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把心儿打开     
我和父亲的房间只隔着一扇门,而我却没有勇气推开它。 饭桌上,我总是与父亲闹意见,最后一拍两散。其实,我也很后悔,他毕竟是父亲。可每当我试图推开门与他谈心时,手总会不由自主地缩回来。想到父亲那严厉的面孔,和那句我听不懂的话——“这都是为你好”,我最终会悄悄走开。时间长了,我认为这就是“代沟”。  相似文献   

2.
我不是老师     
我作为基层部队的写作爱好者到军队出版社“帮助工作”,出发之前部队领导嘱咐我说:“文化单位,有职务的称职务,没职务的称老师.”但到了出版社以后,很多编辑都明确反对我喊他们老师,他们说就喊编辑行了,直接喊名字也行.我以为他们是客气,坚持喊老师.他们越摇头叹息,我越认为他们是客气.后来,他们都喊我老师:唐老师.这事困扰了我好长时间.  相似文献   

3.
说到用语言教育孩子还是用行动教育孩子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儿童攀岩比赛,父亲是个攀岩爱好者,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比赛时父亲站在场外不停地给儿子喊加油,儿子也能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声音“别紧张!”“快一点儿!”“别害怕!”可是最终儿子还是输掉了比赛。事后孩子对他的父亲说:“其实当时我一点儿也不紧张,也不害怕,可就是不知道哪一个支点最有利于继续向上爬,而且手指头在岩壁上怎么也使不上劲。由于没选好支点,最后脱手了,才会输给对手。”父亲听后有些遗憾,  相似文献   

4.
曾闻 《教育文汇》2013,(3):45-45
前几天,由于儿子触犯了“校规”,我被班主任“喊”去。据儿子说,他们班常常有一些“犯规”吃“黄牌”的学生家长也被老师“喊”到校。老师“喊”家长到校,是关心孩子,但笔者认为其效果不一定会好。  相似文献   

5.
一天,老师走进课堂,学生们一齐起立喊“:老师早上好!”老师说“:为什么只喊早上好,那我下午呢?难道就不好了吗?”于是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下午好!”老师又说:那我晚上呢?”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晚上也好!”老师点点头说道:这样才行,现在重新喊一遍!”学生们一齐喊“:老师早上好,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里点名,一般部是教师点,幼儿喊“到!”但一个班几十名幼儿,名字排在后面的就等得不耐烦了。我想把此办法改一改,就提议道:“谁会当小老师,我请小老师点  相似文献   

7.
王梅华  石三 《教书育人》2004,(12):54-54
我家的钱老师,也就是我的先生、老公、爱人,我八岁儿子的老爸,学生喊他钱老师。当然,我不喊他钱老师,我经常直呼其名钱&;#215;&;#215;。他对我较客气点,喊我小名,且不带姓。其实我喜欢他像我喊他那样喊我。  相似文献   

8.
馒头里的爱     
原野 《家长》2004,(Z1)
父母离婚后,父亲又结婚了,只是仍然一个人住在重庆,很孤独,很落魄。他常来看我和弟弟。那时我上小学,看到母亲不愿理父亲,我于是也有意疏远父亲,不喊他“爸”,不跟他接触,偶尔喊声“爸”,也会东张西望,声若蚊子叫,生怕被母亲听见。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着我,母亲恨父亲,所以我觉得我也该恨父亲。一个夏天的晚上,天热得连星星都淌着汗,我和外公、外婆、母亲坐在院门外乘凉。我坐在小板凳上懒懒地靠着外婆———没有作业的负担,不知人世的沧桑,未尝生活的艰辛,10岁的我在那个夏天的晚上无忧无虑地乘着凉。“儿子!”是父亲的声音。当我看见父亲推…  相似文献   

9.
一天,老师走进教室,学生们一齐起立喊:“老师早上好!”老师愤愤地说:“为什么只叫早上好?那我下午呢,难道就不好了吗?”于是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下午好!”老师又愤愤地说:“那我晚上呢?”学生们又一齐喊:“老师晚上也好!”老师点点头说道:“这样才行,现在重新喊一遍!”学生们一齐喊:“老师早上好,下午好,晚上也好!”  相似文献   

10.
睡午觉是幼儿园老师感到头疼的事。我园幼儿睡的是“席梦思”床垫,老师一放下床垫子,孩子们便把它当成了“蹦蹦床”,在上面又跳又叫,寝室里立刻沸腾了起来。我大声喊:“别吵了!躺好!安静!”也无济于事,真是让人头疼。一次睡午觉,陈小康小朋友跑来问我:“老师,睡觉时是不是要关上‘小窗户’?”“窗户关上了呀。”我很奇怪。“不是,是眼睛!”原来她把眼睛当作小窗户,是啊,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呀!她的话启发了我,我立刻指着眼睛和嘴巴,对小朋友们说:“现在,让我们关上‘小窗户’,闭上‘小门户’,好…  相似文献   

11.
姑姑老师     
米沙的学校里新来了一位老师。米沙看见新老师嘻(xi)嘻笑,不叫“老师”,却大声喊“姑姑”。新老师连忙纠正他:“在学校里要叫老师!”米沙不同意,大声喊:“你是我爸爸的妹妹,你就是我的姑姑!”  相似文献   

