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炳强 《考试周刊》2012,(60):118-118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各科都要注意的问题,对思想品德课来讲更为重要。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以下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线,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每位政治老师都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根据本人从事思想品德课教学及教研的经验,我认为从如下四个方面入手,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  相似文献   

3.
如何上好思想品德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力,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那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黄积恭 《中学文科》2009,(18):49-49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5.
邱艳丽 《考试周刊》2012,(73):140-140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6.
杨雪莲 《考试周刊》2010,(14):169-16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博士也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有了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那么,怎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好""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应重视三环节.  相似文献   

8.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一、做好预习,产生兴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学习兴趣的产生密不可分,教师在授课前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指导学生,设计预习提纲,给学生一个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的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因此,要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地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把学习当做有趣的事,学生才会学而不厌,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索,认真思考,进而发现并掌握某些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而思想品德课是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最没兴趣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刘忠 《成才之路》2012,(31):17-I001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不如说,“兴趣”这个词在很多方面都很重要,它是很多人做事的原动力。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有没有兴趣影响了学生后面的一系列学习行为,包括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于能不能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得学生们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这样就能保证教学质量。面对现实,本人在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中,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培养浓厚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求知,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尤为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不足之处,请各位同仁和专家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只有对思想品德课有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这门课程。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学,就是喜欢学。可见培养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那么,究竟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周蓉 《考试周刊》2013,(1):137-137
<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发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摆在首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教师只有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  相似文献   

17.
程红霞 《新疆教育》2012,(17):79-79
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之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至理名言共同诠释着一个道理: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下面我就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谈几点兴趣体会,与同仁切磋。  相似文献   

18.
李荣华 《考试周刊》2007,(20):94-9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乐”就是愿意,课堂的生命力在于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愿意听你的课。如果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毫无兴趣则课堂的效果在哪里?思想品德课是枯燥,大道理一套又一套,对学生来讲似  相似文献   

19.
叶建春 《考试周刊》2011,(16):158-159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兴趣情感的推动力。新课程改革之后,我们的思想品德课确实让学生感兴趣多了。但要想使思想品德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谈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乏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感兴趣,就会促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并且进行创造性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我们应从教学情境中“导趣”,在课堂活动中“激趣”,在联系生活中“启趣”,让兴趣成为思品课的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