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一、媒体竞争催生“新闻报料人”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和媒体息息相关的特殊人群——“新闻报料人”(又称“新闻线人”)活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他们有的是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专职新闻报料人,也有的是兴趣所及,渴望表达意愿的兼职新闻报料人。对新闻报料人的争夺,甚至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料”成为如今红火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新闻线索重要的来源,而提供这些线索的“报料人”更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报料人的产生以及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分析,以探讨电视民生新闻中“报料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一、媒体竞争催生“新闻报料人”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日益激烈,一个和媒体息息相关的特殊人群——“新闻报料人”(又称“新闻线人”)活跃在中国的各个城市。新闻报料人,是指为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或素材的人,如果其所提供的线索或素材被媒体采用,即可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新闻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料人即新闻线人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们不是记者,却向媒体提供许多新闻线索;是记者,但大都不具备新闻专业常识.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报料人出现的原因、新闻报料人的分类、参与新闻传播的意义以及他们自身存在的隐忧,探析新闻报料人的社会角色.  相似文献   

5.
论新闻报料人的权益维护与行为约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嘉嗣  朱文丰 《新闻知识》2004,26(11):24-26
新闻报料人在我国的新闻传播界是一个新兴的群体,他们来自民间、自发地通过热线电活等方式直接与新闻单位取得联系,提供新闻线索、反映民情民意,间接参与到舆论监督当中来。近年来,随着媒体在新闻来源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为培育稳固报料人队伍而不断增加新闻报料奖金,受此鼓励,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随之浮出水面,甚至获得了“新闻线人”的职业化称谓。  相似文献   

6.
徐健 《新闻传播》2010,(1):133-133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在新闻传播领域,在我国各城市都出现了一类被称作"新闻报料人"的媒体信息提供者。这些新闻报料人为传媒竞争注入了活力,因此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近两年,国内有一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新闻报料人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文芳 《新闻前哨》2009,(7):101-102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传统通讯员队伍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战线通讯员正逐步减少.因势而生一批新闻报料人。其特点是:分布广,无战线,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争夺新闻报料人之战已在媒体间展开。针对通讯员队伍的变化,如何搭建通讯员队伍建设新平台,如何保护新闻报料人的积极性?三峡晚报在实践中努力搭建通讯员队伍建设新平台。  相似文献   

8.
文有仁 《新闻三昧》2004,(11):24-25
“新闻报料人”,又称“新闻线人”,是近些年在我国新闻界出现的新现象。如何认识其作用并对待这样一支队伍,在我国新闻界有不同意见。早期,曾有不少同志对此持完全否定态度近期,又有一些同志过于相信他们的“报料”,来稿只要“吸引眼球”就必用,导致假新闻泛滥。最近,一些报刊就“新闻报料人”问题展开讨论,人们的观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沈勇 《当代传播》2007,(5):115-116
"新闻线人",又称"报料人",现在通常的定义是"不隶属于新闻机构却通过提供新闻线索从新闻传媒获取报酬的人".实际上,随着我国新闻媒体的市场化运作的肇始和深化,零散的报料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已经出现,其出现地点都是媒体云集、新闻竞争激烈的大中型城市.  相似文献   

10.
方胜 《新闻知识》2012,(6):12-13,5
随着媒体新闻线索的竞争加剧,涌现出"职业新闻报料人"这一特殊的人群。本文提出了职业新闻报料人的定义,归纳了其以获取媒体奖励为目的,经常向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为媒体记者采访提供各种便利,以及和新闻媒体、基层群众都有密切联系的特点,分析了其对媒体新闻采编工作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媒体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05,(8):79-79
陈军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撰说,新闻打假,首先应当弄清假新闻产生的源头。据笔所知,目前相当一部分假新闻出自“新闻报料人”之口。  相似文献   

12.
“新闻线人”,就是通过向媒体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被媒体采用后获取奖金的人,也叫新闻报料人。概括起来,当前的新闻线人可以分为三类:职业新闻线人、副业新闻线人、客串新闻线人。据统计,目前媒体根据新闻线人提供线索采编的新闻比例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在某些地区甚至发展成报料公司。职业报料人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中击着新闻传播领域的规范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升温的职业报料”热”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在我国一些报业密集的大城市里出现了“新闻报料公司”和“职业新闻报料人”现象。有些业内人士和群众对此现象表示担忧,有些则表示极大的热情。其实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闻报料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新闻线索报料活动并以此为业的“职业报料人”.在某些地区甚至发展成报料公司。职业报料人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中击着新闻传播领域的规范发展。因此,有必要对日益升温的职业报料”热”进行冷静地思考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及时获得更多、更新的新闻信息,不少媒体采用了“新闻报料”形式,甚至重金征集新闻线索,广泛地吸引和接受市民和读的“新闻报料”。这本是一种广辟新闻源、强化竞争手段的好形式,但同时带来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良莠难辨的问题。因为“新闻报料人”的素质各异,目的不同。报料是有偿的,一些人受功利驱使,为增加“报料收入”,见风即是雨,或添油加醋,或捕风捉影,或夸大其词;还有极少数人不怀好意,虚拟、编造“新闻”,报复他人,或故意捉弄甚至“陷害”记和媒体。还有部分报料人对新闻的特征和要求知之甚少,错将“道听途说”当真实,煞有介事,实际上是“子虚乌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报料人的种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通讯员相比较,报料人的身份很难确定,也不固定,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化高的,也有化低的,有些报料人是本地人,有些则可能是出差路过此地的外地人,有些报料人是职业的,而大多数则是非职业的。每张报纸的报料人群体稍有区别,当然这和不同报纸培养的不同读群有关。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每天在为报社提供报料呢?大致来说,提供新闻报料的人有这样几种:  相似文献   

18.
李明 《新闻界》2008,(1):49-51
本文在回顾新闻报料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从主动失实和被动失实两方面分析了新闻报料失实的原因,并提出通过过滤、核实和制度保障三方面对新闻报料的真实性进行检定。  相似文献   

19.
所谓“新闻报料”,是指非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人”。通过新闻报料获取新闻线索,并从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进一步采访报道,是当前媒体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09,(3):7-7
据中国新闻出版网:日前,新民晚报社召开优秀报料人颁奖会。同时举行了“新民报料人俱乐部”成立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