在教师的准备之中了,教师很自然地一点鼠标,剪的方法便动态地展示在大家眼前。有一个孩子上前说,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一刀,再拼一拼,这是一种错误的剪拼方式,它们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也许这种方法不在教师的准备之中,教…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开学已经几天了,可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黑鱼小学的孙浩天却迟迟不能进入状态。这个昔日活泼好动的五年级男生背起书包就打怵。整整一个暑假,他几乎每天都问妈妈好几次“开学还是不是孙老师教我?”因为孙治天被这位孙老师罚怕了。一次,孙浩天等3名同学被叫到黑板前听写,44个生字听写完后,孙浩天错了17个。于是,他的班主任孙艳红老师便让孙浩天与另外一个写错字的同学倒立听课。 孙浩天回忆说“当时,孙老师让我两只脚搭在窗沿上,头朝下,双手拄地,倒着听课。我们倒立后,孙老师才开始讲课。我们就这样保…  相似文献   

13.
殷敏 《江苏教育》2007,(2):52-52
近几年来不论是听课,还是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设计,频频听到的往往是:请同学亲自动手“折一折、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拿一拿、掂一掂、剪一剪、数一数、摆一摆……”等词,几乎每节课老师都创造一切条件、挖空心思地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似乎学生的手动起来了.课堂就真正开放了,学生就自主探索了,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说实在的,这些做法,在有些课上确实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也有不少事与愿违,给人以走过场的感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操作的实效,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二年级的公开课《黄山奇石》。执教教师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在学生复习上节课知识、初读课文后便将黄山的奇石、云海投影出来,让学生结合画面学习课文。接着便指名学生上台表演“猴子观海”的动作,再由学生争相扮演黄山的导游,向游客介绍黄山奇石的秀丽神奇。  相似文献   

15.
近期,在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中,我们听了六年级一节“圆柱与圆锥”内容的复习课。我听后不禁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大有一种“听君一节课,胜教十年书”的感觉。引起我思想震撼的并不是执教老师的精湛的讲解、巧妙的设计、滴水  相似文献   

16.
那天,在二年级听了一节数学课,老师叫孩子们自编关于3的乘法口诀。一个孩子站起来大声说到“一个三毛3根毛”;立刻便有孩子接下去,“二个三毛6根毛”,……一直编到了九个三毛27根毛。孩子们的声音是那样清脆稚嫩,这句口诀是那么有意思,听课的老师们几乎都要忍...  相似文献   

17.
俞新龙 《数学教学》2011,(2):9-11,35
1.问题呈现 在最近的一次听课活动中,听了一节高三的椭圆复习课,该教师整节课安排得非常紧凑,先是回顾基础知识,然后是讲解几道十分典型的例题,这几道例题难度适中,解法典型,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在听课过程中,我也注意到,老师讲得再精彩也没有学生“喝彩”.由于学生疲于听课,他们如果稍不集中精神就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相似文献   

18.
陈莹 《湖北教育》2000,(9):38-38
心理学家认为:人最初阶段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现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编排了“摆一摆”、“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等多种操作活动,突出了“动手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把抽象的知识物化为视觉的对象,内化为学习的智能。  相似文献   

19.
听“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上课的教师要求学生利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1/3。旁边一起听课的老师小声说:“能折出‘1/3’吗”我知道这位老师并非认为上课教师提出的操作任务有何不妥。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在思考一个问题而已。当时笔者边听课边思考了一下,未果。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到一年级听一节数学课。课堂上,孩子们生机勃勃的学习状态、师生间融洽自然的氛围自是让听课的老师们赞赏不已。其中有一幕情景更是让我反思许多。这节课的内容是“10的认识”。老师带领学生认识了“10”的有关知识后,做了一个小游戏:把“0”到“10”这十一个数字的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