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梁书·沈约传》和《南史·沈约传》对范云于天监二年所任官职叙述相异,一言任右仆射,一言任吏部尚书。将史料对比可知《梁书·沈约传》所记有误,《南史·沈约传》所记正确,今特检出,以有助于《梁书》的点校整理。  相似文献   

2.
故事原型有人认为,《色·戒》的故事原型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统特务郑苹如,借接近汪精卫伪政权上海特工总部第三处处长丁默村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宋史》在官修的正史中是一部芜杂疏漏,史实颇多谬误的史书,《宋史》中的《文天祥传》也不例外。明吉水胡广说:“《宋史·文天祥传》简略失实,盖后来史臣为当时忌讳,多所删削,又事间有抵牾。”胡广因此根据《宋史·文天祥传》和元刘岳申《文天祥传》,参考文天祥的《文山先生全集》等著作,重写了一篇《文丞相传》,订正《宋史·文天祥传》的一些错误。如《宋史》误王积翁为王绩翁,又如《宋史》称文天祥是吉州吉水人,胡  相似文献   

4.
康保裔为北宋大将,因其位列《宋史·忠义传》传首,倍受学界关注。文章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文献史料和出土墓志,对康保裔降辽问题及其入选《宋史·忠义传》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确证康保裔被擒后变节降辽,以康昭裔之名仕于辽朝的事实。因康保裔大节有亏,与《宋史·忠义传》入传标准不符,故列选《宋史·忠义传》且高居传首实属不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明史》之《文苑传》、《儒林传》与《明史·艺文志》记载明人著述状况,得《明史·艺文志》失载明人著述共40人93种作品。  相似文献   

6.
《魏书·高句丽传》是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之一,高句丽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它具有承前启后的史料学价值,表现在三点:一是《魏书·高句丽传》在十二家正史《高句丽传》中地位特殊,二是其史料广被后代史家或史著所认可和传承,三是它开辟了一种全新的《高句丽传》成传模式。  相似文献   

7.
汉学家庄延龄在19世纪英文汉学期刊《中国评论》上发表了多篇中国历史典籍翻译,《汉书·匈奴传》是其中之一。庄延龄翻译中国历史典籍是出于个人兴趣和从事相关研究的需要,主要采用忠实直译的翻译策略,也考虑了英汉史书的叙事差异,还运用了大量的注释,方便读者理解接受。但庄延龄的《汉书·匈奴传》英译还存有失误或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宋书·夷蛮传》是由沈约撰写的,专述与刘宋王朝交往的亚洲诸国的传记。20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意并讨论《宋书·夷蛮传》的重要史学价值,出现了一批重要的专著与论文。关于《宋书·夷蛮传》中所涉及的与刘宋王朝交往诸国的关系研究、佛教研究、民族关系研究等成为《夷蛮传》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些研究丰富了《夷蛮传》的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探讨《夷蛮传》的史学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晋书·陆机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西晋著名文人陆机所御撰。一般都认为,太宗此举乃是出于对陆机文采的特别推崇,并据此认为他是华丽繁缛文风的爱好者和追随者。本文改变前人孤立分析《传论》的作法,将《本传》与《传论》结合起来通盘考察,认为太宗对陆机的推崇并非因其文学才华,而是因其政治思想与自己极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神仙传·孙登传》今存两个不同的文本,即《四库全书》本和《增订汉魏丛书》本。四库本《孙登传》是蹈袭唐修《晋书·孙登传》而来,系唐后所出。汉魏本《孙登传》中所记孙登卒死被杨骏埋于振桥、后又复活被见于董马坡之事,以及"寄书与洛下故人"句,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已被引录,较四库本更接近原本。  相似文献   

