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代诗文,用静(无声)来写静的有《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赞扬这种笔法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但是,人们强调“静”的时候,有时却偏偏要用“声”来描写,如:静得连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事实确是如此,当我们走到杳无人烟的地方,固然有静的感觉,但在寂静中听到声音,非但不感到闹,反而更觉得静。这就是“以声写静”之妙。  相似文献   

2.
月夜静悄悄     
此文的“静”有两个层面。第一层面“如何静”;第二层面“静之用”——“为美好的明天默默地许下她虔诚的祝福”。在写“如何静”时,层层推进:先用狗的“汪汪”和风的“沙沙”来写静——辩证运笔;后用小溪和心灵来写静——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是思考性、想象性极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是课堂中的"静"。但是学生能讲、能写、能做的,教师尽量不去干涉,不去包办代替,得让学生"动"起来。因此,语文课堂得"动""静"结合。  相似文献   

4.
写文章贵在真情流露,重在生活积累。相较而言,写作技法是次要的东西,但如果在真情激发文字的同时借助于一定的笔法,巧妙行文,则无疑锦上添花。曲笔行文当属有效技法之一,下面结合典例作点浅谈。一、以有声写无声欲突出其静,往往可通过写声音来渲染。如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蝉的鸣叫来突出山林的幽静,这恐怕是只要进过深山的人都有的同感。而在学生习作中,也有不少运用了此等技法,如写课堂之静,静得连地上掉一根针也听得见,静得好像听得见自己心跳的声音。这样写比直白的写静效果要好。二、以乐写哀鲁迅的作品《孔乙己》透着一股悲…  相似文献   

5.
写场面,是作文基本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场面有动有静,有大有小。动的、大的场面较之静的、小的场面难写。其所以难,主要在于观  相似文献   

6.
静中求动 如教二年级着图学文《秋天》一课时,教学前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并采集能够反映秋天的标本。上课时安排静态作业;①把手中标本的样子写出来,如树叶黄了……②边看图边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轻声拼读。并连同句子读一读,想想什么意思?③请小助手上讲台用教鞭、手势,指挥学生回答小黑板上的问题:《秋天》一课共有几句?写稻田的是哪几句话?写稻子呢?写天呢?写云呢?写燕子呢?写梧桐树叶呢?这三项作业静中有动,学生学习兴趣高、气氛浓,既动手又动脑,这样静中有动,变静为动,会收到直接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音乐中有停顿休止,舞蹈中有虚拟,书画中有空白,电影中有“空镜头”,文学中有“不写之写”,这使我联想到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营造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闹的场面同时,相机适度的“休止”与“空白”,“让课堂出现一种灵敏的静的气氛”也是不可缺少的。语文课堂上适度布设静“场”,能产生为不教之教的效果。宋儒理学大师陆九渊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以,语文课堂追求一种“静场”、“静思”、“静写”,让动静相宜,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产生独特见解,闪现灵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好课!  相似文献   

8.
    
<正>这热得快融化的天气,教室里的空调偏又坏了。同学们怨声载道,师长却总以“心静自然凉”来应对同学们的抗议。“静”是什么法宝,能抵挡三十多摄氏度的酷暑?“静”更多是一种心理状态吧,拿本书端端正正在座位上写作业,就算“静”吗?不发出一丁点动静,就算“静”吗?莫非关了音量,悄无声息地打游戏,这也是“静”?  相似文献   

