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的现状。方法:采用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对某高职院校3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依据10个分测验的平均分排序,排在前五位是焦虑、厌烦、放松、失望、希望;一般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在积极学业情绪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学生的兴奋、愉快、希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高职院校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整体不容乐观,学生消极情绪的体验普遍较多;一般学业情绪不存在性别差异,不过相对而言,女生在学业中的消极情绪高于男生;在专业类型和生源来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源地学生入学动机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服务内容与价值追求。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农村生源数量最多,城市生源次之,县城生源最少。城市生源学生具有更为强烈的继续学习愿望和社交动机,农村生源学生的就业动机更为明显,县城生源学生的继续学习愿望和就业动机分别低于城市和农村生源。高职院校应强化职业资格认证教育,依据学生生源地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应进一步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充分满足高职毕业生就业多样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生源素质差异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和层次的不同,导致生源之间素质存在较大差异。高职院校应针对这些差异,对不同类型的生源分别培养、分班教学,要加强高职课程与中职课程的衔接,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对部分课程实行分层教学,并实行多途径出口,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4.
现有招生体制下,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学校通常采取统一化的人才培养计划,使得三校学生从中职到高职无法实现有效衔接,高职院校需兼顾各类生源的素质差异,针对不同生源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推动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更好发展,基于ACSI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了高职院校在线教学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学生对在线教学的整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学生期望、感知支持服务质量、感知课程信息质量和感知系统质量是影响高职院校在线教学学生满意度的关键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关注学生对学校教育服务满意度和学生在校活动参与度是教育主管部门及高职院校对学生质量主体地位的重视。基于《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中的“学生反馈表”项,在统计分析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教育满意度和在校活动参与度数据基础上,深入探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学生在校体验,大一、大二学生在校体验,全国思政育人满意度、专业课教学满意度、教书育人满意度及管理与服务工作满意度等,进而以差异性、发展性、局限性三个属性切入,总结学生在校体验地区差异凸显、教学改革成效初显及全面教育服务有待提高的特征。学生是具有多重角色的教育主体,通过逐步缩小地区差异、关注学生评价权、发挥学生自主性投入等举措,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与就业方向的不同,导致高职大学生比普通本科学生承担了更大的心理压力,高职院校必须针对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模式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提升学生创业素质。以此为要素内容,围绕现代有效教学理念,编制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调查问卷,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结构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维度构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总体状况良好;性别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不存在差异,而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教学有效性评价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管弦 《职教论坛》2013,(3):86-89
对北京、天津、南京、厦门和广州五市共10所高职院校的426名专业教师和2937名高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不高;公办院校教学质量显著地高于民办院校,重点院校教学质量显著地高于普通院校。从师生方面究其原因,这种教学质量的差异与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生源和教师专业水平差异有关,公办院校、重点院校在生源水平和教师专业水平上都显著地高于民办院校、普通院校。  相似文献   

10.
高职“生源危机”不仅表现在高职生源数量和质量齐降,还揭示农村学生高考的弱势特征,这既是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问题,也是教育公平和民生问题。高职院校要从加快内涵发展、拓宽服务领域、合并或升格等方面,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化解生源危机。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词汇水平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对我国几所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词汇水平进行实证对比研究后的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词汇水平现状不容乐观,人学时学生词汇量小,入学后词汇量增长缓慢;不同生源的高职学生的词汇水平存在着差距;不同性别或年龄学生的词汇水平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2.
了解高职学生心理求助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提高学校心理服务的利用率和有效性,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表明超过2/3的高职学生需要心理帮助但没有付诸行动;亲朋好友是高职学生求助最多的对象,而作为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则较少被求助;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在选择心理求助对象时也存在显著差异。高职院校可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心理求助网络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等方面促进学生的心理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所高职院校文科、工科及艺术类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对不同专业和生源学生学习状况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中职生源大部分素质指标平均分数均显著低于普高生源,不同专业中职生源学生素质各项指标均处于"一般"水平。针对学生素质差异,高职院校应单独制定适应中职生源学生素质的培训方案,并付诸实施,实现"分类培养",全方位培育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71):87-88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化,不仅大学生源逐年上升,各大高职院校的数量和生源也在递增。随着数量的扩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依据这一现象,各大高职院校逐渐重视因材施教的理念,逐步根据学生的水平差异开展分层次教学教育工作。本文将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内英语这门学科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分析高职英语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概方向。  相似文献   

15.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生源供给相对稳定,生源类型主要包括传统生源中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与非传统生源中的培训教育生源。基于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相对优越性及高职教育影响的逐步扩大,在制度规约范围内,高职院校在不同类别生源的定位中应坚持不同的价值选择,以实现不同类别生源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并扩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由于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生源结构、教育性质、办学模式等不同,高职生的教育方式应有别于普通高校。在高职院校中开展情感教育,有助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分析生源多元化趋势下高职教育基础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与规模呈现出正比趋势,且朝着生源多元化趋势创新变革。生源多元化模式的出现,改变了高职教育单一模式,但是从某个角度分析,因为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不同,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其发展要求,故需要加强变革。鉴于此,主要从生源多元化角度入手,着重探究现阶段高职教育基础课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改革对策,旨在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创新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查学生对高职教育服务质量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发现学生对高职教育服务质量满意度总体评价较高,在7个一级项目中,学生对个人发展、课程和教学较满意,对信息资源、生活和环境、咨询和建议较不满意,而入学和就业、收费和资助服务的满意度居中。针对教育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教育服务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生源组成复杂,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分层次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实际,因材施教,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能在高职院校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较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以更加灵活的方式,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适应社会对英语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多方面因素,高职院校的生源规模萎缩,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风气不良。如何全面改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气,是高职院校学风建设面临的难点问题。以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教育、管理、服务作为学风建设的抓手,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创新出台一系列加强学风建设举措,以期为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