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已成为中小学教师、学生的一句口头语。现代社会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学生的思维也越来越开阔,为什么教作文、写作文还越来越困扰着中小学师生?经过研究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导致“作文难”的因素有以下几个常见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凯洛夫的教学观对于中小学作文教学,尤其值得重视。戒背离兴趣,戒剥离情感,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二戒”。与之相应,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了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入门关键;调动学生情感,则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主线所在。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难”是汉语语文教学界的共识。一般人认为 ,中小学生的“贫乏”是其主要原因。“贫乏”包括生活积蓄贫乏、思想情感贫乏和学识贫乏。我们认为 ,“贫乏说”不符合中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中小学生一代比一代生活更丰富、思想更丰富、情感更丰富、学识更丰富。“贫乏说”已经对中小学作文教学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姚秀萍 《贵州教育》2010,(9):37-37,41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要从学生一进校门开始,就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写话训练。经过多年实践证明,我认为以下做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们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一是作文教学受到过多的外来的政治的粗暴的干涉,特别是过“左”政治对作文教学园地的践踏,余毒依然流存。其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上的急于求成,大搞命题作文训练,拔高认识,忽视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的培养,‘无视作文内容细节上的真实性和“言为心声”、“有感而发”的特点,结果把作文教学导人了死胡同,老师犯难,学生叫苦。目前中小学生厌写厌练情绪普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作文教学该向哪个方向使劲,如何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还得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训练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代写作教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种意义上说,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本普遍用于中小学教学的作文教材,即便是人教社新版语文教材也只是把作文教学作为板块来设置。目前,中语界正展开一场关于“是否需要构建中小学作文学”,以及“如何构建中小学作文教材”的讨论。然而,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实践对理论的超越,其间必然有一个漫长曲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研究的热点。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生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写不出好的作文。以往人们有种观点,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是由于缺少“生活”。为了解决这汪“源头活水”,很多老师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学生创造“生活”。比如在春天或秋天让学生春游或秋游,叮嘱学生要认真观察.回来之后写游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在课改的新形势下,内蒙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如何呢?本课题组通过问卷形式,对内蒙古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就其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笔者认为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当前作文教学中首当其冲的任务,而作文教学模式、写作中存在的“症结”、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解决又是提升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周正逵先生把作文教学难的原因归纳为两个 :一是认识上的模糊 ,二是训练上的盲目。所谓“认识上的模糊”指的是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清 ,把作文训练与一般的文学创作混同起来。这种做法要求偏高 ,不符合中小学生作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其结果是劳而少功。所谓“训练上的盲目” ,指的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缺乏明确的训练要求、系统的训练内容、周密的训练计划和科学的训练方法 ,作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自流状态 ,存在着相当大的随意性 ,其结果 ,费力不少 ,收效不大。笔者认为要真正改变作文教学难的现状 ,必须从基本功抓起 ,…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程式化问题严重,在明显的应试追求下,作文教学往往仅与考试挂钩,却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致使学生作文中鲜有自身情感和体验的流露与描写。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思想理念的剖析,及对我国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归纳,进而在“以人为本”指导下提出了优化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研究曾经是上个世纪我国语文教学研究最卓有成效的领域之一。特别是上世纪最后20年,不同风格不同理论体系的作文教学流派林立,蔚为大观。可惜的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领域虽曾“江山代有才人出”,但却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时过境迁,现在还在一线语文教师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作文教学方法,是不多见了。应该说,作文教学研究不是与时俱进,而是出现了低潮。到了21世纪,作文教学研究更是不能适应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发展的需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的有效途径。中小学作文教学纲要指出:“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国有“文道合一”传统教育思想。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遵循叶圣陶先生的“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的教学思想,坚持文品和人品的结合,渗透德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做好初中和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初中语文教师夯实新生的作文基础,有效组织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忽视,有人认为作文教学的目标比较“虚”,没有什么过渡不过渡,衔接不衔接的问题。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机衔接是开展初中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保持写作训练连贯性、持续性的重要环节,怎么可以轻视呢加强中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非常重要,也…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学生个性张扬的教育,只有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才会有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个性化课堂是由“个性化阅读”和“个性化作文”组成的。个性读写必须通过“语感”、“对话”、“话题”来完成。这是一个全新的个性化语文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5.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是当前中小学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作文教学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我摸索出激发写作兴趣“三步走”,即“激其动嘴,激其动手,激其讲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里的一块“硬骨头”,一个“老大难”!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初中和小学作文教学的衔接工作,是初中语文教师夯实新生的作文基础,有效组织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之一。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这个问题一直被人们忽视,有人认为作文教学的目标比较“虚”,没有什么过渡不过渡、衔接不衔接的问题,这种看法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机衔接是顺利开展初中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保持写作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语文教学总课时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但学生厌学、教师怕教是目前作文教学较普遍的现象。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层层下达的“减负”令下,许多学校将“减负视为目的,认为只要学生的书包轻了,作业少了,就实现了“减负”。这就太片面理解了“减负”的含义“减负”是手段,增效才是目的;某些过重的负担应“减轻”,但不足的负担应给“加上”。在目前仍不尽如人意的作文教学中如何运用“减”与“加”的手段实现增效,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作文教学中学生的…  相似文献   

19.
覃启祥 《广西教育》2007,(12A):20-20
多年以来,“作文难”一直是一条紧紧地套在不少山区中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身上的绳索,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苦苦“挣扎”了数年仍无法给自己“松绑”,于是无奈地摇摇头说,由于山区的条件太差,学生见的世面太少,实在没有东西可写,作文教学实在难以打开新局面。对于“山区条件太差,没有材料可写”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这里,笔者从四个方面谈谈山区中小学教师如何结合山区的优势进行作文教学,打开山区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一题多做”是国内外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在不同的国家,对“一题多做”的理解存在差异,具体操作也有差异。透过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思考不同国家教育观念的差别,也可以通过比较,用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寻求中小学作文教改的途径,使作文教改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将以《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为依托,通过中国与美国、日本作文教学“一题多做”的比较,思考作文教改的一些问题。在我国,“一题多做”是在20世纪80年代语文教改中提出的主张。这一主张在相当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