9.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这首《过香积寺》诗同《田园乐七首》、《鸟鸣涧》、《积雨辋川庄》等诗篇一样,是作者后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诗人在描写闲静孤寂的景物中,流露了对现实非常冷漠的心情。其艺术特色表现为: 一、动静结合。“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写古木参天的丛林中,杳无人迹,可见深山之荒僻与幽静,忽然“嗡嗡”的钟声在深山中缭绕,使本来就很寂静的深山显得越发安谧。前句写静,后句写动,以动衬静。“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思是泉水由于受到危石的阻挡,发出了沉的响声,照在青松上的阳光,由于山高林密,气候阴凉,给人寒冷的感觉。“咽”写出了泉水在嶙峋的岩石之间流动所发出的幽咽之声,如此低微的声音诗人居然能听到,可见深山之“静”;阳光照在松林上给人冷的感觉,可见深山之“幽”,前句写动,后句写静。刘熙载《艺概·诗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王维深谙此道,静之精神写不出,以声写之。且看他的其他诗作:《酬诸公见过》“雀噪荒村,鸡鸣空馆”;《鹿柴》“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虚假热闹的现状,提出要追求语文课堂"静界"的主张,强调语文课堂要重视"静读"、"静思"、"静写"、"静听"。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虚假热闹的现状,提出要追求语文课堂"静界"的主张,强调语文课堂要重视"静读"、"静思"、"静写"、"静听"。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堂到底要达到怎样的境界才算是成功的?教师应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静"界,通过静读、静听、静写,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语文课堂真正回归本真。  相似文献   

13.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通篇写一个“静”字,却偏偏从不静落笔:“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劈头一句,既为第一自然段的后文垫了底,交代了今晚特意要去荷塘观赏的缘由;又运用艺术辩证法,“从反面”统领全文。因为“颇不宁静”,求宁心切,那荷月相映的幽静安谧才如此美;反过来,这静美境界的一击即破,又教人更添一层不  相似文献   

14.
复式课堂教学特点是动静交替。传统的复式教学,教师为了使其他年级的学生不干扰自己的直接教学,便大量地布置学生抄、写、做题目,而学生只是消极应付,兴趣索然。我们认为静决不能单纯地作为填补课堂教学的空隙,而应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静中求动。求动就是要使学生在自动作业阶段多动手,善动脑,主动探索知识,这对提高复式课堂教学效率十分重要。怎样才能静中求动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忠实的读者     
这段时间,心里颇不宁静,我在现实与梦境中来回地奔跑。平日里,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我的思想在不断地被抹杀,又被一次次地拉了回来。是她,给我静的夜色,静的荷塘……被冲动折磨的我不停地写着,写着,有痛苦,有快乐。痛苦是实在的,快乐是她给予我的。写着的我如做贼一般,仿佛做了不该做的事,在别人的眼中是可笑的。仿佛花红柳绿、山峦河流是我这个粗人所不配去描绘的;抑或古圣先贤、哲理名言是我这个毛头小伙所无法参透的。一句话,我的写一直是不为人所知的。我羞于让别人看到我的文字。于是,写作也变得躲躲闪闪。我时常把自己关在下午…  相似文献   

16.
静态和动态,是写景的两种常用的方法。大体说来,写“静”,能精确地描摹景物的形状、色彩,用来表现宁静安谧的气氛;写“动”,便于写出景象的摇曳多姿,力量和气势,藉以渲染欢快愉悦、激动奋发的情绪。《鸬鹚》正是这样一篇二者兼有的优美的写景小品。作者采用以静寓动,先抑后扬,动静结合的方法,将小湖傍晚时静与动交相变  相似文献   

17.
南朝梁代的王籍有诗《入若耶溪》,其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历代传诵的佳句。在这首诗里,诗人本来着意写“静”,却从“动”处着笔,通过耳闻“蝉噪”“鸟鸣”之有声,淋漓尽致地渲染出“林静”“山幽”之无声,用喧闹写寂静,以动衬静,响中  相似文献   

18.
有形之物,人人都会描写,有的甚至描绘得形神兼备,而对无形之物的描写,我们往往显得“老虎吃天,无从下手”。如写风,只知道写“狂风大作”、“寒风呼啸”、“微风吹拂”等;写夜晚的宁静,只会写“静  相似文献   

19.
王维后期的山水诗和田园诗都表现了静的意境美,动态性的描写在山水诗中是一种艺术手段的静的特点,在两类诗中是有差异的。王维善于写静境,对静的写法灵活多变,表现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  相似文献   

20.
"静文化",是一种能使在这个组织环境中的人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思考的组织氛围。语文课也需要一种"静文化",慢下来,沉下来,静下来,营造静场,还"静"于课堂,还"学"于儿童;涵养静气,聆听儿童生命的拔节声;倡导静学,静听则明,静读则悟,静思则通,静品则透,静写则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