11.
对于《诗经·召南·甘棠》篇中的“蔽芾”一词,《毛传》训为“小貌”,而《诗集传》训为“盛貌”。两种解释到底孰优孰劣,可以从词义和诗意两个角度对“蔽芾”的真正含义加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即以《诗集传》为代表的“盛”义来解释“蔽芾”才为恰当。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竹书纪年》中以《后汉书·西羌传》所引用的条文为例,与从《史记·秦本纪》找到同样的内容比较,来分析与秦仲死亡年度相关的问题。在《史记·秦本纪》和《后汉书·西羌传》的系年之间发生两年的误差,一般认为《后汉书·西羌传》的记录来源于古本《竹书纪年》,与《史记·秦本纪》相比更有信赖性。但是,《集解》徐广注、《索隐》以及李贤注所说的"竹书纪年"并不一定是同样的版本。徐广注所引用的可能是自西晋至东晋、刘宋传承的南朝系列版本;《索隐》和李贤注所说的是自西晋经过五胡十六国、北朝到隋唐时期的北朝系列版本,这两种版本一致的可能性并不太大。而且,《集解》徐广注和《索隐》并没有提到《史记·秦本纪》的错误,怀疑在古本《竹书纪年》是否记载秦仲死亡年度。所以,我们不能确定《后汉书·西羌传》里的相关条文来自于《竹书纪年》,所以还不能以这些资料来修正《史记·秦本纪》的错误,而还要信赖《史记·秦本纪》,充分肯定其本身所含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校议马兴荣世之治唐代文史者常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列以论人物,但细究此表,不乏可疑者,爰取百衲本《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底本,以宋十行本、监本、殿本、局本、合钞本参校,并翻检有关纪、志、传及唐、宋人专集和吴缜《新唐书纠谬》、...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莫高窟第61窟《佛传·涅槃图》作了图像解读,并从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发现一件莫高窟第61窟《佛传·涅槃图》榜题底稿抄件,即S.4270V《涅槃经变榜题底稿抄件》。本文最后对莫高窟第61窟《佛传·涅槃图》与莫高窟第148窟《涅槃经变》的渊源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宋书·夷蛮传》是专记刘宋政权与周边国家交往的传记。然而,有关此时的佛教事宜也被载入该传。这种独特的现象与《宋书·夷蛮传》的编撰继承、传统儒家本位思想以及南朝佛教特有的夷蛮性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怎样判断《孟子·尽心上》的教育二字王静近年出版的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其中讲到了“在中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以下简称“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董纯才、刘佛年、张焕庭三位同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撰写的序文...  相似文献   

17.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本文从史学源流,评论诸史得失,评论编年、纪传二体之优劣,评论史学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探讨,探析了其在史学评论上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是汉武帝时代政治舞台上极为重要的人物。司马迁、班固为这样的政治人物立传,却各具匠心。《史记·酷吏列传·杜周传》与《汉书·杜周传》相比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差别:一是形制有别,二传皆为纪传体,但形制稍有差别,司马迁将杜周与其他酷吏合为一传,而班固并没有把杜周列入《酷吏传》,却另为《杜周传》。二是取材有别,司马迁单取杜周事迹,连缀为传,而班固却附记杜周子嗣,资料丰赡。三是立意之别,司马迁主要着眼于个体之"士"与大历史观,认为杜周是依赖于汉代酷吏制度而存在的,班固则着眼于宗族发展和西汉历史,认为杜周是武帝时代极为重要的政治人物,也是杜陵杜氏家族的崛起者。  相似文献   

19.
赵煦 《中国德育》2010,(1):93-93
2009年的“学术·研究”里,有很多文章既有深刻的理论,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很受读者朋友的欢迎。比如,李萍教授的《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与公民教育》、李荣安教授的《〈新三字经〉旋风之反思》、扈中平教授的《雷锋精神的现代意蕴》、  相似文献   

20.
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史传》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系统评论史学的专著。本文从“史学源流”。“评论诸史得失”,“评论编年、纪传二体之优劣”,“评论史学的功能”等方面,对《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进行探讨,探析了其在史学评论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