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旭 《东南传播》2012,(6):67-68
车载移动电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移动通讯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项新兴媒体产业。车载电视提供给人们一种新的信息接受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车载移动电视制播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特别是公交车载电视在运营机制上逐步走向正规化、专业化道路,人们开始接受并熟悉这个看起来陌生的"新媒体"。兰州市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交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市民在户外接触最多的视听媒体之一。本文通过对120名曾经乘坐过公交车的兰州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兰州市普通乘客在乘车外出时的收看意愿、公交电视的传播效果以及改进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对于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城市观众应该已经非常熟悉了。从早期的光碟定期播放模式到现在的数字移动电视,公交车载移动电视已经成为城市的“第六媒体”。在媒体市场高度细分化的今天,感觉敏锐的媒界公司很快就在火车上拷贝了公交移动电视的模式,列车移动电视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颇受欢迎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3.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收听收视和获取信息的习惯,发展速度很快,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受众对公交车载电视不满的原因主要是其节目内容和收视环境不能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作为在公共场合播放的媒体,公交车载电视面对多层次的社会群体,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不能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4.
奥运给传媒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公交车载电视成为分享奥运利润蛋糕的大户之一。华视传媒、世通华纳、巴士在线等车载电视运营商表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市民通过车载移动电视观看赛事转播、赛场综述、选手风采等多种形式的节目,公交移动电视是人们获知奥运会信息的第五大渠道。在奥运的催化下,公交车载电视已经形成了一个产值巨大的产业,是继楼宇电视广告后,新媒体的又一金矿。  相似文献   

5.
杭州移动公交电视传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变固定接收方式为移动接收方式,是一个重大变革。事实上,移动多媒体的发展将成为区别甚至超越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第五媒体"。当然,也有人把公交移动电视称之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之后的"第六媒体"。但是,无论怎样界定公交移动电视,我们都不能否认,它的迅速发展给传媒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薛冰华 《今传媒》2012,(3):99-100
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体,公交移动电视具有传统电视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非常明显的缺陷。如何根据媒体特性,扬长避短地设置公交移动电视节目,成了目前公交移动电视业界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本文提出了诸如"重视调查,打造品牌节目"、"强化采编,塑造明星主持"等节目设置构想。  相似文献   

7.
黄逸秋 《传媒》2007,(12):63
本刊讯(记者 黄逸秋)最新发布的《2007年中国车载(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发展蓝皮书》指出,车载(公交)数字移动电视正成为投资商和广告主的新宠.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公交移动电视已由量的增长阶段,进入到了质的提升阶段,公交移动电视媒体间的竞争也由单一的渠道竞争演化成了复杂的内容竞争。节目编排已成为公交移动电视市场内容竞争的有力武器。针对我国公交移动电视节目编排中存在的诸如"新闻节目照搬传统电视,缺乏时效性"等问题,可从改变公交移动电视宏观管理制度和微观技巧上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调查缘起及方法从2002年中国公交车载电视初运营开始,在短短几年间,其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在各大城市的公交车上都能看见移动电视的影子。公交车载电视属于强制传播  相似文献   

10.
魏佳 《新闻爱好者》2011,(22):91-92
车载移动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是城市的亮丽风景线,本文分析了车载移动电视独特的媒体特征和受众特征,根据媒体和受众特征,对于车载移动电视的内容进行全新的策划。  相似文献   

11.
张蕾 《青年记者》2007,(14):137-138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变电视信号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的方式,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它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上海正式推出公交车移动电视系统和服务系统以来,其他城市也陆续开始使用.随着城市快速公交系统的投入加大,高端商用公交客车的不断增多,公交视频作为必配设施之一,在未来将得到广泛使用.早在2007年就有权威研究机构预测,2006-2009年中国车载电视市场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50%.[1]研究车载公交视频的发展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探讨的车载公交视频包括使用在各城市的公交车、出租车、地铁等市内交通工具上的移动电视(下简称公交视频).  相似文献   

13.
张蕾 《青年记者》2007,(14):137-138
公交车载移动电视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变电视信号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的方式,这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公交车载移动电视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它的发展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曹江漫  唐建军 《今传媒》2011,(12):83-85
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公交移动电视奥运会报道的优势进行分析,公交移动电视这一"随时移动,随时收看"的媒介,在媒体优势、效果优势等方面对传播奥运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并进一步探讨其还存在着哪些不足和解决的对策,为即将到来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公交移动电视报道提供借鉴,促进奥运文化更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兰州公交移动电视效果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菲 《新闻世界》2009,(8):117-118
近几年,移动电视迅速发展起来,并逐渐成为传媒经济中一个新的增长点,公交数字移动电视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兰州市作为中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交数字移动媒体也已成为普通市民在户外接触最多的媒体之一。本文通过对近200名乘坐过公交车的兰州市民(兰州公交数字移动电视的受众)进行调查,分析兰州市公交数字移动电视在实际收看效果、节目的设置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刚刚过去的2008年底,崔斌异常忙碌,北京、上海、广州一连三场"新媒体趋势发布会",令他疲惫的同时似乎也激发了他"战斗的激情".系列发布会的重要内容就是发布由世通华纳联手尼尔森媒介研究共同推出的中国公交移动电视收视率.有媒体报道称,尼尔森媒介研究利用其传统电视媒体研究模式,对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受众结构、广告效果开展调研,这意味着移动电视被正式纳入电视媒体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魏佳 《新闻爱好者》2011,(11):91-92
车载移动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是城市的亮丽风景线,本文分析了车栽移动电视独特的媒体特征和受众特征,根据媒体和受众特征,对于车载移动电视的内容进行全新的策划。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公交移动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大众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活。一方面,公交移动电视具有传统电视便捷、高效的优势;另一方面,它也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缺陷。因此,如何有利的运用公交移动电视节目已成为当前移动公交电视行业突破瓶颈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解婷  田轲 《今传媒》2012,(6):69-70
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城市建设与交通日渐发达与成熟,使得大众的户外活动时间显著增加,生活范围得到大幅拓展,进而催生了一系列的户外媒体,公交移动电视已经成为目前移动数字媒体中发展较为成熟的媒介,更有人将交通移动电视称之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电视、户外、网络之后的"第六媒体"。公交移动电视变固定接收的方式为移动接收的方式,则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传播者、传播受众、传播方式、收视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特性,并以杭州公交移动电视的运营发展为例,提出了相应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