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高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社会高速发展,思想文化发生急剧变化,大学生道德素质出现滑坡现象,法律意识淡薄,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目前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1法律基础知识不扎实据调查了解,大学生多数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平时不愿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宗旨是教学改革的前提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普法工作的逐步深入,《法律基础》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已历时十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一九九五年“两课”评估中也反映出许多问题.如有的高校把公共法律课当成法律专业课,用34学时(专科院校28学时),只讲一两部法律;有的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国家新颁布的重要法律上,把法制教育课变成了普法宣传课,形势政策教育课;还有的学校则以教师的喜好为转移,讲其熟悉的或自认为重要的法律.凡此种种,表现出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及教学的盲目性,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得不到完成,法制教育的目的及功能更谈不上实现.另外;就大学生本身来说,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不高,学生的法律知识严重欠缺,法制观念淡薄,守法意识不强,盗窃、伤害、性犯罪、赌博、看黄色录相等违法犯罪在各高校都有发生.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率呈增长的趋势,因此,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发挥法律基础课的功能必须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自我发展规律及当前法律基础课的现状出发,明确教学宗旨,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劳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维权意识淡薄,毕业后求职及履职过程中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在校期间劳动法制教育的缺失。加强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大学生劳动法律维权意识及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非法学专业普遍没有开设专业法律课程,对学生进行课堂法制教育的重任,就落在了公共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关于法律基础知识部分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大学生对社会横向知识认知的局限和课本法律理论知识高度浓缩的特点,需要在大学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中运用法律案例来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前教育教学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开展大学生职前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中反映出的能力欠缺现象,折射出目前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大学生职前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合并以后,作为法律基础知识部分内容作了较大的调整,如何搞好新时期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学,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越的能力,提升法律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实践,主要从把握教材的教学重点内容入手.总结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对做好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存在法律知识掌握不牢、权利义务观理解不深、守法护法精神欠佳、法律信仰不够坚定等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受传统法律文化影响、学校法制教育偏差、社会负面信息等因素影响。为此,应当从合理建构大学法律基础知识课程内容、开创法律知识教学新方法、引导大学生进行法律实践、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等途径培育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8.
为了教学工作的需要,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学习法律的基本情况,笔者有针对性对我校240名学生进行调查和了解,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教学工作及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活动中提出改革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崔晶宏 《考试周刊》2014,(91):164-164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进行法制教育的关键,其主要任务是使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理解,培养大学生普遍具有法律知识和法律信仰,同时帮助他们利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和法律相关的问题,使他们真正理解法制社会的重大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违纪违法现象成因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列举大学生违纪违法现象出发,深刻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就如何防治大学生的违纪违法现象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与法律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化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必须适应新形势的新要求,在深刻领会有关规范性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帮助大学生提高法律素质,将法律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法律思想、观点、心理的引导,以及用法、护法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法制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与未来,对大学生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关注与培养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法制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法律基础课是国家教委规定的普通高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要通过向大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律基础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由于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法律体制有着很大区别,实行市场经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应该使学生在法律观念上有些什么转变?。  相似文献   

14.
实践教学是检验法律基础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法律基础课程体系的客观要求。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属思想道德教育范畴,因此法律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理念、方式以及教学深度广度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中,主要包括总体重视程度不够、教学环节简单、课时安排较少、难以形成系统性实践教学计划等。本文试图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现状入手,研究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的方式和手段,进一步探讨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职学校《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断探究中职学校法律基础知识教学的实效性和方法,努力把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高校虽然加强了就业指导工作,但由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法律知识匮乏、高校就业法律指导不到位,大学生就业前后发生争议、侵权甚至违法事件,高校构建就业法律指导服务体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教学中,法学是一门基础课,当代大学生都要懂得一些法律基础知识,现在社会非常重视高校法律课程,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对法律方面人才的需求,要想培养社会需要的法律人才,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需求的法律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8.
马雅菊 《文教资料》2010,(22):226-227
逃课现象的普遍性,反映出当前高校教学问题的共存性与严重性。导致大学生逃课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抓好入学教育,培养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完善教学评价制度,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大学生逃课问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追求,当前大学生身上所呈现出功利化倾向、信仰迷失和道德失范等现象,反映出人文精神教育的迫切性,高校必须坚持从理念到行动、从教学到管理,从课堂到课外齐抓共管,强化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20.
增强中职学校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提高法律课的吸引力、感染力,是法律基础课建设和发展的生命所在,也是法律基础课调整、改革过程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为此,要坚持创新,不断探究增强中职学校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努力把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