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说的便是“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的李清照.她的一生经历了危机四伏的北宋来年和动乱、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其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闲适生活,后期多悲叹时事与身世,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其诗,留存不多,多为南渡后作,诗作感世咏史,文辞慷慨,豪气纵横.她既有巾帼之贤德,又有须眉之刚强;既有人们愤世嫉俗的感慨,也有伟大崇高的爱国情怀.她更是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下面简要论述一下李清照诗词中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李清照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更是一位具有爱国情怀的女作家。李清照的词中有婉约柔细的一面,而她的诗作之中则更多地洋溢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李清照诗中所表现的爱国情怀,与其家庭环境和特殊经历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的诗引亢悲愤、雄健浑厚;而其词却曲折含蓄,细腻婉转。诗中是鲜明的爱国情感,词里却蕴藉的女儿情怀。通过对李清照诗词创作的思想性加以比较,探求李清照诗与词思想性的差异,展示二者在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风采。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官宦子弟的出身及政治活动的濡染,使她视野开阔,气质高贵;文学艺术的熏陶,又让她能更深切细微地感知生活,体验美感。天真无邪,活泼娇羞的少女情怀是李清照诗词所表现的情怀之一。下面通过对其早期代表词作的分析,来走进她的少女情怀。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是中国诗词史上的一朵奇葩,被当作了愁的化身。李清照词中的"愁"是她心灵的展示,真情的喷涌,她用几乎完美的艺术技巧,充分展示了其个性,揭示了女性生活中温婉、多情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情怀是唐诗宋词中普遍的文学主题,根源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深受儒家积极入世思想的影响,从而使这些爱国诗篇成为诗词中最有价值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7.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才思卓绝,著作丰富,作品优美。她突出的才华和成就备受世人的关注和称赞。她前期的诗词大都在描绘她的生活感受,清新明丽,意境优美,处处体现出她独特感受的真情人生,而后期的作品则渗透出她深沉的故园之思和浓厚的爱国主义悲伤情怀。  相似文献   

8.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大瑰宝,她是我国文学史中的才女之一。本文以李清照所处的时代为背景,以其生平为依据,对李清照的诗词翻译进行讨论。将以前期作品《如梦令》和后期作品《醉花阴》《蝶恋花》为例,以形象化、真实化、生活化为原则进行翻译。而对李清照诗词的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研究我国宋词文学和南宋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前期词以其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女性生活中的种种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她的词不论是写少女的天真话泼,还是写少妇的相思、幽怨,无不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情趣、韵味,令人回味无穷。李清照被誉为婉约词之宗。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长于文赋,精通音律,善作书画,在灿若繁星的中国古代作家中,犹如一颗耀眼的明珠放射出奇光异彩。这样多才多艺的女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而且在世界文学长廊中也是罕见的。特别是作为一位文化女性,李清照具有与一般女性不同的淑女情怀。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的还是词,李清照在宋代词坛上是一个词文婉约秀丽的词人。  相似文献   

10.
李清照词以婉约柔媚为主体风格,七百年后遵义郑淑昭诗歌的主体风格古朴稳健。但李清照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和郑淑昭诗《梦》却都豪放地梦游于理想世界挥洒笔墨,浪漫无涯,是为别调。究其二人的生活经历,用对比的方法解读此二首异曲同工之妙的诗词,从中可看到她们掩藏在内心深处的别样情怀,其相同的非凡想象和梦境世界,也表现出她们过人的文学才能。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清照是唯一位真正举足轻重的女性作家。其深层原因在于她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却真挚地表达着作为一个文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关切和思考,流露出一种封建士大夫情怀。李清照的这种情怀不仅集中体现在她的诗文里,而且也委婉含蓄的折射在她的词作中,正是李清照词中所蕴含的入世情怀和忧患意识,使得易安词更加婉约抑郁,散发出一种独特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12.
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诗人,以小诗创作蜚声文坛。李清照作为女词人,在中国古典诗词史上是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两位卓尔不群的女诗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经历了不同的人生,有着不同的思想和创作追求,但却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可以说,冰心的诗在某种程度上颇具李清照诗歌的神韵,承继了李清照诗词的感伤格调,同时又开辟了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宋代先后出现了李清照和朱淑真两位著名的文学家.她们俩时代相近,气质相似,文采相类,共同点甚多,可以说是宋代文坛的女中双璧.少女时期,两人的诗词大都咏自然,咏生活,表现理想,多体现的是少女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相应地在她们的诗词中也增加了现实生活的体验,也增加了惆怅的感伤色彩.虽然她们面对的是同样的事物,但是由于个人生活和情感经历的不同,在诗词中体现出的人生观,价值观却都带有自己的特点.李清照与朱淑真的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其诗词语言平易清新、典雅含蓄、和谐流转,兼具音乐美和绘画美。诗词的语词美、声韵美、修辞美三个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其诗词语言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悲惨的人生遭际;真挚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成就了辛弃疾的豪放悲壮的醇正词风。毋庸置疑,在文学的长河中稼轩的词风堪称是快意人生的大悲壮。当我们在赏析一些诗词而又不知如何界定悲壮词风的时候,何谓悲壮?怎样的诗词才配得上悲壮?我想辛词中的这些悲壮内质给我们提供了某些方面思考,并给我们的阅读与写作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6.
韩彬 《考试周刊》2007,(5):32-33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被推为“婉约之宗”,对我国古典诗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抒情艺术更是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本文从李清照词作的情感表达、意象运用、语言技巧三个方面来谈李清照词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在一生所创作诗词中,营造出大量花的意象,用花述说着自己的独特"花样人生"。她托花言志,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怀表达了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思想情感、人生境遇。诗词中以女性为抒情主体,敢于向整个封建社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倾吐作为女性的喜怒哀乐。用花赋予了自我独特的生命内涵。至此,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女性第一次成为有血有肉,有自己内心世界的、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在文学诗词领域里有了属于女性自我灵魂的表述。  相似文献   

18.
<正>在新课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春风化雨地涵养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是老师们面临的一道新课题。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1]。通过什么载体,采用什么方式涵育家国情怀需要新的智慧。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已深入中国人的民族基因中。中国诗词不仅韵律优美,朗朗上口;而且温婉含蓄,意味深长,饱含思乡、爱国的情感。所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2]。我们可以通过读诗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仅源于她出众的才华和良好的文学修养,更在于她内心有着超越时代的人生追求和难以圆梦的现实陷落。通过对李清照诗词作品的解读以及对她人生轨迹的探寻,我们可以发现在其跌宕起伏的一生中,她一直在追求着爱情的纯真美好、人格的高洁独立以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她的这种追求不仅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寻常女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超越了她同时代的男性。李清照的人生追求却又不可避免地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她的现实遭遇,虽然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但她的理想追求则成为了人们生命追求的永恒。正因为如此,李清照的诗词才能够穿越千年时空,不断叩击着后人那因现实遭遇而落寞和困顿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宋代金陵怀古词是自唐代金陵怀古诗之后,形成的独立文学题材。北宋金陵怀古词在抒情方式上承接唐人的审美情趣,其现实情怀以忧世为特征在词中得以确立,格调含蓄而温婉;至南宋,金陵怀古词的写作多与时局相关联,其情怀更加注重批判现实,词写强烈的个人情绪,格调因伤时愤世而愁郁沉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