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数据知识表征的机制包括技术转换、认知发现、实践应用三个环节及支撑体系,该机制具有动态性、协同性、反馈性和主体能动性等特征。每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结构与运行方式,彰显大数据知识在技术转换、认知发现和实践应用中的不同形态。从本体论看,大数据知识表征彰显对象的包容性;从认识论看,大数据知识表征彰显认识主体的多元性和认识过程的复杂性;从方法论看,表征彰显相关性与因果性、归纳法与演绎法的辩证统一;从实践论看,是德性知识论和社会建构论的应用典范。  相似文献   

2.
缄默知识独特的内隐性,使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而缄默知识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亦是如此,缄默知识对教师整个教学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它会不知不觉地塑造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通过阐述明晰教师缄默知识的性质,辩明缄默知识的功能,并从三方面阐明缄默知识对教学行为优化的意义:教师在认识上明晰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结合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在师生互动上主动考虑学生的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3.
缄默知识独特的内隐性,使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而缄默知识却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亦是如此,缄默知识对教师整个教学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它会不知不觉地塑造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通过阐述明晰教师缄默知识的性质,辨明缄默知识的功能,并从三方面阐明缄默知识对教学行为优化的意义:教师在认识上明晰缄默知识,在教学中结合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在师生互动上主动考虑学生的缄默知识.  相似文献   

4.
个体知识主要由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构成。由于缄默知识的内隐性,其效用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缄默知识支配着个体整个认识活动,引导人们获得显性知识,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行为是否有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其实践知识,而绝大部分实践知识属于缄默知识。作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直接关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滁州学院为例,通过分析对缄默知识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关系的认识,剖析当前滁州学院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对缄默知识忽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缄默知识作为一种知识类型,有其自身的内涵和特性。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缄默知识。其中,基于个体层面的缄默知识,无论是在技能层面对专业技能实践,还是在认知层面上对课程教学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在专业技能层面不但要利用认知学徒制理论创新教学形式,同样要采用现代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师一方面要内省和建构自身的缄默知识.也要发现并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缄默知识的存在,帮助他们将有关学习活动的缄默知识显性化,并加以检验、批判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教学低效成为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学生能否有效内化课堂知识并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情感、信念和行为能力,这是关涉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把脉病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固有的缄默知识及其相应的缄默认知模式在现行课堂教学中的失语和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本文试图梳理出学生缄默知识与教学低效现象之间的内隐性联系,从而为改善教学低效现象提出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隐性教育的提出为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揭示了德育的微妙性。隐性教育可以从"缄默知识"理论,心理学"内隐认知",以及杜威的"附带学习"观念中找到理论支持。隐性教育环境下德育的微妙性体现在德育的生活性、情感性、人文关怀性、传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上。只有重视隐性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才能捕捉到德育的微妙性,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隐性教育的提出为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揭示了德育的微妙性。隐性教育可以从"缄默知识"理论,心理学"内隐认知",以及杜威的"附带学习"观念中找到理论支持。隐性教育环境下德育的微妙性体现在德育的生活性、情感性、人文关怀性、传统性与时代性、文化性上。只有重视隐性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才能捕捉到德育的微妙性,提高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课程知识实践在诸多层面表现出其特有的缄默性。课程实践中,可以通过激活教师缄默知识与范本知识相向的张力来实现缄默知识的融通;通过鼓励教师反思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实现缄默知识的自我协调与控制;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来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和谐与均衡,进而真正实现课程知识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缄默知识的认识轨迹及其在课堂结构中的生成机理,可以看出课堂教学结构对缄默知识具有一定的规定性。传统控制型课堂教学结构的模式化与唯理化倾向造成了对缄默知识的漠视和对缄默知识关注点的错位,标准化和同质化倾向形成了对缄默知识的隐藏与阻滞,技术化倾向导致了对缄默知识的忽略,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缄默知识事实上的隐化与知识生成价值的缺失。在学习型课堂结构中,教师要基于愿景培育情境,彰显缄默知识显化的理念;依托共同体培养研究力,搭建缄默知识显化的平台;通过创新学习机制,形成缄默知识显化的保障,进而实现对缄默知识的解蔽。  相似文献   

11.
隐性知识的认知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认知论讨论的隐性知识和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内隐认知之间,有着类似的"内隐性"概念.隐性知识的认知结构应有三种心理机制:内隐系统机制、成份转换机制和动机作用机制.隐性知识概念的提出对现代知识理论应用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但通过认知机制结构的研究,才能真正准确地把握隐性知识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张静  秦明鹏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1):170-172
新媒体日渐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隐性课程的价值和功能应予以重视。以新媒体时代为背景,对高校隐性课程的内涵进行了全新解读,提出了新媒体隐性课程的作用机制包括学术性作用和非学术性作用两种渠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高校构建新媒体隐性课程的干预策略,认为在目标上要变“堵”为“疏”,明确新媒体隐性课程的建设目标;在内容上要构筑多元化的新媒体隐性课程体系;在实施上要形成新媒体隐性课程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隐性注意机制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机制。传统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多以知识灌输、被动接受为主,侧重显性注意的应用,而忽略隐性注意的作用。认知心理学研究发现,隐性注意对发掘学习者潜意识的语言习得悟性具有深刻影响。因此,将隐性注意机制应用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对开发课堂隐形环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口语隐性指标以及完善师生关系互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缄默知识资源研究的重点放在教师方面,学生的缄默知识资源也应战略性地提到教育研究的日程之上。文章从课程资源的视角为学生的缄默知识资源重新定位:它是一种可能的亟待开发的课程资源。并据此提出开发此类课程资源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56):6-7
自缄默知识理论被波兰尼提出以来,教育学领域中对缄默知识的研究越来越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潜在的缄默知识也在不断地透视着其真实诉求,制约着教学效果。文章在概述缄默知识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缄默知识理论视角下分析如何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使得缄默知识和隐性知识互化,并凸显出来有助于有效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有关人类知识的建构和内部表征是当代认知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中最重要的前沿课题之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个体是如何获得以及人脑是如何表征和加工这种信息的,也一直是认知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英语是主要学习的第二语言,随着我国双语教学和教育的普及,其教学状况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在了解中、英双语学习者的内在机制(如语义通达机制)的基础上,并比较各学习者之间差异有助于更好地为我国英语教学和双语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提高教学效率.目前,在双语的知识表征研究中,大家关注的热点有:(1)双语知识的心理表征特征;(2)双语知识的语义表征是单独储存还是共同储存;(3)双语的语义通达机制;(4)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的影响.本文主要对中、英双语的语义通达机制的理论和模型以及现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缄默知识是无法表达或表达不清楚的一类知识,其显性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缄默知识的特征,借助RR模型和SECI模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多种表征形式对缄默知识进行表征重述,同时通过互动场所中教师群体、专家的支持等,使缄默知识显性化。  相似文献   

18.
解读教师个人教育知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个人教育知识是一个与公共教育知识相对的概念。教师个人教育知识可以从不同的维度理解为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这种知识具有实践性、个体性、情境性、缄默性、整合性、双重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9.
隐性知识即缄默知识,由英国物理学家、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出,此后斯腾伯格等学者对它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扩展。隐性知识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知识的看法,凸现了知识的主体性和缄默性。本文将简要阐述隐性知识对成人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缄默知识:教师知识权威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闻 《班主任》2005,(3):10-12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非常注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这里的"无声"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知识,或曰缄默知识,"有声"则是指显性知识.在很多情况下,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表达有异曲同工之效.笔者认为,教师缄默知识储备的量及其如何与显性知识协调好,是教师建立知识权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