12.
话少的龙龙     
在接班前,就听说龙龙很特别,不管老师怎么哄,怎么劝,他就是一声不吭,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也不喊老师,他真的不爱讲话吗?开学第一天,龙龙来了,我故意喊:“龙龙你好!”正好别的小朋友都争着喊“徐老师好”,在这种气氛影响之下,他终于喊了一声“徐老师好!”尽管声音很轻很  相似文献   

13.
父亲是个搓澡工。即使我已经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 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冲凉澡,父亲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把剩余的水兜头浇下来,一转身,进屋去了。黑暗中,剩下父亲一人,呆呆地站在那里。我为有这样一个父亲感到丢脸。  相似文献   

14.
当了六年小学班干部,我一直拥有这样一个权利———每堂课上课时喊“起立,立正”,命令全班70人站起来与老师问候。在别人眼里,我身居要职、发号施令,多威风啊!可我也有我的苦衷。如今,无论上什么课,只要上课铃一响,我就会竖起耳朵,全力搜索老师喊出的“上课”二字。如果教室里太吵,听不见老师说话,我就必须瞪大双眼,盯着老师的嘴,努力找出“上课”二字的口形。现在我对老师上课前要说的话都已了如指掌:班主任郭老师会先讲讲卫生或纪律方面的事;教数学的黄老师一般先说“坐好”再喊“上课”;而教社会的赵老师则从不喊“上课”就直接讲课了……  相似文献   

15.
刘涛 《山东教育》2003,(13):20-21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双凤奇案》,被剧中的一次次审案所震惊。县官惊堂木一拍,大喊一声“升堂……”的场景,我不由地想起现在的课堂教学来。现在的课堂教学,众多教师伴随着上课的铃声,疾步走上讲台,大喊一声“上课”,下面紧接着就是学生们喊:“老———师———好!”虽有的老师提前进了教室,也是先在教室里巡视,等上课铃声响后,再走上讲台喊“上课”。其实,老师一句“上课”,用以表示这节课开始了,看似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来,教师一声“上课”,实际就在无形中确定了师生的角色关系,我是教师,你是学生,下面就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记;…  相似文献   

16.
从女儿出生到两岁,作为父亲的我一直在远方念书。这期间,偶尔也回去一两次。每次刚回家,孩子那种对我既感到陌生又渴望亲近的心情就写在了小脸上。我走后,孩子特别想爸爸,听到邻居的同伴喊“爸爸”就羡慕得不得了,看到同伴往他爸爸的腿上坐,就把同伴往下拉,自己想坐上去……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孩子需要亲情。通常,人们认为孩子只需要母爱,其实,孩子还需要一种来自父亲的温馨。在这方面我给孩子的的确太少了。是孩子,都渴望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您问孩  相似文献   

17.
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 ,许多完整的家庭解体 ,许多幼儿要面对父母的选择 ,要失去一方的关爱。我园中班有一名幼儿叫席×× ,其父母离婚后 ,他判给父亲 ,他的父亲不准他跟母亲来往 ,有一个星期五的下午被母亲悄悄地接走 ,第二个星期一下午到幼儿园接幼儿时 ,父母都没有来接 ,本班老师打电话通知他父亲 ,他的父亲来接孩子时 ,得知孩子感冒了 ,非常生气 ,对老师 :“我不接他 ,你们老师叫他妈妈来接。”甩手就准备离开 ,席××看见父亲来接时 ,边哭边喊 :“不跟他走 ,我要妈妈。”最后 ,在老师的劝说下 ,这名幼儿哭着被他父亲抱走了。看到这一幕 ,…  相似文献   

18.
爸爸,对不起     
亲爱的爸爸,您知道吗?其实,您不懂事的女儿一直想对您说一句:“爸爸,对不起!”我的父亲,从小因病成了一个驼背的残疾人,长得瘦小无比,个子仅一米四左右,在别人看来,简直是一个“小矬子”。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就不愿和父亲一同出门,也很少和父亲交谈,因为我怕别人笑我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怕人家歧视我。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上学,我一再告诉他不要去班级找我,可是父亲因为有事,还是去班上了。同学们看见他叫我,都带有讥笑的口气说:“看,小矬子!”这使我很没面子,从此,更不和父亲出门了。但是,去年冬天,我和父母回姥姥家,母亲因为有事要办,让我和…  相似文献   

19.
别样的爱     
清晨,小君的妈妈一看到我就对女儿说:“说呀,对老师说呀!把昨天在家里的话对老师说。”而小君拉着妈妈的手左摇右晃:“你说,你说呀。”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母女俩搞什么名堂。在妈妈的一再坚持下,小君笑眯眯地看着我,怯怯地对我说:“卢老师,我做你女儿好不好?”“好啊,好啊,我正好缺个女儿呢!”我高兴地应道。得到满意的答案,小君甜甜地朝我喊了声“妈妈”,高兴地去玩了。说实话,别的孩子这样我还会相信,小君想做我女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     
说到用语言教育孩子还是用行动教育孩子让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一个父亲带着孩子去参加儿童攀岩比赛,父亲是个攀岩爱好者,儿子的身体素质也不错。比赛时父亲站在场外不停地给儿子喊加油,儿子也能清晰地听见父亲的声音“别紧张!”“快一点儿!”“别害怕!”可是最终儿子还是输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