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2.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3.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4.
医学物理发展的现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刊在上期做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专题,主要讨论了中西医结合发展的方向、意义及思路。本期将继续上期的专题,介绍中西医结合与现代科技交叉的部分主要内容。希望可以将中西医结合发展与现代科技交叉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完整的呈现给读者。为本刊撰文的几位作者就中西医结合的发展及其与现代科技多学科交叉等问题取得了许多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当前中西医结合要以解决世界医学难题,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医疗保健的权利为目的。2.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有的医学,是独立于中医学和西医学之外的学科。中西医结合工作包括中西医工作者的团结合作、临床实践的优势互补和理论体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模式应该是多元并存。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学科建设将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术进步。国家应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投入资金开展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学科建设。3.光子中医学将为中西医结合提供理论和技术平台,并将成为中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应关注该领域的发展和加大投入,尽快建设相应重点科研基地,促进各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现代光子学技术与传统中医学方法的结合,一体化、全方位地共同解决中医学专用的诊疗、养生保健等重大问题。4.中医药学要不断吸纳现代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与己结合,发展壮大自己。现代科技多学科应在中医理论和临床特色中找准切入点,开展工作。要加强对某些重大疑难疾病(如艾滋病等)的攻关治疗,让国际社会广泛认识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与优势,以利于中医药的深入研究发展和造福于人民。5.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包括理科、工科在内的学科交叉将促进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为创立新的医学理论,解决单独中医和单独西医所未能解决的问题。6.强化重大疾病诊疗规范,建立中医特有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已十分迫切。多学科交叉将有助于中医诊断和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如望、闻、切、诊),如光子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7.加强人才培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中医教育必须深化改革,培养出一大批在临床上过得硬的中医师,这是振兴中医的基础。中西医结合应以研究为主,但不可脱离用中医药为主的临床工作。西医学院的高等教育,应增加中医学时,以利参与中西医结合工作。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吸引西医学和其他非医学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加入中西医结合研究队伍,促进学科交叉。  相似文献   

5.
第177期双清论坛"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科学问题"围绕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理论研究进展、新技术与新方法以及针对代谢性疾病的药物研究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机体代谢紊乱是众多慢性、多基因复杂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系统、肿瘤、骨质疏松等共同病理基础,中医药在调整恢复机体代谢内稳态中具有突出优势。论坛主要从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凝练了中西医结合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关键科学问题:(1)代谢性疾病中西医理论的融合与发展,(2)基因、环境、饮食等复杂因素扰动代谢与重大疾病发生发展,(3)生理、病理状态下肠肝代谢调控规律与机理,(4)基于代谢调控节点的药物靶标发现,(5)代谢性疾病的药物发现与干预。然而,目前关于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理论融合、研究方法学及药物研究策略等相关研究遇到瓶颈,通过多学科交叉、中西医融合的途径,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的协同创新研究,将有望走出一条具有中医特色、融汇现代科技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前沿与中西医结合交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学结合或多学科研究中医已历经近50年,在理论和临床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展现出诱人的前景。然而,中西医结合的基础是什么?结合目的何在?什么是中医现代化?中医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很值得我们探讨。一、中医现代化及中西医结合中医发展已进入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并逐渐走向世界,因此中医基础理论的整理提高、诊疗技术的规范化、中药剂型的改革以及教育、科研管理等等,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中医现代化的涵义。中医现代化的标志是中医的理论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医现代…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临床教学,包括将中西医两种理论有机联系起来,并有效应用于临床中,从中西医结合专业开设时就一直备受讨论与关注,这也是困扰中西医临床专业如何更好教学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临床教学讲座、日常带教、如何进行医患沟通等方面经验,让学生更好的将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不断提高临床思维与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独创的一门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综合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点,充分的吸收我国医学的有效之处,也学习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在近五十年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和普及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的发展都对中西医结合医学提出了更高的客观要求。因此,有必要认识中西医结合教育的重要性及现存的问题,寻找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推动中西医结合教育逐步发展向更成熟、更规范化的高层次。中西医结合教育只有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中才能稳步发展前进。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全国麻醉领域区域合作和学术繁荣,推动中西医结合麻醉学科发展,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及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承办,召开了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2014年6月27~29日,国内外麻醉领域专家学者及医务人员五百余人云集泉城济南,在交流探讨国内麻醉领域新技术、新经验,展示新成果的同时,共同见证了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专业委员会的主要创立者之一,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苏帆教授众望所归被推选为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10.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一系列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是目前防治疾病的最佳方法之一,新时代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西医结合发展,解决制约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瓶颈问题意义重大。论文通过对目前中西医结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中西医结合发展政策制度,健全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体系,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规范完善人才培养及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创新中西医结合项目成果管理机制等建议,以进一步落实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发展要求,促进中西医的深度结合,努力推动新时代中西医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刊在2005年第5期本期焦点栏目中“聚焦中医药”,深入探讨了中医药在我国的产生和历史沿革以及中医药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发展中医药的根本是发展中医学,发展中医学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学既有相同之点,又有相异之处。相同,便有了结合的基础;相异,才有了结合的必要。中西医结合首先应当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结合,其理论与实践都离不开对结合要素的科学把握。在哲学视野里,整体论与还原论、察同性与察异性、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主观经验与客观实验、哲学语言与科学语言、调理观与修理观等,均是中西医结合的要素所在。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20,(23)
目的:指导通过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治疗高血压患者,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优势。方法:以"高血压"为核心关键词,通过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相互组合的方式共查找到了728篇相关文献,根据标题及文献关键词的相关性,从中筛选近百篇文章进行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较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效果效著,且副作用小。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系统生物学范式:中西医结合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医结合问题一直是医学界焦点,但由于基本理念和具体实践的差异使二者很难结合。系统生物学既有西方现代科学基础,又与中医基本理念相契合,使中西医结合成为可能。系统生物医学可以成为贯通中西医之桥梁,前景广阔但还存在一定局限。中医学应该融合系统生物学和现代西方医学的理论成果,向“未来医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方险峰  张序心 《大众科技》2013,(5):255-256,138
通过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多样性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有利于优化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实现中西医结合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临床课教学与教学模式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的难治性疾患,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中常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文章将对近年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C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手段,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乐林 《百科知识》2021,(27):32-34
中西医结合是人类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中西医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和对物质认知的差异性,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关于"主与次""优与劣""重与轻"的争论.从诊断侧重点来看,中医主要善于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地把握人体的宏观表现,其学术理序往往需要靠悟性和意会;西医则主要侧重于针对局部结构和微观层面,其微观方向已经深入到分子层面.然而,现有的科学研究并未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揭示中西医的同一性,各种研究的结论虽见仁见智,但缺乏系统性的解释.在从生理、药理和病理三者之间的同一性关系来研究中西医结合的方面还存在学术空白,导致目前医学界无法进行完整的中西医集成论述,临床上更无法进行合理、高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探索求实发展欧明自1948年从岭南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跟医学有关的工作。1956年全国创建首批中医学院,他开始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疾病的研究,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欧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为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是国家“七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胃癌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相关研究,归纳总结了目前西医治疗胃癌的基本方法并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概况,文献结果表明,西医在胃癌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作用,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医依靠其独特的整体观点和病证论治思想在胃癌治疗的各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未来治疗胃癌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全面认识中医和西医是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前提。只有把二者进行比较,才能清楚的看出各自的优势,进行相互补充,形成中西医结合。通过对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点和作用的分析,提出了中医学发展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思维模式,从五个方面做了解释。即:以中医形象思维思辨学为指导,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体",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用",以临床疾病为切入点,以"法"求"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