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孟德尔定律中性状分离比实现的基本条件根据分离规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质亲本杂交,其F1全部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l.但是,这种性状分离比例的实现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是:(1)双亲必须是纯合的2倍体;(2)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属于完全显性;(3)F1产生两种类型配子,其数目相等,活力一样;(4)F1自交时,两种类型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均等;(5)F1自交后代全部处于相同的发育条件下,各种基因的个体成活率相同;(6)实验群体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在孟德尔遗传实验中,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由于完全显性,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独立分配和随机组合,这样就会形成4种类型数目相当的配子。同时,由于雌雄配子受精时的随机结合、合子存活率几乎相同等原因,F2表现出特定的分离比,即9∶3∶3∶1。但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上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孟德尔分离比出现诸多变式,如9∶7、15∶1、9∶6:1、9∶3∶4等。这种变式在近几年高考及各地的模拟卷中屡有出现,值得引起注意。下面例举…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对以下问题迷惑不解: 例题:某种基因型为Dd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雌配子:雄配子=1:3 C.D雌配子:d雄配子=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相似文献   

4.
基因型为A aBb的生物究竟能产生几种配子呢?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仔细分析后,就会发现该题目并未明确告知A a、Bb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者是否有连锁互换现象。所以在解答时既要考虑常染色体,又要考虑性染色体;既要考虑基因的自由组合,又要考虑基因的连锁与互换等多方面问题。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分6种情况来考虑。一、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1.无论雌雄,若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则此个体可产生数目相等的4对配子:A B、A b、aB、ab。2.若…  相似文献   

5.
本刊在1996年第二期刊登了“也说减数分裂”一文。文中说雄蜂是单倍体,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不进行减数分裂。我认为该提法不妥。应该说,雄蜂在配子形成时,进行一种特殊的减数分裂。首先,雄蜂在形成配子时,包括一次染色体复制和两次细胞分裂,这符合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式。所不同的是:在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只形成单极组捶体,从而使所有染色体移向一极,染色体是不分裂的,数目也就不减半(仍旧是16条),接着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只产生两个精子,每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6条。其次,从结果看,二倍体细胞通过减数分…  相似文献   

6.
张温典 《承德师专学报》2000,20(2):57-57,59
减数分裂是生物产生遗传和变异的必经过程。但其概念难于理解 ,讲解时要抓住关键 ,总结归纳 :减数分裂是配子形成过程中的特殊的有丝分裂。这种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半。需要注意的是染色体的运动 ,包括形态和数目的变化及等位基因的运动  相似文献   

7.
遗传概率的计算是高中生物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看到遗传系谱图就会产生畏惧心理,特别涉及到较复杂的概率计算,更是一筹莫展,很难把问题解决好.例如有一种题型,一对夫妇各有两种可能的基因型,然后计算两者婚配后代的发病概率,这种题目难度的确很大,要计算正确的结果是不容易的.笔者在讲解这类题目过程中,采取了自己命名的"配子法",大大降低了题目难度,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解题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配子法"就是根据个体的基因型以及基因型所占比例,看这个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种类,然后确定配子产生的比例,最后雌雄配子结合,计算后代的发病概率.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确定产生配子的种类以及配子比例.例如某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则该个体能产生A和a两种配子,两种配子之比为2∶1.  相似文献   

8.
2011年四川理综高考题中第31题第Ⅱ题是有关染色体结构变异后产生配子的问题,很多学生无从下手,因为它不同于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配子,而且高三复习资料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总结、归纳很少。本文对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后产生的特殊配子做简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9.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也就是说 ,配子和配子未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体都是单倍体。但是 ,根据单倍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 ,单倍体又可分为 :①一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②二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③三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含有 3个或 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等等单倍体的类型@卢俊荣$山东省东明县第二中学!274509  相似文献   

10.
李玉春 《科学教育》2006,12(5):46-46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双亲都要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卵细胞和精子):纯合子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雌或雄配子(如aabb产生ab1种类型配子),杂合子通过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多种配子(如AaBb产生AB、Ab、aB、ab4种类型配子);而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子一代),其基因型就是雌雄配子的基因总和。利用上述原理,可通过配子去除法逆推亲本基因型。例1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  相似文献   

11.
在生物教学中,有些同学常把单倍体和一倍体混为一谈,认为单倍体就是一倍体.其实,单倍体不等于一倍体,它俩是既有联系,又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可以说“单倍体包括一倍体”.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而一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只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在自然界里,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二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般用2n表示.性细胞是单倍体,可用n表示.这样的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故为一倍体.但单倍体的来源不同,它含有  相似文献   

12.
<正> 1 实验原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杂合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离,产生两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当带有不同等位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会使得由这一对基因所决定的相对性状在下一代呈现3:1的分离比例。而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  相似文献   

13.
自由组合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试题难度大,题型多,计算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 1,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2~n(n代表等位基因的对数)。例如: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数为2~4。 2.结合方式数:雌雄配子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结合方式为:2~4×2~3=2~7,即128种。 3.子代表现型种数:两亲本各对性状分别相交,产生表现型种数的乘积。例如:AaBbCcDdEE×aaBBCcDdEe,Aa×aa,子代表现型为2种;Bb×BB,子代表现型为1种;Cc×Cc,子代表现型为2种;Dd×Dd,子代表现型为2种;EE×Ee,子代表现型为1种。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科书,在设计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满足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有关条件,在设计时将两个小桶(罐)中的彩球总数都设计为相等的20(或10)个,容易使学生产生雌、雄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错误认识,这与自然界的实际情况不符,应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5.
真核类生物都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来完成个体的发育和繁殖后代的。有丝分裂可使一个细胞的染色体准确无误地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保证了生物遗传上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减数分裂使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当雌雄配子受精结合产生合子后,合子的染色体数又恢复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数。周而复始,保持了物种的稳定。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另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4,(Z1)
1.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I洛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以上两个初级精母细胞可产生染色体数目不正常的配子(以下简称为不正常的配子)。上述两…  相似文献   

17.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 ,F2 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有多种情况 ,这与不同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有最直接的关系 ,因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在完全显性以及各种配子活性、受精卵发育率和环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 ,根据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以及是否发生互换 ,F2 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有以下几种类型。本文所指的非等位基因间没有任何形式的相互作用。1 两对 (或多对 )基因分别们于两对 (或多对 )同源染色体上根据遗传学原理 ,具有两对 (或更多对 )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 ,F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  相似文献   

18.
潘金元 《生物学教学》2010,35(11):52-53
测交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就叫做测交。由于亲本中隐性纯合子只产生含隐性基因的配子,这种配子与另一亲本产生的配子受精,能够让其产生的配子所携带的基因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9.
三体、单体、三倍体和单倍体是染色体数目变异中的常见类型,本文从概念、形成原因、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是否可育及应用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正> 1.一种 tRNA 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不一定只由一种 tRNA 运输。2.凡能产生激素的细胞就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3.酶具有催化作用;具有催化作用的不一定是酶。4.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5.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的人个子矮;个子矮的人不一定都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