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会期间,中央领导同志在参加政协联组会时强调,要进一步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需求有机衔接,真可谓切中要害。我国企业创新能力薄弱,已经算是老大难问题了。在分析原因时,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我国企业创新的意识不强,创新动力不足,企业没有创新的意愿。  相似文献   

2.
首先通过对上海市和深圳市的科技创新活动基础、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市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上海市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整体优于深圳市,且上海市的创新投入也大于深圳市;但深圳市科技创新产出的一些重要指标明显高于上海市。其次分别从创新主体、市场化水平、文化环境、企业性质等几个层面剖析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研究表明,较上海市而言,以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深圳市产生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因素。最后分别归纳总结出政府推动型的上海创新模式和市场驱动型的深圳创新模式,通过二者对比分析,可为其它区域或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关借鉴与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北京市也明确提出了要在2012年率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格局的目标,要求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文  相似文献   

4.
龚全旺 《知识窗》2010,(5X):42-42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世纪的人才必须要有创新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政治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心理、问题设置以及实践活动方面,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推出了一系列旨在破除制约企业创新体制机制障碍的政策措施,以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出台,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战略。近年来,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环境经历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凸显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坚持延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关政策要求,"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在教学实践总结中,笔者认为,下列做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勇于挑战常识,摆脱固定观念束缚,激发学生创新内动力常识,多为先人总结出来并大众化承认的心理定势,"习惯成自然",它同固定观念一样,成为创新的障碍。因此,在哲学教学中,通过辩论,挑战常识,突破固定观念,使之升华,无疑是创新的表现。如"水往低处流"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经验或常识,容易被当作"确是如此"加以完全肯定。但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材料,换角度  相似文献   

7.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主体地位是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创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主体地位是关键.围绕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环境不佳、动力不足、科研经费不足、创新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主体地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盛世豪 《科研管理》1994,15(5):29-36
本文以创新主体——企业为着眼点,探讨了创新与企业其它活动的相互关系,分析了企业创新的目的、企业创新的动力、企业创新能力的衡量以及企业创新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现有产品创新研究文献远远多于工艺创新文献,而对于工艺创新机制的研究更为少见。本文结合文献调研、专家访谈和汽车企业工艺实践,构建了汽车企业工艺创新机制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决策机制对动力机制、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有正向作用,但决策机制对企业工艺创新能力没有直接影响;动力机制、组织机制直接影响工艺创新能力,动力机制的作用相对较弱;组织机制对激励机制的正向作用和激励机制对工艺创新能力的正向作用都没有通过检验。本文对丰富工艺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企业和政府加强对工艺创新重视。  相似文献   

10.
自主创新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主体为企业自身,创新企业独享创新成果,创新风险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分阶段、有步骤实施,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营造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正>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总结评价安徽省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发展现状,并提出优化我省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我省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服务创新型安徽建设。协同创新模式概述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根据技术创新要素来源的不同,可将安徽省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分为企业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5,(3):2-3
<正>一、总体思路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是推进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的一年。全省科技创新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把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全面小康"的总要求,深入实施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抓好"四大工程"、"三大行动",推动"两个倍增",强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动力支撑。二、主要目标创新主体活跃程度持续增强,全社会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企业更是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首要任务,所以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国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坚实的基础。1企业科技创新的内涵企业科技创新是指对企业创新管理思想,创新管理方法,创新管理工具和创新管理模式。股权激励创新,它是企业面对科技创新市场的变化,所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它既包括原始创新能力,引进吸收创新能力,也包括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创新驱动发展往往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推动国家创新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报告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强调,要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这说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创新体系中最有生命力的要素。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当前,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复苏过程中,都把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作为着力点,企业技术创新被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长期以来,无论国际亦或国内都很重视对创新能力的研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创新能力指数均显示我国创新能力逐年提升,但具体到我国各地区企业的创新研究却相对较少。通过使用SPSS因子分析对我国31省、市及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研究,取得各地区企业创新能力排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最好的地区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东南沿海地区;京津冀区域所在的华北地区及东北地区企业创新实力相对较弱;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企业创新实力提升明显;西北地区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效益最差。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各地区加强企业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刘嘉麒(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氛围愈加浓烈。但也应该看到,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有的大企业动力不足,小企业能力不够,粗放型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传统型发展又难以为继。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倒逼企业创新,真正确立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市场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加大对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创新的触发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基石。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入手,分析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创新的动力效应,它可以营造创新的氛围、可以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并以CQGPE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为基础,总结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一个中心、四根支柱、四大任务的轮式发展综合策略机制模型,并阐释了其中间主体层面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对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科技创新体系仍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深层次矛盾和战略发展性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理论体系为指导,提出在2020年新起点上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是在实现以"后发优势"向"先发优势"转变得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原始创新;坚持科技惠民大力发展民生科技;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坚持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进一步解放人才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从外界引入或者在内部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是人们为了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的一些新的举措.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国家,创新型国家并不一定是科技大国,但必然是科技强国.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创新型国家,不能单纯以拥有多少科技人员、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取得多少科技成果等等为依据,更重要的是要看创新在国家的发展中是否起到主导作用.用"全球创新计分牌"(GIS)等方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均已表明,我国离创新型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正如"欧洲创新计分牌"(EIS)2006中所指出:"无论是阿根廷和巴西,还是印度和中国,无论在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上,都难以与任何一个创新较好的欧盟国家相比.看来这些国家的创新体系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善,才能赶上创新绩效好的国家."我国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四个指标: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据笔者测算,到2020年以前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年均增速应为12%,才能保证到2020年时占GDP的2.5%;当前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约为25%左右;对外技术依存度为60%左右;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目前占第6位,但按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0.7,发达国家的0.14左右;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篇均仅为国际水平(8次)的一半左右.由此可见,从国际的标准和我国自己提出的目标看来,建设创新型国家都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创新大体上可以分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大类.技术创新是指将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其商业价值的过程;管理创新是指将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或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效果的过程;而制度创新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及经济活动中,并推动社会及经济发展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在当今世界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社会即将来临,为了适应环境的迅速变化,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真正实现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主要应当采取以下5项措施:①发展教育事业;②推进风险投资,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③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④培养创新的文化;⑤建立创新的支持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要使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一是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和创新,从科学推动模式转变为主要靠需求拉动的模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来改进老产品或开发新产品;二是企业应当逐渐增强自己的核心能力,走上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集约式发展道路;三是成为确定研发项目的主体,成为投入的主体,成为享受收益和承担风险的主体,还需要给予各方面政策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